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
- 在线时间
- 5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9-8-28
- 阅读权限
- 40
- 精华
- 0

- UID
- 730225
- 帖子
- 4
- 精华
- 0
- 经验
- 8 点
- 金钱
- 0 ¥
- 注册时间
- 2014-7-25
|
一位玩音响十几年的发烧友写的一编文章,对新入门的朋友有一定帮助。
关于“音响”中的一般常识(一)
―――――张九学
一、“音响”与“多声道”或家庭影院
1、发烧友心目中的“音响”是指:
―――音源设备(CD机、TAPE、黑胶转盘机);
―――放大设备(功放机);
―――发声设备(音箱――置于前方两边,一般相距应在2•5~4米左右)。
2、发烧友心目中的“多声道”是指家庭影院设施;
―――过去从5•1声道(是采用5只音箱或喇叭组合――主音箱2只;中置音箱一只;后方环绕音箱2只)
―――增加到9•1声道(是采用9只音箱或喇叭组合――主音箱2个;中置音箱一个;后方环绕音箱2个;中间的左右两边各一个音箱,低音炮等等)
■ “音响”主要是听音乐会;力求还原“音乐厅”中听众在最佳位置听到的逼真效果,发烧友希望的是“高保真”的“音乐会”再现。
■“多声道”主要是家庭影院或看电影大片;力求还原“真实环境”中的逼真效果,希望得到“身处现场” 感觉。配置家庭影院不需要花费太多钱,也不需要太好的音箱与功放CD等;很多音响发烧友认为那些是低档货(我们不需要评论)。
“多声道”也可以听音乐,但不是“音乐厅”效果。因为音乐厅里绝对没有在左右两边和后边同时安排“乐团”演奏的情况。
3、 “音响”组成的“基本三件套(CD机、功放、音箱)”是缺一不可的;
然而也有“三合一”的,如美国的博士“妙韵”就是其中一个,把“CD机、功放、音箱、收音机、时间定时闹钟”等功能集合在一个盒子里,体积很小但效果也很好。
英国很有名的“莲LINN CLASSIK”是把CD/功放/收音机合并在一个小盒子里,另外配置2个音箱就是非常不错的一套“音响”。
二、发烧友心目中的音频设备“CD机”
■――CD机的出仓形式有:
大多是“平行滑出出仓”开启;
也有“上部滑盖”开启;
“上部翻盖”开启;
“上部揭盖(像揭锅盖一样)”开启的。
■――CD机由“转盘+解码”两个部分的基本内容构成,但形式却有:
1、大多为“合并一体机”;就是把“转盘+解码”包括电源都装进一个盒子里。
2、一般“分体机”,就是把“转盘、解码”和电源分别装进两个盒子里,中间采用音频信号(有光钎、同轴、专用等线)连接。
3、特别“分体机”,就是把“转盘、解码、电源”分别装进3个盒子里;
4、还有 “独立转盘+独立电源,独立解码+独立电源”分别装进4个盒里的。
••••••••••••不一定越多越好,但肯定越多越贵。
■CD机的日本产品居多,但欧、美品牌也非常多。
•••••••金嗓子/索尼/力士/马兰士/安桥/雅马哈/第一国际/JVC等等,最有名是金嗓子/索尼/马兰士等;金嗓子功放和CD机被称为日本的“国宝”。
索尼主要是CD机有名,一是与飞利浦齐名,二是SACD(是一种较新的音频录音方式)较早被开发;目前最有名和最名贵的是旗舰CD机SONY R10;日本价可达200万日元。虽然已经停产,但中国市场的二手价格就达到6~7万人民币。
■除金嗓子、SONY/马兰士较名贵CD机(包括部分功放机)外;高档次的CD机大多是欧、美产品;特别是英国、美国的品牌几乎占据大半江山;可以从一些资料中看到。
■国产CD机近年来也出现许多很不错的机型,比如:钟神、八达••••••。
三、发烧友心目中的音频放大设备“功放机”
1、用电子管作为功率放大器,俗称“胆机”!古董功放机基本都是“胆机”。
■胆机功放的功率一般偏小,效率较差,发热大,线条不够清晰;但由于声音较柔和好听,所以人们仍然非常喜欢;
有些人以玩“胆机”为荣;片面地认为“晶体管”机都不好,这是偏见。也有人对于“胆机”批评较多,也属偏见。
■“胆机”分为:推挽机(就是采用多个功放管放大,功率大声音较强劲);
单端机(就是采用1个功放管放大的,功率小但声音柔和);
■“胆机”功率大时,往往价格就猛涨,甚至出现天价“胆机”。
2、晶体管产生后,人们采用用晶体管制作功率放大器,俗称“石机”!
