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黑胶软件交流

[复制链接] 查看: 149754|回复: 537

120

主题

1

好友

9137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985
帖子
4309
精华
1
经验
9137 点
金钱
2729 ¥
注册时间
2006-6-8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8-8-5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哎。都系中陈经纶既毒咯~

326

主题

3

好友

819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辉记DIY

Rank: 3Rank: 3

UID
6311
帖子
13401
精华
3
经验
8192 点
金钱
6427 ¥
注册时间
2005-11-12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8-8-6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力挺
头像被屏蔽

98

主题

0

好友

8290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0136
帖子
11765
精华
1
经验
8290 点
金钱
6767 ¥
注册时间
2006-6-15
发表于 2008-8-8 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兄你太生猛了,你无所不知啊?

你的头像中是啥DD?

46

主题

1

好友

479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1459
帖子
4386
精华
3
经验
4790 点
金钱
3899 ¥
注册时间
2006-8-1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乐于助人 新人进步

 楼主| 发表于 2008-8-8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bw 于 2008-8-8 03:27 发表
龙兄你太生猛了,你无所不知啊?

你的头像中是啥DD?

老大别笑我了,我知的那些皮毛都没含什么营养的!呵呵!



头像东西?和这个论坛无关的,是我DIY的垃圾......失败之作.......


原帖由 syhkiss 于 2008-8-6 21:22 发表
力挺

谢辉记!最近忙,空闲时间再上一些吧!


原帖由 龙虎豹 于 2008-8-5 20:12 发表
哎。都系中陈经纶既毒咯~

有枪必有耙,商业世界,睇开D啦......!

95

主题

0

好友

132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纯属瞎玩

Rank: 6Rank: 6

UID
8078
帖子
2430
精华
0
经验
1323 点
金钱
1269 ¥
注册时间
2006-3-13
发表于 2008-8-14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像两饭盒米饭

4

主题

1

好友

133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4418
帖子
1446
精华
0
经验
1330 点
金钱
1326 ¥
注册时间
2008-1-21
发表于 2008-9-6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25

主题

1

好友

193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9140
帖子
3904
精华
0
经验
1938 点
金钱
1855 ¥
注册时间
2007-2-22
发表于 2008-10-4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热情都消退了?玩LP的朋友都来踩踩吧,不要让它冷场了哦!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30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MC皇帝

UID
143639
帖子
602
精华
0
经验
302 点
金钱
302 ¥
注册时间
2009-10-29
发表于 2010-3-15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大啊。。收这么多LP

438

主题

0

好友

114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0766
帖子
3000
精华
2
经验
1143 点
金钱
671 ¥
注册时间
2006-7-18
发表于 2010-3-15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hhl4889 ,顶你
上点我的最爱----格鲁米欧
































438

主题

0

好友

114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0766
帖子
3000
精华
2
经验
1143 点
金钱
671 ¥
注册时间
2006-7-18
发表于 2010-3-15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个郑MM
节奏把握相当好,
常令我不知不觉地陷进去






862

主题

0

好友

6910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0477
帖子
16995
精华
0
经验
6910 点
金钱
4893 ¥
注册时间
2006-7-4
发表于 2010-3-15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黑胶 玩黑胶的朋友加群106236445

399

主题

5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515
帖子
30374
精华
22
经验
16964 点
金钱
8774 ¥
注册时间
2004-9-7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0-4-8 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LP黑胶【转贴】

黑胶的基本知识

要步进发烧音响的殿堂,笔者认为回归黑胶唱盘是第一步,毕竟黑胶唱片带给我们的仿佛是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不像CD这类数码科技时代的产物那样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充满工业味道的不纯粹音乐。

有许多希望走上发烧之道的入门级朋友,阅读了一些关于发烧音响的文章,读了很多遍仍然不知所云,觉得发烧一词遥不可及,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他们仅仅对音乐、音响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很多器材以及各种发烧音响玩法都充满着好奇,唯独对音响的基本知识了解不足,故欲成为发烧玩家而不知从何入手。也有许多人认为玩发烧音响和玩黑胶唱盘都是很深奥难懂的事,可能要花几年甚至数十年时间才能真正领略到发烧的真谛。其实,笔者认为迈出理想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因此希望能以此文章深入浅出的跟大家谈谈黑胶唱盘的入门之道。

凡事有人赞成也就自然会有人反对,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也就请对黑胶唱片感兴趣的同道,与我携游黑胶的历史之河,一同窥视发烧领域的初貌。

进入90年代,镭射唱片(CD,Compact Disc)技术大行其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几乎占领了整个音乐世界。镭射唱片凭借其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等优点,集数码重播以及镭射光学先进科技之大成,与当前数码时代接轨,为广大音乐爱好者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提供了一种最佳的媒介。在CD的强烈冲击之下,黑胶唱片于1993年停止发行,从此消声匿迹。而黑胶唱片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已成为一种传说中的神物,可以与古董一词牵上关系了。不过,在现代人互相追逐CD、MD、MP3以至MP4等等高科技音乐产物的同时,回到黑胶唱片怀抱的人们也越来越多,其中有刚刚浅涉发烧领域的初哥,也有拥有n年烧龄的老鸟,他们受不了CD那种工业气息浓郁的声音,从而返璞归真,回归到黑胶唱片所独有的自然纯洁的音乐世界来。黑胶唱片如今反倒发展成为一种怀旧的时尚,开始逐渐融入“新生代人类”的话题中。每当听到黑胶唱片发出温柔和谐的音乐、感受着音质准确、音色逼真、原汁原味的声音再现时,总会让人回忆起黑胶唱片在唱机上悠悠地回转的那个年代。

黑胶唱片——即LP,英文全称Long Playing,来源于黑胶唱片的特性:唱片的响应频率与转速形成正比关系,黑胶唱片转得越快,其响应的频率就越宽,但这样却引出了一个问题——可录音时间的缩短。这是因为在唱片发展早期,技术还不够成熟,唱片必须以高转速来维持较宽的响应频率,带出有保障的音质,从而造成可录音时间的不足。自从1948年开始,33又3分之1转的黑胶唱片开始发行,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唱片单面可录音时间提升至约30分钟,比以往的可录音时间增加了许多,其由此得名Long Playing。相对科技状况而言,最初的黑胶唱片被称为SP,Standard Playing,其转速为78转/每分种;而后期发行的黑胶唱片几乎都是33转/每分钟,黑胶唱片就被称为LP。此后,新的黑胶LP由于再技术和音质方面都胜于旧式的SP,逐渐占领了几乎全部的市场份额,时至今日LP就完全成为黑胶唱片的代名词了。

今天要介绍的,是黑胶长片系统的传动设计。首先,入门者要知道的是黑胶唱盘的播放有别于CD。我们听CD时只需要将其放进CD机就可以播放了,但黑胶唱片的播放却挺有学问。播放黑胶唱片时动手成分比较多,不像CD机那样全自动,表面看来可能会让人觉得听黑胶意味着落后,有种原始时代与科技时代之间的差距;但正因为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来调整音色、改变音域等等,黑胶的魅力正源于此。

