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780
- 在线时间
- 5491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6-11
-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0
  
- UID
- 91268
- 帖子
- 4305
- 精华
- 0
- 经验
- 2780 点
- 金钱
- 2729 ¥
- 注册时间
- 2009-3-26
|
本帖最后由 夜猫哥哥 于 2014-5-30 02:14 编辑
------------------------------------------------------------------------------------------------------------------------------------------------------------------------------------------------------------------------------------------------------------------------------------------------
我用CD模拟输出到木有面板的小谷90T DAT(我并没有感觉到这个机器干薄刺) 再用90T的数字输出连接到ZA5ES DAT开始录制DAT或者连接到MD-801R录制MD 这个算不算另类的“母带”? 同时,再用ZA5ES和801R的模拟输出到录像机同时录制音频录像带。
前端的声音是可以改变后面数字输出的音色的,比如:前端模拟输出加一个前级调整中高低音,输出音量适可而止,后面数字输出立马变化明显! 而小谷90T能自动调整输出音频幅度,根本不担心数字输出音频过载导致模拟输出破音现象。
(记得以前在垃圾站就看到一台已经拆解的高档建伍卡座,里面拆出来的板子就是有ADC--DAC的,可能它的录音方式就是用ADC重新处理音频信号后再到DAC解码然后再磁带录制,播放的时候磁带模拟放大直接到功放。)
于是基于这个道理,电脑HIFI的 采用USB方案的是不是就不是唯一的好方案了?搞一个DAT或者MD 模拟进,模拟出(可以当一个前级用),或者直接模拟进再通过数字同轴光纤出到另外的解码?这样我想不一定比USB解码出效果差 因为这样可以用电脑上的软件更改前端音色,而后面的DAT 或者MD重新用ADC整形了一次再数字输出...是不是可以想象录音室的录音成品也是根据录音师的口味做过调整的?
于是有了疑问:电脑输出的声音通过调音软件输出后 ,再连接到DAT 或者MD的模拟输入(还是要好一点的,因为我觉得好点鸡的ADC肯定相对要不错) 再用DAT MD数字输出。
再数字方式连接到各解码欣赏音乐,或者再数字方式接到DAT、MD灌录调整好的声音,并用HIFI录像带录制,算不算“重生”?而DAT的模拟输入方式都选择48K,出来的数字信号再用DAT重新采集,算不算自己的“母带”?这样到底失真有多严重? 这个和录音室加工处理音乐原始资料是不是一个道理。就是器材不同而已?
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听到的HIFI.........还叫不叫HIF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