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6
- 在线时间
- 221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1-8-30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312258
- 帖子
- 402
- 精华
- 0
- 经验
- 226 点
- 金钱
- 234 ¥
- 注册时间
- 2011-4-1
|
发表于 2014-12-22 20:39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生活色彩 于 2014-12-22 20:44 编辑
貌似做到极致的HIFI音箱,其实仍有提升音质的空间,之一即是启用前级电子分频。如下是本人开发的一台通用电分控制前级,原是专为静电箱配套的。
从高保真的角度看功率分频既不合理也不科学。因高、低音单元各自有自己的工作特点,低音单元要大电流强力控制(须较深的负反馈,及多管合力驱动)、高音单元要高速度快瞬态,少互调(反馈不宜过深,末级多管并联亦会加大电容、弱化速率)。再者,为区区几瓦的高音必须将百瓦级的功放高频指标提上去,实在不值,也不会很好。(另一问题是:功分衰减不易做陡,一般为12dB/oct,至多18dB/oct,这里除功分器自身相位差外,还会因单元瞬态差异,在较宽的交叉频带上出现合成失真。高音单元指标越高,问题越明显。
分而治之则可各取所需优化组合。可想而知,一个20瓦的功放可以将高频指标轻易做上去,甚至采用甲类也不算太费电。
前级电分可保证本级的分频相位良好重合,高阶衰减使叠区很窄,合成效果更佳。
有更高追求的发烧友会对末级功率分频不满。如结合区的相位不吻合造成最敏感的中频区不够清晰;高音因传输电容带来的音染和失真;功放为兼顾宽频带而顾此失彼(高低频的互调、为加强低频控制力使高频显粗等)。
虽然公知更好的分频方案属前级数字或电子模拟分频,但因实施较繁琐,用户不便自行制作。玩了十多年电分,体会较多。由此专门开发了一套具有HI-FI理念的前级电子分频控制器。该机有相当的通用性。
以上是转载玩电分朋友的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