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90
- 在线时间
- 19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4-12-7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591320
- 帖子
- 359
- 精华
- 0
- 经验
- 390 点
- 金钱
- 355 ¥
- 注册时间
- 2013-5-17
|
楼主 |
发表于 2016-4-19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siehwm 于 2016-4-19 12:05 编辑
這是實驗電路目前的樣子,
舊電路是全對稱的雙差動,
但是和音樂傳真不同的,正負半週是獨立回饋,
因為正負半週特性的差異,造成高頻音質劣化.
只好改成單差動,單端的推動方式,
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在負半週把推動電流轉到輸出級負端,
在輸出級正端接近截止時,R4上的電壓接近零,電路裡的Q17導通,
推動電流轉向到輸出級負端,
其實在靜止時,Q17仍有微小電流流通,不會完全截止,
輸出級的靜止電電流由R22決定,
輸出級負端是大約1000倍的電流放大電路,
所以靜止電流大約300mA,實測約270mA,
Q1和Q3做熱耦合,Q2,Q4獨自散熱,
很容易做到熱穩定.
其實這個想法並不新奇,
1999年就有人發表過,名為 A NEW CLASS-AB DESIGN的文章,
對這個電路我的看法是,他的輸出級是傳統的安排,
使得對輸出級正端的偵測電路顯的複雜,
又可能因為使用大環負反饋,
加了兩個電容量不小的電容(1n)來讓電路穩定,
似乎得不償失,沒得到太多的注意.
但是我的實驗電路也不完美,
因為不使用大環(或稱為跨級)負反饋來修正失真,
所以諧波失真不低,單從仿真結果,1kHz 1W輸出,THD約0.19%,
又因為整體迴路增益不高,
輸出中點的熱飄移大,(約200mV)
最近才加上TL071的直流伺服電路.(不得已的辦法)
對電源漣波的排斥能力差,目前只用CRC濾波,
輸出仍有漣波,考慮改用CLC濾波或是穩壓電源電路.
曾有人問,看不出我的電路"無大環負反饋"
我的意思是,大環負反饋只對直流到極低頻工作,
對大部分音頻信號只有輸出級負反饋.
至於為什麼不使用大環負反饋,我覺得才是這電路有趣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