■“石机”大多是日本和欧、美产品,品牌非常多,但目前我没有看到非洲的机器,如果发现有非洲生产的好东西,我就第一个收藏了。
有人搞笑评价中国功放机:“1、有声音;2、比没有的强;3、能区别是音乐还是唱歌••••••”;纯粹也是一种偏见。
■――(晶体管功放机)的日本产品中,“金嗓子”功放机最为有名和名贵,较新款的有金嗓子8000A/6000A双单声道后级非常有名;
力士/马兰士功放也有比较好的功放机。
欧、美功放产品中有太多极其名贵的产品,比如:美国的马克、麦景图、精神••••••;加拿大的百事通•••••;英国的音乐传真••••••;意大利的声韵系列;挪威的音乐之旅、音乐哲学等等。瑞士的一些机型价格更加昂贵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
3、“胆机”“石机”的组合形式
■――无论“胆机”“石机”,组合形式也分为“合并机、分体机“
1、大多为“合并一体机”;就是把“功放系统和电源”都装进一个盒子里。
2、“分体机”之一的形式是把“功放、电源”分别装进两个盒子里,采用专用电源线连接。
3、“分体机”之二的形式是把“功放前级+电源”, “功放后级+电源”分别装进两个盒子里,也叫“前后级功放”。这种形式的功放机种类、品牌非常多,效果也不错。
4、“分体机”之三的形式是把“前级功放、电源”分别装进两个盒子里;“后级功放、电源”分别装进两个盒子里。一套功放机竟然有4个盒子。
5、“分体机”之四的形式是“双单声道功放机”。
常有把“前级功放+电源”装进1个或分别装盒子;“左声道后级功放+电源”装进1个盒子里。“右声道后级功放+电源”装进1个盒子里;一套功放机同样有3个或4个盒子。
而最复杂的一套“双单声道功放机”是“前级功放、电源” 分别装进装2个盒子;
“左声道后级功放、电源”分别装进2个盒子里。
“右声道后级功放、电源”分别装进2个盒子里;
一套功放机竟然有6个盒子。
6、还有的功放机带有“解码芯片”的,比如日本天龙某个型号的功放机就带有解码。
7、由于音乐产品制造商普遍认为“电源(变压器)”非常重要,许多产品都在研究电源的处理,所以无论“石机、胆机”的高级产品都可能把电源独立出来。
4、昂贵和有名的功放非常多;但价格也非一般人可接受。
四、发烧友心目中“最主要”的音箱设备:
1、音响界人们迷恋和追求的音箱主要是欧、美产品。而日本音箱大多不会被发烧友喜欢,因为日本YAMAHA的10号监听箱还会被一些人眷顾外,真正发烧友不会选择日本音箱,日本人也不会喜欢自己的产品。我们不能够明白,日本的科技如此发达,但始终没有生产出太好听的音箱。
2、欧、美有名的音箱主要产自英国、美国、意大利、丹麦、法国、德国、加拿大等;也有少部分瑞典、挪威产品。
音箱中有太多极其名贵的产品。
比如:美国的JBL系列、(麦景图也有音箱)•••••••;
加拿大的枫叶之声系列•••••;
英国的ATC,AE、天朗,思奔达,雨后初晴,PMC,贵族,B﹠W,乐爵士、城堡、莱利••••••等等等等(实在太多);
丹麦的丹拿系列/信心系列••••••;
法国的乌托邦系列••••••;
意大利的世霸系列••••••;
德国的德高,意力、ADS•••••••。
许多音箱的价格同样非常有名而且昂贵――――比如英国B﹠W的鹦鹉螺音箱;英国ATC的监听音箱;世霸(大名琴、小名琴、火车头、大、小克雷蒙娜);美国JBL系列中的9800,9900等等。
实际上有太多的“著名音箱”,价格从几万至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民币,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
五、发烧友心目中“最理想”的音响设备:
为什么••••••?
■为什么音响的品牌众多都还能够生存、发展、壮大呢?
■为什么发烧友不停地“买”、“换”呢?
■为什么不选择出一套“最好的”呢?
1、经历多年发烧后的发烧友有一种共同的认识是:“没有最好,只有最对”。
“最对”是指――最符合自己,自己最喜欢;
每个发烧友都从“不懂好坏”,不知何种器材搭配出的声音“适合自己”而胡乱购买、胡乱搭配而花费许多“冤枉钱”,都经历过“教训”。最后才慢慢知道自己适合哪些器材搭配。
2、音响的品牌如此多,为什么还都能生存、发展?
发烧友不停地“买换”?
“没有最好,只有最对”••••••的原因虽然有多种,但最主要的原因是:
■人们在不同阶段对声音的喜好不一样;
■ 音响器材本身和搭配后的风格不一样;
■ 其次是人们的经济状况不一样••••••。
■
六、发烧友对于各国有名音箱的评价?
人们对各个国家生产的音箱(指原产国生产的)有一些笼统评价:
■美国音箱――磅礴、大气••••••;
■英国音箱――柔美、细腻••••••;
■法国音箱――浪漫、华丽••••••;
■德国音箱――精致、准确••••••;
■丹麦音箱――强劲、筋道••••••;
■意大利••••••。
这里我不一一评说(我还达不到高烧的程度),只要你“发烧”起来后,这些“感觉”都会随着你“发烧的温度”慢慢被体会出来;人们的感觉没有“永远和绝对不变”,但有一些“感受”是可以让你去慢慢体验的。
不同的音箱的确会给你有一些不同的“感觉”:
――有的感觉“暖”; 有的感觉“冷”;
――有的感觉“肥”; 有的感觉“瘦”;
――有的感觉“快”; 有的感觉“慢”;
――有的感觉“浓郁”; 有的感觉“清淡”;
――有的感觉“模糊”; 有的感觉“清析”;
――有的感觉“原汁原味”; 有的感觉“调味品太多”;
••••••实在太多感受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感觉,留待你慢慢体会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