黑胶唱盘的推动设计主要分为三种:直接驱动式驱动(Direct Drive,简称直驱式)和皮带传动式驱动(Belt Drive,简称带动式)。直驱式设计是指黑胶转盘直接由马达驱动,不使用任何辅助零件。直接驱动唱盘出现时间较晚,在1970年由日本松下电器推出的Technics SP-10为最早的直接驱动式黑胶唱盘。直接驱动式的基本原理在于将马达与转盘组合在一起,由马达直接带动转盘的旋转,这种技术就当时来讲是相当有创新意念的。直驱式黑胶唱盘的优点在于避免了带驱式唱盘皮带老化的问题,而另外一个闪光点则在于启动的速度明显加快;如果配上较大扭力的马达,则几乎可以说是转停随人意,你要它转就转,停就停,滞后时间几乎感觉不到。对于直驱式唱盘来说,马达的品质是整个唱盘优劣的关键,如其是否不产生转动噪音等等。目前,直接驱动式唱盘比较少见,大多为日本产品,例如Technics、DENON、SONY等大公司都曾经生产过直驱式黑胶唱盘。

带动式设计是以马达带动橡胶带拉动唱盘的转动。带动式黑胶唱盘可以说是黑胶唱盘中沿用最为广泛者,其突出之处在于马达带动转盘是以皮带为介质的,皮带的传动过程可以部分抵消马达带来的晃动,从而能够稳定音源,提升音质。与直驱式唱盘相比,其缺点在于启动速度较慢,有明显的滞后感觉,另外就是皮带存在老化问题(其实大家不用过分担心这个问题,如果您每天都使用机子的话皮带老化松驰的速度是不会太快的,其使用时间可能长达10多年,反而不经常使用机子的话皮带一两年就会损坏)。由于带动式唱盘能带来更有味道的音乐,其仍然居于黑胶唱盘的主流地位。从纯HiFi的角度来说,带动式黑胶唱盘所播放的音色较纯正,杂音较少。而直驱式唱盘与之相比较,只在于保养方面比较简单(只要一般保养工作做得好,即使一年才开一两次机也没多大问题)。如果大家想像DJ那样纯粹为了玩捽碟、Remix等,直驱式唱盘就是你唯一的选择了,因为只有直驱式唱盘的马达才能承受得起强制式的前后转动、急停以及快速回复常速播放。但若你是想成为真正的音乐发烧友,带动式唱盘将是你的不二之选,其发出的美妙音质将令你如痴如醉。

其实还存在着一种唱盘驱动技术——惰轮(中介轮)式驱动。惰轮式驱动即在转盘与马达之间放放置一惰轮,作为两者的传动媒介,其作用在于可以仅仅依靠惰轮的接触与否来控制转盘的转动,这一优点曾经为DJ津津乐道。DJ们只要控制惰轮与转盘的接触与否,就能随时更换唱片。不过因其受惰轮的品质影响过大,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大提高,现在市场已不常见,笔者也只在这里略提一下。

德国DUAL  瑞士LENCO  比较多使用

唱盘的驱动方式走过了这样一段历程:一开始主打市场的是惰轮式驱动,紧接着是带驱式唱主角,后来技术发展了,直驱式开始占领市场;最后,直驱式唱盘又退居二线,把首把椅子让回带驱式唱盘。70年代,直接驱动式唱盘受日本厂商的大力推动,直驱式唱盘几乎占据了整个高端市场,直驱成了音响界里高级的代名词了。由于直驱式唱盘所带来的音质似乎比不上带驱式,这就成为带驱式现在占领市场的主要原因。

其实直驱式唱盘的好处还是挺多的,如其可以成套使用,免了一般调整安装所带来的麻烦,比较适合入门者;品质有一定保证;转速够稳定,且稳定下来的时间很短。后来直驱式退居二线,是因为许多曾是直驱式唱盘的爱好者投向CD唱盘的阵营了,致使其开始没落。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高级收藏玩家偏向于带驱式唱盘,与此同时仍在继续生产和销售黑胶唱盘的厂家也多数以提供带驱式唱盘为主,大量二手直驱式旧唱盘流入市场,并且供货量相对充足,因此玩家们更容易以低价在二手市场上买到。对于各位初级发烧友来讲,笔者建议还是先买部直接驱动式唱盘,因为其价格较低,同时使用与保养也很容易。在大家对黑胶唱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再升级自己的黑胶系统吧。在一般的音量下,直接驱动式唱盘的马达所造成的杂音其实不是太明显的,除非您将扩大机的音量开到最顶峰,才会有很明显的杂音。试问一个爱好聆听温柔和谐音乐的黑胶发烧友又怎会忍受得了高音量对耳膜的刺激呢!

在黑胶系统中,如果说转盘整个黑胶系统的基础,那唱头是影响黑胶唱片音色的最大关键。因为唱盘的播放原理就是依靠唱针读取(即磨擦)唱盘的沟痕两侧(不是磨擦其底部,因为其底部是没有任何音乐信号的),通过磨擦所产生的震动借由针杆传回唱头,继而产生磁电转换输出电流;再将这些电流转换成电压形式,输入到前级,再经过等化线路还原,继续进入信号放大部分,最后经由喇叭播放出音乐的。

磁电转换的方式有几种,如动磁式、动铁式、动圈式、压电晶体式等等。其中动磁式(MM)、动铁式(MI)、动圈式(MC)最具代表性。黑胶唱头也据此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动磁(MM)、动铁(MI)以及动圈(MC)。

    动磁式的唱头(MM,Moving-Maganetic Cartridge)的工作原理为:将唱头里的线圈固定,针杆的后方带有一块小磁铁,磁铁中装着一小块橡皮阻尼,以这块橡皮阻尼为支撑点,通过唱针接收沟痕里的音乐讯号振动小磁铁的方式,产生磁力线切割的作用,从而获得输出电平。其中 SHURE是动磁式唱头的代表厂商,其从未生产过其它种类的唱头,是动磁唱头的力推者。

动铁式唱头(MI,Moving-Iron Cartridge)则是由固定磁铁与线圈组成,以针杆带动铁芯从而改变磁力线的分布量,借此输出电平信号;这种唱头以美国的GRADO 为主要生产代表厂商,其生产的MI唱头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动圈式唱头(MC,Moving-Coil Cartridge)是在针杆的后方绕上又小又薄的线圈,通过针杆的振动带动线圈振动并由此产生输出。丹麦的Ortofon公司的动圈式唱头为代表之作。


唱头中的唱针也是比较重要的配件,在这里笔者要略为提一下。







一般的唱针针尖可以分为圆形针尖、椭圆形针尖、超椭圆形针尖三种。其中,圆形针尖加工程序比较简单,成本较为低廉。相对的,由于唱片的沟槽是 V形的90度角,圆形针尖因其天生的缺陷使得它无法接触到沟槽的最底部;椭圆针尖则较为接近沟槽的形状,因此它能够接触到更细微更底部的沟槽,其所拾取到的声音细节也就比圆形针尖丰富得多,播放效果比圆形针尖要好得多。经过精密加工的超椭圆针尖,其边缘更加薄,能更加广泛地接触到高频的沟槽。可以认为,超椭圆针尖所再生的频宽最高,椭圆针尖次之,圆形针尖的高频再生能力最差。当然,也不能说圆形针尖一无是处的。圆形针尖因为容易调整,非常适合初学者使用;相反,椭圆形针尖和超椭圆形针尖由于太薄,比较容易产生杂音、磨损、定位等问题。




