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1

主题

0

好友

23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1115143
帖子
26
精华
0
经验
23 点
金钱
21 ¥
注册时间
2024-10-22
发表于 2025-7-5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大作拜读,意犹未尽.等楼主整理代码后续作.
单独说一下N28.  这机器应该是有至少2个版本.
楼主的这个是N28(无后缀版本),我遇到的配置是CDM12.1/7345GP/CL484-T128(光头/伺服/解码).
另外有一个版本是N28B. 我遇到的配置是WAM12.1/7272GP/CL680-T128(光头/伺服/解码).也就是3楼兄弟说的中置片仓.

79

主题

4

好友

186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在线

该用户已被禁言

Rank: 6Rank: 6

UID
5331
帖子
1832
精华
0
经验
1861 点
金钱
1531 ¥
注册时间
2005-8-23
 楼主| 发表于 2025-7-5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wildemo 发表于 2025-7-5 20:33
楼主大作拜读,意犹未尽.等楼主整理代码后续作.
单独说一下N28.  这机器应该是有至少2个版本.
楼主的这个 ...

按兄台的说法,这个N28至少有3个版本,我的是带后缀“A”的,用的是SONY机芯KS213光头,CL484解压、PCM1715音频。代码还在整理完善中,目前发现一个BUG,在没有光盘时狂按除出仓外的其它按键,会导致死机,这个需要在代码中加入是否有TOC信息的判断。另外就是按键响应的灵敏度需要适当提高,现在感觉消抖时间过长了,快速点动时有时会不响应。

1

主题

0

好友

23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1115143
帖子
26
精华
0
经验
23 点
金钱
21 ¥
注册时间
2024-10-22
发表于 2025-7-6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mzzfg 发表于 2025-7-5 22:41
按兄台的说法,这个N28至少有3个版本,我的是带后缀“A”的,用的是SONY机芯KS213光头,CL484解压、PCM17 ...

M兄捉虫辛苦
如此看来,至少我还有我没见过的N28A存在.
N28/N28A应该是同一代产品,区别在光头组件.我看到的N28确实是CL484+PCM1715.附个图

N28无后缀解码板

N28无后缀解码板

79

主题

4

好友

186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在线

该用户已被禁言

Rank: 6Rank: 6

UID
5331
帖子
1832
精华
0
经验
1861 点
金钱
1531 ¥
注册时间
2005-8-23
 楼主| 发表于 2025-7-6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wildemo 发表于 2025-7-6 08:42
M兄捉虫辛苦
如此看来,至少我还有我没见过的N28A存在.
N28/N28A应该是同一代产品,区别在光头组件.我看 ...

确实,这解码板几乎一模一样。
代码已经整理完毕,现传上来供兄弟参考。压缩包里一共四个文件,main.py是主程序,另外三个是库,全部文件拷进ESP32的根目录下即可。程序可实现一台传统CD的基本功能,其它如重复播放、编程播放、选时播放、随机播放等功能未编写,兄弟可自行补全。数字直选我只做了1-10,兄弟可自行扩充。另外,显示部分我针对的是N28A的VFD屏,如果你的屏不一样,需要修改VDF库的代码。如果你使用的是类似1602的液晶屏或者SPI的彩色液晶屏,需要在主程序中重新定义。红外遥控器支持所有NEC编码的遥控,需要提前对码,可在主程序中添加“print(key)”打印新遥控器键码,再用新的键码替换掉 btnList中的key即可。
CDM12_CD.rar (11.47 KB, 下载次数: 28)

1

主题

0

好友

23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1115143
帖子
26
精华
0
经验
23 点
金钱
21 ¥
注册时间
2024-10-22
发表于 2025-7-6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mzzfg 发表于 2025-7-6 10:42
确实,这解码板几乎一模一样。
代码已经整理完毕,现传上来供兄弟参考。压缩包里一共四个文件,main.py ...

感谢M兄分享   容我学习一下这个是怎么玩的

0

主题

0

好友

10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1819
帖子
120
精华
0
经验
106 点
金钱
104 ¥
注册时间
2009-3-27
发表于 2025-7-25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mzzfg 发表于 2025-7-4 23:36
棕色排线扁口的也有一个,据说是原装进口的,开始不读碟,经我水洗后再仔细调整了光功,现在读碟钢钢的, ...

