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2744
- 在线时间
- 9346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8-3-28
- 阅读权限
- 150
- 精华
- 7
  
- UID
- 42062
- 帖子
- 12050
- 精华
- 7
- 经验
- 12744 点
- 金钱
- 11651 ¥
- 注册时间
- 2008-5-2
|
(
本帖最后由 红山老猫 于 2016-1-23 16:54 编辑
如果您的黑胶的动态好过CD, 那您的CD可以丢掉填海了。
黑胶由于先天性问题在制作过程得把低音压缩, 高音提升,(以反RIAA曲线制作) 唱针才不至于跳线, 重播的时候, 才用唱放的 RIAA 网路把低音大幅提升, 高音压缩。(根据 RIAA 曲线还原) 所以才有 Telarc 1812 序曲在劣质黑胶重播系统很容易跳线的问题, 如果 CD 重播 1812 序曲会像黑胶一般跳线, 这部CD机, 真的可以丢掉, 不用疼惜 !
事实上, 黑胶的动态空间是小得可怜的, 尤其是低音区(听伟大录音师 Kenneth Wilkinson 给 Sir George Solti 录制920位演员的马勒第八交响曲, 在那可怜的四分之一寸母带, 哪里有多少动态空间? K。 Wilkinson 为了这个录音细心研读推敲这份曲谱, 而决定哪里可以调校录音电平, 使这个作品小声的时候可以清楚的录下 (不至于淹没在噪音里), 大声的时候(尤其是最后终章 920人在舞台上吼出来时)母带不会过荷, 他的调校技巧简直对后世的录音师是一份无法超越的经典, 鬼斧神工!!!!) 这尤其是只会数码录音的近代录音技术人员, 知道真相后, 只会目瞪口呆! CD的动态百倍宽广于模拟, 允许犯错的空间很大, 所以在早年(技术受限, 非常困难的年代), 这些著名录音师, 更受发烧友敬重, 今天? 这个太多人都做得好了, 没啥稀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