唱头的角度是需要调整的,它的角度直接关系到唱针在唱盘沟槽里接触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唱针接收信号的好坏程度。如果各种唱头的角度不准确,不仅会产生出声音单调、二声道音量大小不对、相位不正确、杂音增多等问题,还会衍生出定位不准确、二声道声音不平衡、音质不佳、音色不正确、声音沉闷等问题。简单来说,唱头角度的调整方法就是自己面对着唱头,将唱头沿顺时钟或逆时钟的方向摆动。顺着这个调整步骤,用耳朵细心的聆听吧;当你听到最和谐的、最不尖锐刺耳、声音层次感分明的、定位最明晰、杂音最少的声音时,说明唱头的角度已经调整到恰到好处,你可以安下心来,慢慢品味着那一首首动人的歌曲吧。




对于发烧友来说,整个黑胶系统如音箱等都是要经过“煲”的过程,才能使各个部件功能发挥出极致的功效。所谓的“煲”,就是对一个部件一开始不断的使用,使整个部件真正运动起来,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唱头也不例外,经过“煲”才能令其完全融入整个黑胶系统。唱头“煲”的过程很简单,就是把唱针放在唱片上,不断播放唱片,用心去听,直到你觉得所播放的声音比较完美为止。这个过程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定,通常经过50到100个小时“煲”的过程,就一定能令你感到唱头脱胎换骨,所播放的声音再不是刚开始时那般木讷了,而是富有感情的、人性化的声音。




虽然动圈式唱头适宜中级以上者使用,刚入门的朋友应以动磁或者动铁唱头作为起步点,但过渡到动圈式唱头已是必然趋势,因此笔者在前面着重介绍了动圈式唱头,希望对大家未来的黑胶系统升级作一点启发性指导。


LP唱片的系统

现在如果想建立一套可以聆听LP唱片的系统,需要一台唱臂唱头皆完整的LP唱盘,以及有『PHONE』输入端的扩音机(前级或综合皆可),如果没有『PHONE』输入端,则另需一部『唱头放大器』,下面,我们就从最基础开始,与LP唱片开始一段美丽的相遇!

唱头放大器 PHONO唱头放大器有两个主要功能,一个是RIAA等化曲线之等化,另一个是放大。我们先谈放大。一般而言,在CD为主流的今天,前级扩音机多半设计给CD唱盘或其它『高电平输出』的讯源机器使用,一般CD唱盘的输出大约2V上下,可是唱头的输出(MM唱头)大约才3mV上下,所以必须先经由一次放大,把唱头的输出提升到高电平水准,才能回放出来。

如果使用的是MC唱头,那么输出将更低,大约才MM唱头的30分之1,所以MC唱头必须经过两道放大手续,将MC唱头输出提升到MM唱头水准的这一段工作,可以用『前前级』,或『升压器』。

有的唱头放大器或前级(或合并扩音机)的PHONE输入端,同时可接受MM及MC唱头,此时则不需升压器或前前级(切换即可);反之,若唱头放大器或PHONE输入端只能接受MM唱头,使用MC唱头时则必须。

   那等化又是什么?这得细说了。唱片的录制是在唱片上刻出一道沟纹来记录声音,这道沟纹的振幅与声音的频率有关(详细公式此略),低音振幅大,高音振幅小。

   唱片发展之初遇到的难题就是:低音振幅往往过大,以致占据太多唱片面积,进而缩短了可录音时间,偏偏高音又振幅太小,又被表面灰尘或杂因给掩盖了。为解决 此问题,就有『施加等化』的作法,也就是录音时将低频压制(让振幅缩小),高频扩张(振幅放大),放音时倒过来,将曲线还原,则两个问题就能同时解决。

   早期唱片公司各有各的等化曲线,一直到1965年,RIAA(美国录音工业协会)将曲线统一,所以后来的唱头放大器也有人称为RIAA唱头放大器。市售唱头放大器、有PHONO输入端的扩音机,都内建此等化线路。

黑胶唱盘的迷思

    最近,黑胶唱盘在音响市场上出现了回潮的现象。对于死抱黑胶唱片不放的朋友,当然乐于见到回潮;对于从未玩过黑胶唱盘的朋友,更是跃跃欲试。值得注意的是,回潮的现象只集中于硬件(黑胶唱盘),软件(黑胶唱片)并没有跟上。因此,对于开始玩黑胶系统的新手,黑胶唱片的来源主要得靠二手碟;状况不错的二手碟,价格不菲,而且供应有限,不是你想要的都能找到,而新录音几乎都不发行黑胶唱片,因此你只能听旧录音。此外,状况欠佳的黑胶唱片,恼人的碟面噪音有如冤魂不散般地佯随着音乐,耳根更是难得清静。
   既然如此,何以仍有人死抱着黑胶唱片不放呢?

   黑胶唱片最大的优点是音响从容自然、具有活生感,令人听了舒服。话虽如此,在新加坡我听过无数的黑胶系统,但真正令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两套。第一套是在瑞士FM Acoustics的欣赏会上,由FM的老总Mr Manuel Huber亲自主持。在欣赏会上,他示范了FM-222磁头放大器多种均衡曲线的威力。最令人大开眼界的是,当磁头放大器与黑胶唱片的均衡曲线准确配搭后,即使是单声道录音,音响同样生猛活泼,原来单声道录音竟是如此出色!五、六十年代的黑胶唱片在压片时采用不同的压缩曲线,没有统一的标准;在重放时,如果没有配合适当的均衡曲线,根本无法重现准确的音响。

   第二套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黄医生的黑胶系统,它的动态凌厉、瞬态快如闪电,令人难以置信!可惜的是,他将系统升级后,音响反而大不如前。

   这个例子说明了有许多变数在影响着黑胶系统的表现,如:唱头与唱片的垂直及水平夹角、唱头的偏压、唱重、唱臂的水平与高度等。以上调校都得靠眼睛目测及耳朵验收,结果的高下优劣全在于个的眼力与听觉。此外,不同的唱头、唱臂、唱盘的音色亦截然不同,对于“好玩”的朋友当然乐趣无穷,但对于没有时间、耐性及经验的朋友则会被唱盘玩死!更何况调校失当的黑胶系统,其音色、音质及频率平衡反而不如CD机!这也就是为何很难听到一套高水平黑胶系统的真正原因。

   CD机的致命伤是音质神经兮兮,音响较为刻板,但自从Reimyo CDP-777出现后,其丰富的音乐感及活生感已足以与黑胶唱盘平起平坐。任何黑胶唱盘只要稍为不在状况,随时都会被拉下马来。遗憾的是,Reimyo CDP-777的价格高昂而且已经停产!