CDM12.1太费光头了,请教楼主,光头功率怎么调?

30

主题

0

好友

563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17229
帖子
533
精华
0
经验
563 点
金钱
502 ¥
注册时间
2016-7-16
发表于 2025-7-25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VCD刚开始兴起的时候,大把人甚至厂家是用CD机改VCD的,现在看那些被改的CD机,即便是入门品在声音上都远高于VCD。这不算尴尬,更尴尬的是后来又开始流行DVD,身边好多玩音响的人,硬说DVD声音比CD好,还有人说CD机终究要被淘汰的。
     现在想想,他还真说对了,只不过是被逆淘汰了。人有的时候就是人云亦云的乌合之众,当年那几个玩音响的,都不知道他们是在玩什么,硬是说DVD声音好,有的还把挺好的CD机出掉了。
     当下有网络了,真是个好时代,有不同意见可以不顾情面的表达出来。当年面对那些人,真的不能开口啊,得考虑人情世故,只能任由他们瞎说乱为,自己慢慢远离那些人。即便心里再反感他们,也不能立刻不搭理,要缓慢的逐渐的远离那些人,这就是所谓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吧。

1

主题

0

好友

84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31911
帖子
130
精华
0
经验
84 点
金钱
82 ¥
注册时间
2017-5-5
发表于 2025-7-25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够学习一阵子

79

主题

4

好友

186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在线

该用户已被禁言

Rank: 6Rank: 6

UID
5331
帖子
1832
精华
0
经验
1861 点
金钱
1531 ¥
注册时间
2005-8-23
 楼主| 发表于 2025-7-2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zi 发表于 2025-7-25 15:04
CDM12.1太费光头了,请教楼主,光头功率怎么调?

我的调整方法是先用万用表测量并记录光头下方微调电阻的阻值,然后尝试顺时针调整(调大激光),放入光盘查看读盘是否有改善,如果变差了甚至不读碟了就往反方向调,每次调整的幅度不宜过大。在保证读碟能力不明显变差的情况下,尽量往小里调,以延长光头使用寿命。一般来说,播放CD是不怎么废光头的,CDM12的伺服系统会识别光盘类型,并为光头加载合适的参数。

79

主题

4

好友

186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在线

该用户已被禁言

Rank: 6Rank: 6

UID
5331
帖子
1832
精华
0
经验
1861 点
金钱
1531 ¥
注册时间
2005-8-23
 楼主| 发表于 2025-7-25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菜猴05 发表于 2025-7-25 15:19
当年VCD刚开始兴起的时候,大把人甚至厂家是用CD机改VCD的,现在看那些被改的CD机,即便是入门品在声音 ...

不得不承认,VCD的兴起,确实把中国音响系统推到了极致。当年家庭影院的红火,让“HIFI、发烧”关键词的普及率提高了无数个倍,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当年VCD的普及,就没有今天这个规模的发烧圈子,仅凭老一辈的发烧友和这种青黄不接的态势,HIFI发烧只怕早就断了传承。

30

主题

0

好友

563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17229
帖子
533
精华
0
经验
563 点
金钱
502 ¥
注册时间
2016-7-16
发表于 2025-7-25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菜猴05 于 2025-7-25 21:09 编辑
mzzfg 发表于 2025-7-25 20:23
不得不承认,VCD的兴起,确实把中国音响系统推到了极致。当年家庭影院的红火,让“HIFI、发烧”关键词的 ...


