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124
- 在线时间
- 920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7-1
- 阅读权限
- 150
- 精华
- 0
  
- UID
- 30154
- 帖子
- 6537
- 精华
- 0
- 经验
- 6124 点
- 金钱
- 6372 ¥
- 注册时间
- 2007-11-9
|
最近设计输出牛 初级安排和M2推挽绕法是一样的 次级安排遇到了点麻烦
我计算得出 4,8,16欧姆的匝数分别是 66,27,39匝
第一种绕法是 4欧姆66匝为第一层 27,39匝并绕为一层 串联得到4,8,16欧姆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两层即可完成一组 次级4组并联 缺点也比较明显 首先我是86铁心 能绕下66匝的只能用0.51左右的线 这样造成了 4欧姆线太细 功率只能承载24W左右 达不到35W左右的标准 其次第二层是 27匝和39匝并联 匝数不一致 不能做到等宽
第二种绕法是 第一层绕4欧姆的39匝 第二层绕4欧姆的27匝并和8欧姆的27匝并绕 第三层单独稀绕39匝作为16欧姆 这种方法的优点呢 匝数比较好处理 4欧姆也可以用比较粗的线 但缺点也比较多 4欧姆需要饶在两层上 因16欧姆这一层的缘故 一组要用3层参数怕会变坏 空间利用率也比较低等
请兄弟们帮忙看一下 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比较好 16欧姆是必须保留的 因为要做阴极负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