  黑胶唱盘在最佳状况时,其表现确实会好过许多CD机,但所投入的时间、金钱及精力却是巨大的。想玩黑胶唱盘的朋友,你准备好了吗?

黑胶味道

      黑胶唱机的声音,更真实,温暖。给人自然的感觉。

  午后在家看书,听了几张CD,忽然想听黑胶,就去书房拿出一张陈松龄的 《天涯歌女》。

  开启后,陈松龄的声音在房间里面飘起。这是一张近20年前的唱片了,其中唱的一些歌曲,又是近百年前老上海滩的流行歌曲,如“天涯歌女”,“花好月圆”“龙华的桃花”等。听着这些,让我回想流行音乐在沧桑古朴的老时代也曾辉煌,心中一时沉醉到许多电影里面的老上海舞会情景。也算是有趣的听感。   科学上,黑胶唱片能保存和重放50%的接近现场的原声。而CD只能保持1/3 不到。MD,MP3这些载体则更没有现场感可言在。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加让对音乐欣赏的某种执着追求,许多人选择用黑胶欣赏音乐,而不是选择CD。黑胶唱片现在很少生产了,但是黑胶的音乐资料是可以保存很久很久的。听越久远的音乐,有时候就象喝越陈的普洱茶。

  第一次从网上买到的LP唱片是--”BEEGEES 的SPIRITS HAVING FLOWN“,听后感觉很好,黑胶真好听。而且这是一张刚好我出生那年发行的专集。也就是说,这是和我一样岁数的的。这感觉让我兴奋。

  其实真正的发烧友玩黑胶,是花大量金钱的。LP唱机,唱头,唱头放大器,公放,音箱,这里的每一样设备,稍微讲究一点,都需要上万元一件。那样配置的音响系统就可听到纯正的黑胶味道。而我这样的穷人,所谓听黑胶,只是用几百元的2手唱机,自制的唱头放大器,加廉价的唱头而已。设备虽然低级,但是也具有黑胶韵味,音效优于普通CD机播放的效果。

  穷则穷玩。欣赏音乐本身就是一件带个人情感的东西.自己既然能够从中得到乐趣,那就心安理得的享受这所谓的‘黑胶味道’吧!

调校唱盘的常规步骤
以下是一些正确调校唱盘的常规步骤,各位发烧友如能遵守,一定会有更佳的唱片重播效果。
(一)唱头位置调校
    唱头的位置,必须调校在最准确的地方上,角度也一定要准确,否则严重影响重播效果。就算你有最高级的转盘/唱臂/唱头的组合,假如唱头的位置调在不正确的地方上,可能只得普通套机音色或甚至更差。
    要调校唱头,使之在最佳位置和最佳角度,有三个地方是要注意:第一,为了使唱针能完完全全垂直在唱片槽里循迹,或说避免则面循迹误差,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唱头位置,如唱头只能牢牢的装在唱头壳上而又不能移动的话,就要将整支唱臂移前或移后了,量度仪器方面量好采用一些随唱臂或唱盘附送的咭纸,将咭纸的小圆孔套在转盘的转轴功率平放在唱盘执上,咭纸上有两点,分别代表唱片的外围的每一条纹与转至近中心时的最后一条纹,首先将唱针放到最外的一点上,然后在唱头前面观察唱头是否能与点前的横线平行,如出现偏则,就试将唱头的位置移后或移前,以求调在唱头能与横线平行的最佳位置上。以相同的方法再将唱针放在剩下的一点上,同样观察唱头能否与点前的横线平行。如两点都没有问题,唱头移前移后的工夫便大功告成。
    第二,唱头的方位角是否在水平位置,这个调校更简单,如可以的话,旋转唱头到你认为是水平的位置,然后取一面镜子,放在唱盘垫上,再将唱针放在镜上,然后在唱头前看看,镜里唱头的倒影是否与唱头对称,有没有偏向左或偏向右,务求要唱头的倒影与唱头能百分百对称,这样唱头的水平调节工夫便告妥当。水平调节不当,会影响声道分隔能力。
    第三,最后看看唱头的高度是否正确。唱头的唱针在不加任何针压时,亦即唱臂在完全的平衡状态时,唱针是否刚刚落在唱盘垫之上(记着是不是压着唱盘垫),如果不是就要调校唱臂是不能调校高度,但如可能的话,也要将唱臂的高度调节器至最准备的位置。
(二)收紧螺丝
    当你完成唱头的位置调校后,你一定要固定它在唱头壳之上,螺丝一定要收紧,好紧。如此音色会靓些,但收紧至什么程度才算理想呢?绝对不可以像大水牛一样去扭紧螺丝,因为可能会弄毁唱头的外壳与唱头壳,甚至螺丝扭至那一程度才是理想。建议大家在认为已是扭至最紧最紧时,向后退回1/8转(即45度),那点应该是最理想的位置。
    又选择螺丝与丝母也不能马虎,尼龙或塑胶的螺丝的丝母是最差的材料,大家切记不可使用。普通铝质的算是不过不失,但最好还是用一些钢造的螺丝和丝母,效果最佳。
    将唱头装上唱头壳时,最佳的方法是先将唱头壳除下来,装上唱头后才套回臂管上,但有些唱头壳是与唱臂管连体设计,是不能除下来,这时候你便应将唱臂管除下来,才将唱头装腔作势上唱头壳上。这样,唱头的安装工夫便办妥。
(三)循迹力与偏压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原来有很多人仍然不知唱头循迹力的重要性。不是其物理上的影响--这是人所共知;而是它对音色平衡的影响力。只调整循迹力0.05g,也会有可闻的音色分别。基本上低的循迹力会令低频轻而薄,高频光辉;高的循迹力会令低频过重,音色混浊.在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合适的循迹力,便有最理想的音色。
   一些测试循迹力的特别唱片,其实功效不大,因为单是测试某一个频率的循迹力是不准确的,其实不能代表了一段真实的音乐演奏。要测试你唱头的循迹力,最好使用一些钢琴音乐或大合唱等,因为假如循迹力不佳时,会很容易听到音色的变化。但要知道循迹力的表现是随着唱针移动至近中心的唱片末段时越入越差,所以不可单试某一段唱片纹。
    唱片的偏压往往使唱臂受一种向内移动时的向外反压力,引致声道分隔能力变差,而影响音质。和调校循校迹力一样,最好使用音乐的片段来测试,单一频率的测试是没有意思的。
    增加循迹力会减少垂直循迹角度,相等于将唱臂弄低了。所以增加循迹力会改善音调平衡,但如将唱臂高度轻微校高,就会将定位与生动感变坏,所以如果你是减轻循迹力,最好尝试将唱臂高度调低。
(四)唱盘的承托
    将唱盘放在一个稳阵的地方,是人所共知的知识,最好就是找一张专用来承放唱盘的台去承唱唱盘,例如英国Sound Organisation的唱盘台;又或可找一张轻但坚固的茶几去承唱盘,虽然是多花一点金钱,但对重播效果有改善也是值得的。
   如果你是将唱盘放在组合柜或其他柜里,应将螺丝转入木板内,但不可整粒螺丝转入木板里,要留下螺丝头暴露于木板上,然后才将唱盘放在板上面,这个避震法据说是一们美国发烧友想出来的计仔,闻说效果倒不错。
原理很简单,因为承托唱盘的木板,物理学上是一件低通滤波器,是很容易传导低频的震荡。而选项用轻的材料因为重量是能量储存器,所以材料越轻,其储存的震荡能量便越少。所以材料越轻,其储存的震荡能量便越少。所以将唱盘放在一张大而重的台上或放在摆满唱片的柜里时,会受很大的储存能量影响,使动态减低,音像显得模糊。螺丝的原理是将木板连唱盘与组合柜隔离,所以受到的震荡也减至最少。
  唱盘受则面传来的震荡,往往是比从垂直传来的震荡大很多,所以在设计唱盘承托器时,最好考虑这个问题,就是尽量避免则面震荡。
(五)唱针清洁
    不知有多少人知道火柴盒则面的火药面搽唱针,是有最佳的清洁效果,大家不妨一试,但如果因此弄毁你心爱的唱针的话,我们恕不负责,因为这只是专家的意见而已!
    如果传统的清洁方法,即用搽涂一些清洁液在唱针上扫几次,清洁液与扫最好用Disc Washer Kit。因为它被一致公认为其有基溶济品质最高,短毛唱针扫设计出色而不浪费清洁液,对清除针上的顽积很有效。
   使用电子唱针清洁器,效果也不错。当唱针放到能活动的垫上时,唱针的污秽便会在垫上,但这类电子唱针清洁器有很多牌子的产品,所以选择时要留有那一款效果比较好,才买那个。
    清洗唱针时,搽唱针的方向要留意,一定要从后拉向前,绝对不能从前扫向后,或从旁边扫唱针,因为唱针的悬挂系统会因此受损;又清洁时,应将扩音机的音量旋至最低,以免损害扬声器。如果肯花多一点,购买一个放大镜是个不错的主意,对检查唱针尖的情形更一目了然。

