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04
- 在线时间
- 197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9-10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591320
- 帖子
- 373
- 精华
- 0
- 经验
- 404 点
- 金钱
- 369 ¥
- 注册时间
- 2013-5-17
|

楼主 |
发表于 2025-9-10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着耳机放大器的做法修改功放电路,Q3 Q4射极电阻各并上 20ohm电阻
热稳定时,输出级电流分别约是 75mA / 200mA,散热片有些烫手,
看2SB686的资料,工作在高一点的温度,对声音应该有好处,(musical_fidelity_a1 ?)
缺点是容易零件老化而故障,
原先输入电容改 4.7uF,虽然低音好听些,但是整体声音变模糊,所以 C1改回 1uF,
输入级的射极旁路电容 C12加大到 220uF
以上两个修改,在仿真合成音比对和实际机器都可以听出明显差别
用264Hz合成音当音源,在仿真阶段就能听到不同功放电路声音的差别
造成声音差别的原因,可以在仿真的波形中看见
用EF103E的电路模型当负载,输入音源是1kHz 弦波,功放电路输出峰值调在4v,做 100ms的暂态分析
观察Res端电压的积分 (x1_idt x2_idt),相当于喇叭振模的位移
x1_idt 是由理想电压源驱动的,0ms到30ms的暂态现象主要喇叭的动态特性产生的
x2_idt(由功放电路驱动)与x1_idt的误差放大20倍观察
blameless amp (更换主动零件)与 lm1875 (官版电路) 有相似的现象,
暂态初始,误差只是极低频位移差,没有1kHz的成分,x1_idt和x2_idt的1kHz成分完全同相
数ms之后,误差出现1kHz的成分,blameless amp 是落后于x1_idt,lm1875 (官版电路)是超前
意思就是在暂态初期,在喇叭振模上1kHz发生相位变化(以及频率变动)
blameless amp的误差比lm1875 (官版电路)低,可以想成是用了比较低的负反馈量
amp_no1_t16 是无负反馈功放目前的电路
使用 LTspice,却只用电阻负载,在电路的输出波形上比较,很难发现电路和声音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