    我可不这么认为,我认为VCD普及的可不是什么HIFI和发烧,VCD就是为了看视频,各种视频为主。可能是年龄段和经历的关系吧,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在音响上可能真算是幸福的一代。我们小时候放学回家第一兴奋的事,就是听评书联播。最初还是以电子管收音机为主,那个时候大多数人家的电子管收音机用的就是6P1,经济条件好点的是6P3P之类的。即便是收音机,喇叭也很简单,但那个声音可是相当的醇厚和饱满。
    后来再大点,各家就开始换晶体管收音机了,体积小携带方便,但是声音确实就差很多了。但是那个时候大人普遍没有什么音响概念,对声音根本也没什么追求。他们也就是相互较劲,你家换新的了我家也得换新的,就那么个攀比和盲从心理。我是属于对声音特别敏感的类型,小孩子也说不出来为什么,反正就是觉得评书的声音不好听了,不带劲。
     再后来,大家才有了玩音响听音乐的概念,这个得益于当时的唱片机和录音机的普及,跟VCD没啥关系,那时候VCD还没出现。双卡收录机,一般都带收音机功能,立刻就取代了单纯的收音机普及开来。然后有条件的家庭,才开始更上一层楼,玩起了放大器和音箱。
     那个时候年纪稍微大点的孩子,一台双卡录音机,几把吉他,他们就说是玩音乐组乐队了。有时候一些出国回来的人,偶尔带个音响和电唱机,那我们这些小伙伴都要趁着家长不在的时候组团去参观的。最早的时候青少年学英语,连收录机都没有,是用电唱机。
     电唱机后期出现了收录机,然后又过了几年的光景,才有CD机出现了,我印象里大概是这么个流程。当然还有玩LP的,也就是黑胶,不过这个属于高端了,玩的人很少但现在还有人在玩。中间还出现了一类叫LD的,这个就是最先的数字模式的东西了好像。

34

主题

10

好友

20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5637
帖子
1960
精华
0
经验
2085 点
金钱
1940 ¥
注册时间
2008-6-17
发表于 2025-7-25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人,我也是代码小白,在学FPGA。感觉搞硬件的学FPGA比较容易上手,在借助人工智能修修改改,终于把流水灯点亮了。

79

主题

4

好友

186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在线

该用户已被禁言

Rank: 6Rank: 6

UID
5331
帖子
1832
精华
0
经验
1861 点
金钱
1531 ¥
注册时间
2005-8-23
 楼主| 发表于 2025-7-26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飞天狼001 发表于 2025-7-25 22:37
牛人,我也是代码小白,在学FPGA。感觉搞硬件的学FPGA比较容易上手,在借助人工智能修修改改,终于把流水灯 ...

AI是好东西,特别是代码方面,它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1

主题

0

好友

84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31911
帖子
130
精华
0
经验
84 点
金钱
82 ¥
注册时间
2017-5-5
发表于 2025-7-27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DSA接口通信需要电平转换吗,3.3V和5V?

79

主题

4

好友

186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在线

该用户已被禁言

Rank: 6Rank: 6

UID
5331
帖子
1832
精华
0
经验
1861 点
金钱
1531 ¥
注册时间
2005-8-23
 楼主| 发表于 2025-7-27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lideln 发表于 2025-7-27 15:43
请问楼主:DSA接口通信需要电平转换吗,3.3V和5V?

并不需要,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串个1K的电阻并在ESP32的GPIO对3.3V接个钳位二极管。反正我直接连接的用了这么久也没有任何问题。

1

主题

0

好友

84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31911
帖子
130
精华
0
经验
84 点
金钱
82 ¥
注册时间
2017-5-5
发表于 2025-7-27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mzzfg 发表于 2025-7-27 19:20
并不需要,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串个1K的电阻并在ESP32的GPIO对3.3V接个钳位二极管。反正我直接连接的用了 ...

多谢老师指导和提供资料

34

主题

10

好友

20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5637
帖子
1960
精华
0
经验
2085 点
金钱
1940 ¥
注册时间
2008-6-17
发表于 2025-7-28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mzzfg 发表于 2025-7-26 18:28
AI是好东西,特别是代码方面,它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没错,通过AI基本上手了,要是以前真的不敢想象,搞硬件的也可以玩FPGA了。有AI的帮助其实也不难,疑难杂症AI基本能搞定,一个问题反复交流排查发现它还会进步,刚开始让它修改老是拿个片段示例代码给你,时间久了它就会针对你的项目将整段代码修改好。
期待坛子里的代码高手,也给代码小白多多指导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