399

主题

5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515
帖子
30374
精华
22
经验
16964 点
金钱
8774 ¥
注册时间
2004-9-7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0-4-8 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唱片业的发展
1857年,爱尔兰物理学家里昂•斯科特在研究了人的耳鼓膜随声波振动的现象后,在法国研制出“声波振记器”(Phonoautograph),其能模仿人耳鼓膜随声波振动,记录下声波振动的波形。
  1877年4月30日,法国人克罗斯(Charles Cros)请爱迪生帮助研制一种能自动记录电报信息的装置,爱迪生在研制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声音的重现。11月20日,爱迪生在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终于成功制作出了第一台用锡箔为记录材料贴在滚筒上的留声机(当时名为Phonograph),录下并重现了他所说的“玛丽有一只小羊”。(见图1、图2)
  1878年4月24日,Edison Speaking Phonograph Company(爱迪生录话机公司)成立。
  1885年,电话发明人贝尔与其同事丁特(Charles Tainter)将爱迪生以锡箔为记录材料的留声机改为用涂上蜡的纸筒,并将他们这种机子命名为Graphophone(格拉弗风留声机),以示与爱迪生发明的区别(见图3)。
  1887年6月,贝尔与丁特成立American Graphophone Campany(美国留声机公司)
  1887年10月,爱迪生新设立了Edison Phonograph Company(爱迪生留声机公司)。
  1887年,德国人贝林纳(Emil Berliner)成功地完成了在涂蜡的镀锌圆盘上录放声音的发明,他将他的机子命名为Gramophne。由于贝林纳的发明具有实用性与易于复制的特点,这为日后录制音乐唱片的发展打下了决定性的基础(见图4、图5)。
  1888年7月,美国人里宾科特(Jesse Lippincott)成立了North American Phonograph Company(北美留声机公司)。
  1889年,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在维也纳用圆筒式留声机(Cylinder)录下了他自己说的“我是勃拉姆斯博士”和亲自弹奏的一首《匈牙利舞曲》。
  1891年,虫胶唱片研制成功。
  1893年,贝林纳在华盛顿成立了美国留声机公司(United States Gramophone Company);同年,丹麦人波尔森(Valdemar Poulsen)开始从事磁性钢丝录音机(Magnetic Wire Recorder)的研究。

399

主题

5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515
帖子
30374
精华
22
经验
16964 点
金钱
8774 ¥
注册时间
2004-9-7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0-4-8 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1894年,英国画家巴劳德(Francis Barraud)画了一幅名为《主人的声音》(His Master’s Voice)的油画(见图6、图7)。
  1897年,欧文受贝林纳之托在英国成立公司(EMI的前身),以推销贝林纳留声机与圆形唱片。
  1898年,DGG成立;同年12月,波尔森的Telegraphone(电磁式录音机)获得丹麦的专利。
  1900年6月,波尔森在华盛顿成立美国电磁式录音机公司(American Telegraphone Company)。
  1901年10月,贝林纳与约翰逊(Elderidge Johson)共同成立了胜利讲谈机公司(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并于同年为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录音。
  1902年,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的第一张唱片在英国的留声机公司(EMI的前身)录制发行。
  1904年,欧洲音乐厅唱片公司(European Odeum Record Company)推出双面放声唱片(Both Sides Play Disc)。
  1905年德福雷斯特(Lee De Forest)发明了放大声音讯号的三极真空管;英国Neophone(新声)推出直径20英寸的78转长时间唱片(播放时间8~10分钟)。
  1919年,格斯特(Lionel Guest)与梅里曼(H.O.Merriman)在英国进行电录音(electrical recording)的实验;同年贝尔实验室也开始电录音工作。
  1920年,自动点唱机(Juke-box)在美国问世。
  1923年,世界上第一份唱片评介刊物《留声机?(The Gramophone)在英国创刊。
  1924年,贝尔实验室获得电录音专利。
  1925年,Victor在获得贝尔实验室的许可后于当年3月使用其电录音方法录制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批电录音唱片;同年4月哥伦比亚公司也发行了电录音唱片(电录音的使用使唱片在频率与动态范围上比以前的机械录音有了一大进步);第一台电唱机诞生。
  1927年,CBS成立;爱迪生推出能录制40分钟音乐的长时间唱片。

