- 积分
- 762
- 在线时间
- 365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3-1-19
- 阅读权限
- 10
- 精华
- 0
- UID
- 34898
- 帖子
- 824
- 精华
- 0
- 经验
- 762 点
- 金钱
- 672 ¥
- 注册时间
- 2008-1-29
|

楼主 |
发表于 2008-8-18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7 GEC 、 Marconi-Osram、Genelex……
1886年,兩位德國僑民Byng和Hugo Hirst合夥在英國成立了The General Electric Apparatus Company),1889年改名為The General Electric Co. Ltd.(通用電子有限公司),即人們所稱的GEC,總部設在英國倫敦。 1893年,GEC開始投資生產燈泡;1909年將其燈泡公司命名為OSRAM-GEC。 人們常將GEC和美國的GE公司相混淆,其實他們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公司。
GEC初期主要生產民用電子產品特別是燈泡和照明器材,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GEC都是軍方無線電零器件和設備、照明器材等的主要供應商。 GEC旗下的Marconi-Osram Valve Company(馬可尼-歐司朗電子管公司,簡稱MOV)則專門負責真空管業務。 從六十年代起,GEC連續收購、兼併了一系列公司如RAI、AEI(真空管品牌)、English Electric等,成為集英國國防、民用輕重工業為一身的巨頭。 1999年,GEC改名為Marconi plc ,馬可尼上市公司).
MOV由Marconi is Wireless Telegraph Co. 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和GEC (Osram)於1919年在英國組建而成。 Marconi is Wireless Telegraph Company是義大利人Marconi(馬可尼)擁有的公司。 Marconi是現代無線電通訊的奠基人之一(另一位是前蘇聯的波波夫)。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他根據Maxwell(麥克斯韋)的理論,在Hertz(赫茲)實驗成果的基礎上,對電磁波無線通訊的實際運用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試驗並獲得成功。 1901年2月首先在大西洋兩岸實現了遠距離(198英里)的無線電傳送。 1937年,Marconi去世時(63歲),全世界的無線電臺停播兩分鐘為之默哀。 “OSRAM”來源於Osmium(鋨)和Wolfram(鎢)兩個英文單詞。 鋨鎢是製造燈泡燈絲的金屬材料。 “OSRAM”作為德國三家公司(AEG、Siemens & Halske AG、 Auer-Gesellschaft)共同成立的燈泡公司的名稱。 還能在市場上見到OSRAM牌子(為德國Siemens公司擁有)的燈泡和其他照明器材。
在MOV成立之前,GEC的真空管如最早期的R系列.由其OSRAM-GEC燈泡廠兼產。 後來,則由MOV專門行銷。 從年份來看,MOV是最早涉足真空管生產的公司之一,其歷史也是一部真空管的興衰史,MOV為之增添了多姿多彩的一筆。 MOV的三隻膽界皆知的KT系列束射四極管,更是其昔日輝煌的佐證。 MOV為何將其命名為KT ,這裏有一段小插曲:
三極管因極間電容較大不能工作於高頻;柵極對屏極的遮罩不完善也無法進一步提高放大係數。 後來人們發現在柵極和屏極間加入一網狀電極(即簾柵極)可克服此缺點,這就是一般的四極管。 但這種四極管會產生“二次電子發射”使屏極特性曲線起始段起伏不定,嚴重影響其正常工作。 因此,人們又在簾柵極和屏極之間再加一網狀電極(抑制柵極)來抑制“二次電子發射”,使屏極特性曲線起始段變得平滑。 這種膽管稱為五極管。 然而,還有一種管,它沒有抑制柵極而是在管內加上兩片與陰極相連的集射板,同樣也能有效地抑制“二次電子發射”。 因為其工作時,陰極電子呈束射狀飛向屏極,故被稱為束射四極管。 這種管比五極管有更好的綜合性能,很適合作功率放大。 KT是“Kinkless Tetrode”的縮寫,直譯是“無彎曲的四極管”,意指“屏極特性曲線起始段不會起伏不定的四極管”,即是束射四級管 .