399

主题

5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515
帖子
30374
精华
22
经验
16964 点
金钱
8774 ¥
注册时间
2004-9-7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0-4-8 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1929年,RCA收购Victor公司,RCA victor唱片公司成立;Decca唱片公司在英国成立。
  1931年,EMI在英国成立;RCA进行33转唱片的研制。
  1935年,德国BASF公司推出塑料薄膜磁带;AEG(德国通用电器公司)推出Magnetophon(磁带录音机)。
  1938年,CBS收购哥伦比亚公司。
  1948年6月,哥伦比亚公司推出33转的LP唱片。
  1949年2月,RCA推出45转唱片;Magnecord公司推出第一台立体录音机。
  1950年,Philips唱片公司成立。
  1952年,库克(Emory Cook)推出早期的立体声唱片。
1957年,立体声(Stereo)录音技术正式产生。
  1960年,盒式录音机问世。
  1961年10月26日,《保护表演者、唱片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的国际公约》(简称《罗马公约》)在意大利诞生。
  1963年,Philips成功研制出带宽3.8毫米,带速4.76厘米/秒的盒式录音带。
  1970年,哥伦比亚推出四声道唱片。
  1971年10月29日,《保护唱片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唱片公约》(简称《唱片公约》)在瑞士日内瓦诞生。
  1972年,PolyGram(宝丽金)唱片集团成立;Denon公司第一次推出数码录音唱片。
  1977年,美国“航行号”飞船携带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唱片向太空进行反复播放。
  1983年,日本Sony公司和荷兰Philips公司共同正式推出数码化的唱片载体——CD(Compact Disc)。
  1986年,日本正式推出DAT(数字式磁带录音机)
  1988年,Sony收购CBS,成立索尼音乐娱乐公司。
  1992年,Sony推出MD(Mini Disc微型唱片);Philips正式推出DCC(Digital Compact Cassette数码微型盒式录音带)。
  1993年,美国Refenenc Records公司推出高解析度的HDCD。
  1996年9月16日,DVD国际联盟组织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决定DVD各种产品将全面推向市场;同年12月2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与唱片条约》在瑞士日内瓦诞生。
  1998年,DG公司与Schott Musik国际公司合作推出一种全新的可视CD(CD-Pluscore);环球(Universal)音乐公司收购宝丽金集团后成立环球音乐集团。
  从爱迪生发明第一台留声机以来,世界唱片业在不断的发展中已成长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文化产业,据国际唱片业联合会1996年统计,1995年全球唱片销售量为38亿盒(张),销售金额达400亿美元。

399

主题

5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515
帖子
30374
精华
22
经验
16964 点
金钱
8774 ¥
注册时间
2004-9-7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0-4-8 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唱头概述


唱头是用来再生黑胶唱片声波的重要设备。


在黑胶系统中,如果说转盘整个黑胶系统的基础,那唱头是影响黑胶唱片音色的最大关键。因为唱盘的播放原理就是依靠唱针读取(即磨擦)唱盘的沟痕两侧(不是磨擦其底部,因为其底部是没有任何音乐信号的),通过磨擦所产生的震动借由针杆传回唱头,继而产生磁电转换输出电流;再将这些电流转换成电压形式,输入到前级,再经过等化线路还原,继续进入信号放大部分,最后经由喇叭播放出音乐的。

类型分析



磁电转换的方式有几种,如动磁式、动铁式、动圈式、压电晶体式等等。其中动磁式(MM)、动铁式(MI)、动圈式(MC)最具代表性。黑胶唱头也据此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动磁(MM)、动铁(MI)以及动圈(MC)。



  动磁式的唱头(MM,Moving-MaganeticCartridge)



  工作原理为:将唱头里的线圈固定,针杆的后方带有一块小磁铁,磁铁中装着一小块橡皮阻尼,以这块橡皮阻尼为支撑点,通过唱针接收沟痕里的音乐讯号振动小磁铁的方式,产生磁力线切割的作用,从而获得输出电平。其中SHURE是动磁式唱头的代表厂商,其从未生产过其它种类的唱头,是动磁唱头的力推者。



  动铁式唱头(MI,Moving-IronCartridge)



  则是由固定磁铁与线圈组成,以针杆带动铁芯从而改变磁力线的分布量,借此输出电平信号;这种唱头以美国的GRADO为主要生产代表厂商,其生产的MI唱头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动圈式唱头(MC,Moving-CoilCartridge)



  是在针杆的后方绕上又小又薄的线圈,通过针杆的振动带动线圈振动并由此产生输出。丹麦的Ortofon公司的动圈式唱头为代表之作。



  通常,动圈式唱头里所绕的线圈数越少,输出就越低;线圈绕得越多,输出也就越高。一般而言,动圈式唱头的输出电压在0.2-0.5mV之间,这是典型的低输出。还有一种动圈式唱头,其输出大约都在0.1mV以下,属于偏低输出型,是比较少见的一种唱头。此外,有些动圈式唱头的输出可高达2-5mV,这就是高输出型的动圈式唱头。低输出型的动圈式唱头由于功率较低,需要通过添加升压器或者动圈唱头放大器来提高输出。升压器或者动圈唱头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是由动圈唱头的输出电压决定的。如果输出为0.2-0.5mV,则大约需要10到20倍的放大;如果输出在0.1mV以下,则放大倍数应为30至50倍(大家可不要以为放大倍数越大越好,其实只要放大到合适的倍数就可以了。相反,过大的放大倍数会带来电源干扰与杂音等问题)。高输出型的动圈式唱头则与动磁式唱头一样,不需要另外添加一级放大。低输出型的动圈唱头由于须增加升压器,售价自然比高输出型的贵,但其因为所绕线圈数量较少,循轨能力比高输出型的唱头优胜许多。



  动圈式唱头由于所绕的线圈数少,电感的影响也就小,同时阻抗也较低,所以与后一级在阻抗上是否匹配就显得极为重要。一般的低输出型动圈式唱头的阻抗大约在3Ω到10Ω之间。如果其下一级连接的是升压器,则升压器的输入阻抗最好要接近唱头的阻抗值,即最好在3Ω到10Ω之间而不要超过这个取值范围。而假设下一级连接的是唱头放大器,则一般阻抗最好为100Ω左右。



  上述三种唱头相比较:



  动圈式唱头的优点在于其线圈足够小,而且线圈是缠绕在针杆上的,其能够非常迅速地感应到针尖传来的振动,所以唱头接收到的声音细节比较丰富。



  但是,动圈式唱头也存在着缺陷:



  1、由于针杆上绕着线圈,使得针杆的负荷较大,以至于影响针杆的循轨能力;



  2、此外,动圈式唱头的输出功率比较低,不如动铁式和动磁式,必须为其添加一级放大或者用升压器加大输出功率,但这样做会衍生出一些问题如制造成本过高、制造难度较大等;



  3、由于动圈式唱头的针杆上面绕上了线圈,令我们不能随意自行更换唱针了(通常都要请专业人员更换);



  4、有些动圈式唱头还存在着高频过于强调的缺点。


  虽然动圈式唱头有着解析力强、高频响应力好、声音细节丰富的优点,但是动磁(MM)与动铁(MI)唱头有着比动圈式唱头更好的循轨能力,而且动铁和动磁唱头的输出功率比较高,两者不需要增加一级放大或者使用升压器,制造成本相对低廉,而且唱针也可以自行更换,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方便。许多黑胶迷一直衷情于DECCA、GRADOSIGNATURE系列唱头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制造精良的动磁式唱头或动铁式唱头,在音质音色上的表现完全比得上动圈式唱头。可惜,由于CD技术的横空出世,使得许多好唱头也随着黑胶唱片的没落而退出市场;此时,小量手工生产的动圈唱头却符合市场的需要,因为现在仍然有许多衷情于黑胶的发烧友以及新一代的LP爱好者,他们都希望能从唱头方面着手改善黑胶系统,依然看重唱头的好坏,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动圈唱头价格高的主要因素。

399

主题

5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515
帖子
30374
精华
22
经验
16964 点
金钱
8774 ¥
注册时间
2004-9-7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0-4-8 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事项

唱头特性须与前级吻合
  唱头和前级的搭配,除去负荷阻抗之外,还要注意前级扩大器的唱头输入电压范围。在前级扩大器的规范上,有两个数值:一个称作灵敏度(Sensitily)以mV为单位,它代表在那样大的信号输入下,将音量控制器开到最大,扩大器可以达到额定的输出功率,或者是前级放大器可以达到额定的输出电压。第二个数值称之为唱头输入过负荷电压(PhonoOverload),也是以mV为单位,代表唱头的输出电压如果超过该值,扩大器就将过负荷。由于这两个数值的限值,选配唱头时就必须在其范围之内。
  唱头的输出电压,是以1000Hz的信号,以3.54cm/sec的速度录在唱片上,作为测试的标准信号,唱头的负荷阻抗为47KΩ。在这种条件下测得的唱头输出电压,就是它的标准输出电压,它的值应当与扩大器的唱头输入相近。唱片上的最高信号速度,常会达到30至40cm/sec,偶尔高频率的锋值更可能达到80cm/sec。一般的唱头,在1cm/sec的信号之下,多半都会产生1mV左右的电压。因此前级扩大的唱头过负荷电压,理论上至少也应当有40mV,否则将因削锋而产生失真。当然过负荷电压能更高就更好,如果这个数值在100mV以下,就要注意了。
  唱头唱臂配搭关系重大,轻臂宜配高顺服度唱头
  唱头和唱机的关系,有些地方也得注意。唱机用何种驱动方式,和唱头的关系不大,重要的是所用的唱臂。灵活性极高级唱头,必须配用灵活性高的唱臂,如果二者不能匹配,会引起失真、共振、唱针跳槽等现象。因为唱头与唱臂配合之后,必然会有一个二者合成的谐振频率,如果谐振频率太高,会影响低音的清晰,造成失真;如果太低,又会因唱片的不平,中心孔不正等,而产生谐振,影响到唱头的循轨。这一类的谐振频率,多在2Hz至10Hz之间。所以唱头与唱臂的合成谐振频率必须要高于此一范围。由于上下二者的限制,唱头唱臂的合成谐振频率,就只有在7Hz至15Hz之间,才是最好的情形。
  一只顺服度极高的唱头,必须配用质量极轻的唱臂,才能避免接近于4Hz左右的谐振频率。如果唱臂并不是很好,冒然配用这种高级的唱头,不但不能改善音质,还可能更糟。当你觉得音色不佳,而音响店的推销员又向你推荐换唱头时,首需留意唱臂的品质能否和所推荐的唱头相配合。不然的话当你觉得声音更不满意时,下一步他就要劝你换喇叭了;原因也许是他不知道是唱头太好,也许是想籍此向你推销一对比唱头贵上几十倍的喇叭;买支唱臂或唱机,究竟还是小数目,比不上买一对喇叭。
  反之,如果唱臂质量极轻,但却用了一支顺服度差的唱头,则谐振频率会升高,进入音频范围,使低音模糊,低频响应不佳,甚或引起声音回授。好在这种情形不多见,因为低质量的唱臂非常贵,很少人会用这种高贵的唱臂去配一支廉价、顺服差的。

相关问答

唱头是怎么会出声音的?
  唱头里面有磁铁,有线圈,不论是磁铁振动线圈固定、或是磁铁固定线圈振动,都会因此而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而此电流的大小是随着音乐讯号振动的大小发出的。将这些电流转换成电压形式,输入前级,再经过前级里一个RlAA等化线路还原,继续进入讯号放大部分,最后就从喇叭发出音乐了。
  唱头种类有那些?
  有动磁式(MovingMagnet)、动铁式(Movinglron)、动圈式(MovingCoil)、压电晶体式(PiezoelectricCrystal)等几种。目前最常用的就是动磁(MM)、动铁(Ml)与动圈(MC)三种。所谓动磁,就是在唱头里的线圈固定,针杆末端连接着一小块磁铁,针尖与磁铁中套着一小块橡皮阻尼。借故着橡皮阻尼的支撑,让针尖拾取的音乐讯号振动传到末端的磁铁,产生磁力线切割的作用。这种唱头的代表就是Shure唱头。所谓动铁,就是在唱头里将磁铁与线圈固定,而在针杆上振动的并不是磁铁,而是铁芯。Grado可为其中代表。所谓动圈,就是磁铁固定,针杆上套着缠绕得很小很薄的线圈。借着线圈与磁铁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电流。
  除了以上三种唱头之外,还有没有针杆的Decca唱头。它应该算是动铁式。其实,它并非没有针杆,而是针杆与针尖成垂直连接,所以看起来没有针杆。