在三十年代,Philips的Mullard擁有五極管的專利權;束射四極管先由GEC于1933年開發出來,但因當時生產困難無法量產而轉給美國RCA發展。 因此,束射四極管生產權歸GEC和RCA共同所有。 RCA大約於1935年推出束射四極管6L6後,GEC的MOV也不甘示弱,於1938年推出KT66與之抗衡;1957年推出KT88與美國TungSol的6550一爭高低;1959年又推出KT77對抗Mullard的EL34。 據介紹,MOV的經典之作KT88是採用英國軍方標準來生產的,足見其素質之高,難怪天下無敵。 GEC的KT88從1957年生產到大約1976年。 1982年曾一度複產,但品質“今非昔比”,最後於1988年“無疾而終”。
根據市場的需要,MOV的膽管以MOV、Marconi、Osram、MWTCo、GEC、Genelex、Marconiphone、Gold Lion作標記。 例如:標記為“Genelex”的KT88主要是銷往美國的,目的是避免GEC與美國的GE品牌相混淆,涉嫌侵權。
8 . STC Mazda、Brimar
英國STC (Standard Telephone & Cables Ltd.)的中文名稱為“標準電話與電纜有限公司”,主要業務如同其名,也是英國軍方的主要供應商。 其與美國的GE、WE、RCA和英國的BTH等公司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早在1911年,STC就得到了美國GE公司生產鎢絲的專利。 STC的膽管生產主要由其下屬公司The Edison Swan Electric Co.Ltd.負責,以STC、Mazda、Ediswan和Brimar(人稱斑馬 )等品牌推出市場。 Mazda源自西域拜火教大神Ahura Mazda的名字;Ediswan由Edison(愛迪生)和Swan兩人的名字組合而成;Brimar則來自British Made American Range(英國生產,美國系列)。 從二十年代起,Mazda和Ediswan一直是STC的兩大品牌;Brimar何時出現則無法確定,從一些資料來看,至少不遲於四十年代。 六十年代初起,STC真空管生產業務歸入Thorn-AEI Radio Valves and Tubes Ltd.運作。
STC在英國和法國均設有工廠。 早期的真空管大部分產自英國,後期的則多來於法國。 STC真空管的許多生產工藝和技術均來自另一真空管發展地美國,加上軍方的嚴格要求和豐富的生產經驗,其真空管素質在西歐也屬一流。 當今深受好評的是Mazda的12AX7S、銀屏12AX7、ECC802S、6V6G等;Brimar的6SN7GT、“T字三角黃標”系列、CV系列和Flying Lead(柔性引線)SQ系列。 Brimar對其Flying Lead系列真空管的內部結構進行了許多改進,管腳也別具一格採用柔性引線以提高可靠性。 該系列具有極低的噪音和麥克風效應,高可靠性,壽命超過1萬小時。 典型的代表有CV4069(12AU7)、CV4035(12AX7)。 Brimar還推出過一隻十分少見的ECC807,其跨導2.4 mA/V,放大係數150。 這是迄今為止筆者知道的放大係數最大的小九腳雙三極管,在電路中可代替兩隻EF86作前置放大。 1951年,Brimar曾在一則廣告中稱“大部分英國最大的飛機均使用Brimar的真空管”,其實力可見一斑。
西歐乃真空管生產的藏龍臥虎之地,本文未提及的品牌如德國的Lorenz和WF、英國的Teonex、Cossor和EEV、義大利的Fivre和ALE、瑞典的Ericsson、法國的RT等真空管品質也十分出眾,只是在當今市場較少見而已。 還有一些公司的品牌,自己無生產廠,純靠貼牌經營,真空管來自各方,也當不在此列。 此外,西歐前東德的RFT品牌在我國甚常見,但其與前蘇聯為首的東歐陣營關係更密切,品質也被人們看低一檔,無法與上述品牌匹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