399

主题

5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515
帖子
30374
精华
22
经验
16964 点
金钱
8774 ¥
注册时间
2004-9-7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0-4-8 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动磁、动铁、动圈唱头各有什么优、缺点?
  以前,大家一提到唱头,就非用动圈唱头不可。一方面它比较贵;另一方面大家认为它比较好。而到现在,市面上所能看到的几乎都是动圈唱头。动圈唱头一定就比其他二种唱头好吗?如果要从唱头的构造说起,恐怕又是几页长篇大论。我想简单的这么说好了:每一种唱头都有它先天性的优点与缺点;也因此有其先天上不同的音质、音色表现。动圈唱头的优点在于线圈很小,而且是串在针杆上,直接感受到针尖传来的振动,所以拾取到的声音细节很多。然而,也因为线圈串在针杆上,使得针杆的质量很大,以至于影响循轨能力。此外,动圈唱头必须再加一级放大或是用升压器升压,因此也衍生出一些问题。有些动圈唱头还容易有高频过于强调的缺点。再来,昂贵的售价也是其缺点之一。然而,对于世纪未的LP迷而言,贵恐怕不是缺点,反而是某种品味的表徵。虽然动圈唱头有解析力强、高频响应佳、细节多的优点,但是动磁与动铁唱头的循轨能力好过动圈唱头很多也是不争的事实。依我自己多年听唱头的经验,一个制造精良的动磁或动铁唱头,在音质音色上的表现并不会输给动圈唱头。这也是为什么以前许多LP迷会衷情于Decca、GradoSignature系列唱头的原因。可惜,由于LP的没落,使得许多好唱头随之消失。而小量手工生产的动圈唱头恰好符合市场的需要,这就是目前只看得到高价动圈唱头的主因。令我心中无法平衡的是,目前有某些动圈唱头的售价已经离了谱。当然,以市场供需法则来看,这是愿打愿挨的事。不过,想到亲炙的代价竟然那么高,心中便不免愀然.
  动圈唱头怎么书有高输出、低输出之分?
  一般而言,动圈唱头里的线圈数绕得越少,输出就越低;绕得越多,输出就越高。动圈唱头的输出电压多在0.2-0.5mv之间,这是典型的低输出。然而,还有些动圈唱头的输出高达2-5mv,这就是高输出动圈唱头。还有一种是更低的输出,大约都在0.1mv以下,这也算是低输出。低输出动圈唱头当然要接升压器或动圈唱头放大器,高输出动圈唱头则与动磁唱头一样,不须另外加一级放大。
  这样说来,高输出动圈唱头比较划算?
  假若以不需要另加一级放大的观点来看,它的确是比较划算,也避免了多一级放大的音染。然而,由于它的针杆上面绕了太重的线圈,因此循轨能力大受影响。算起来,它也不一定比较划算。
  升压器或唱头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要多少才适合?
  这要看所使用的动圈唱头输出电压是多少而定。如果是0.2-0.5mv,则大约只需要10-20倍的放大就够。如果是0.1mv以下,则要有30一50倍的放大倍数。要知道,放大倍数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刚刚好就好。为什么?因为过大的放大倍数会带来电源干扰(哼声)与杂音的问题。
  万一接上升压器或动圈唱头放大器之后有哼声要怎么办?
  这是很常见的现象,解决办法有二。一是将升压器或放大器
  远离电源(例如扩大机的电源部份);二是升压器或唱头放大器的放置方向要与其它电源成垂直方向。如果这样做了之后还是有哼声怎么办?那就是唱盘或唱臂的接地没有真的接到升压器、动圈放大器上。此时应该仔细的检查整个唱盘系统地线是否都连接起来、是否真的接到地。
  为什么有人说动圈唱头要注重阻抗匹配?
  动圈唱头由于所绕的线圈数少,电感的影响也就小。同样的,也由于线圈数少,阻抗很低,所以与后一级在阻抗的匹配上就显得很重要。一般低输出动圈唱头的阻抗大约在3一10Ω之间,假若下一级连接的是升压器(以线圈绕制),则升压器的输入阻抗最好要接近唱头的输出阻抗。假若下一级连接的是唱头放大器(以电子线路为之),一般的输入阻抗多定在100Ω。在此处,输出阻抗要低、输入阻抗要高的搭配原则仍然管用。换句话说,假设唱头的输出阻抗为3Ω,最好就搭配3Ω的升压器。如果搭配更高的阻抗,会使高频更突出一些。假设唱头输出阻抗为40Ω,而搭配的升压器输入阻抗只有3Ω时会怎么样?高频会有明显的衰减。
  假若不小心将动磁唱头接上升压器或动圈放大器,声音会不会太大而烧毁扩大机、喇叭?
  恰巧相反,声音反而会变得很闷,而且音量不大。为什么会这样呢?5mv的动磁唱头输出电压被放大了几十倍,不是很可怕吗?道理很简单,因为动磁唱头的输出阻抗很高(可能有1000Ω),而下一级的输入阻抗却很低(可能才5Ω)。这下子刚好违反了搭配的阻抗原则,因此不仅高频大量衰减,而且功率的传递转换也大减。
  动圈唱头的阻抗匹配那么重要,动磁唱头是否也如此?
  由于动磁唱头的阻抗大多以千为单位,因此搭配上多个几十欧姆或少个几十欧姆影响并不大。在前级的唱头输入端,通常都会有标准的47KΩ输入阻抗来匹配它,所以阻抗匹配对于动磁唱头而言问题不大。倒是电容量的匹配影响很大。可惜,除了较高级的前级备有电容量的匹配调整之外,一般前级的电容量匹配都是固定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如果要谈电容量的匹配,就要从唱头本身的电容量一路加上唱臂管内配线、唱臂线的电容量才有意义。然而,这些线材的电容量往往不可得,所以即使您有心,也会力不足。
  唱头要不要像录音头一样消磁呢?
  要!几乎只要是磁性的东西就会有磁性残留的问题,这有点像充电电池充久了容量减少一般,唱头唱久了也会有磁化的问题。以前坊间有卖唱头消磁器,现在不知还能不能找得到。
  唱头的针杆材料会影响声音吗?
  当然会!在以前,最普通的是铝合金针杆,再高级些就是錋针杆,再往上就是蓝宝石与红宝石针杆,最后当然也有钻石针杆。越坚硬的针杆传递振动的失真越少,而且共振频率也越高,对于声音的重播有好处.
  针杆的长短也会影响声音吗?
  理论上也会。越短的针杆刚性越佳,越长的针杆共振越多。然而,针杆不能无限短,它会产生唱头触底的问题。所以,应该说长短适中才是最好的。

399

主题

5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515
帖子
30374
精华
22
经验
16964 点
金钱
8774 ¥
注册时间
2004-9-7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0-4-8 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杆折弯了能不能折回来再用?
  不能!针杆一旦折弯,即使再扳回来,也已经破坏了针杆本身的结构,对于完整的传递振动会有负面影响。
  有人说唱头即使放着不用也会坏。为什么?
  这应该是指针杆上的橡皮阻尼自然老化而言。一般而言,针杆上的橡皮阻尼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旦阻尼硬化,这个唱头等于就报销了。
  有人将唱头的外壳拿掉,说这样听声音比较好,真有这回事吗?
  理论上,由于少了一个可能会引起振动的空腔,因此唱头上不应该有的振动会减少,而使得声音更好。vanDenHul就依此理论做了一些没壳唱头。然而,您也必须考虑到当您将唱头的外壳拿掉之后,唱头上那四根输出端子还能否牢固?再者,裸露在外的唱头内部很容易就会沾上灰尘,甚至将线圈线弄断。那么多的灰尘黏附在针杆与线圈上时,一定会让您头痛不已。所以,在此奉劝您,即使声音真正会改善,您也要三思而后行。
  针尖的种类有几种?
  针尖的种类虽然不是难以计数,但是也多得说不完。不过,一般我们可以分为圆形针尖、椭圆针尖、超椭圆针尖三种。圆形针尖加工最容易,但是由于唱片沟槽是V形的90度角,所以它无法接触沟槽的底部。而椭圆针尖比较接近沟槽的形状,因此能够接触到更细微更底部的沟槽,当然它的效果会比圆形针尖还要好。超椭圆针尖就是在椭圆针尖的二翼再做精密加工,使得它的边缘更薄,更能接触更高频的沟槽。从以上的说明,可以了解超椭圆针尖所再生的频宽最宽,椭圆针尖次之,圆形针尖的高频再生能力最差。然而,越尖越薄的针尖如果调整不得当,也更容易产生杂音、定位不佳、容易磨损等问题。为什么针尖的形状不能做得像刻片头一样呢?这样效果不是最好吗?讲效果当然是最好,不过这样的针尖非常尖锐,很容易就将唱片「刻坏],所以大家都不愿尝试。

48

主题

2

好友

29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5390
帖子
1903
精华
0
经验
297 点
金钱
275 ¥
注册时间
2007-8-2
发表于 2010-4-23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见识见识!LP确实难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