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招 发表于 2005-4-13 10:01

小日本最聪明了

拿以前我用过的反转盘系列说.S501是最基本的了,到了S701就多了一个电动电位器,到了S901就多了一个变压器

土八路 发表于 2005-4-13 08:26

先锋的一贯作风!

一是跳线多,而是空余没装的元件多,感觉好象这就是缩水版!

jjbooo 发表于 2005-4-13 07:47

此机跳线太多

jjbooo 发表于 2005-4-13 07:45

楼主也喜欢听李烁,??

同好,,

AKMY5 发表于 2005-4-13 03:14

你看我前面的回帖!

你看我前面的回帖!
基本都讲得很清楚了!的确和SONY的不同的

墨西哥跳豆 发表于 2005-4-13 02:57

我以前用这方法调了不少的SQNY的光头

先封的光头和SQNY的不一样吗?



看来以后不能乱说话~~会害人滴……………………

AKMY5 发表于 2005-4-13 02:52

呵呵!

如果他这机真的是象我前面说的情况,你这样建议他一搞就完了!
先锋的鸡鸡我还是搞过不少的!一调乱很难调回来的!

墨西哥跳豆 发表于 2005-4-13 02:21

怎么个损法啊??????

AKMY5 发表于 2005-4-13 02:16

别!你这招最损了!八成给搞坏!

以下是引用墨西哥跳豆在2005-4-12 21:07:00的发言:
然后在慢慢的加大,只到光头正常为止。


还是用你楼上的方法好!
用万用表给量着,或是量它的中点对地电压也行啊!----我也是这样干的!
但是别说我不提醒八路兄,调FOCUS(聚焦)可以这样,但是调TR就不行了!
不同的碟是不一样的!我的经验来的,呵呵

土八路 发表于 2005-4-12 21:23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小心为妙!

墨西哥跳豆 发表于 2005-4-12 21:15

不错,综合一下大家的意见

看看哪一种最安全再调也不迟^^



文招 发表于 2005-4-12 21:14

哈哈,看八路军被吓的

土八路 发表于 2005-4-12 21:10

看来!我还是不慌动为好!

等大家出好主意再动也不迟!

墨西哥跳豆 发表于 2005-4-12 21:07

要是我就先把光头上的电位器先调到最小

然后在慢慢的加大,只到光头正常为止。

yppyppypp 发表于 2005-4-12 20:31

做记号没用的

用数字万用表量,注意红黑表棒的位置,记录下来,我常搞重来没出事过.不过光头上的阻值一般不能小于600欧母,小了能用也是没几天就要坏的,伺服的要记录好不行就复原.

土八路 发表于 2005-4-12 15:14

没关系!这次,我做记号,不行就还原!

以下是引用文招在2005-4-12 14:26:00的发言:
就先小调光头好了.只要小心,调光头并不可怕,有时我们买新的213光头装机也调的

AKMY5 发表于 2005-4-12 14:30

要接就接蓝光的吧!

蓝光比绿光的效果还好!
原理已经和你说了!呵呵

文招 发表于 2005-4-12 14:26

我不建议动板上的微调的

就先小调光头好了.只要小心,调光头并不可怕,有时我们买新的213光头装机也调的

AKMY5 发表于 2005-4-12 14:13

这招我在坛上也和网友讨论过啦!

肯定有用啊!
但是不是加强什么信号!而是经过光干涉后,把光的波长给改变了!
聚焦的精度是看所工作的光的波长的,象CD光头,当光头的透镜的孔径度定死了,随着光波长的变短(向着绿光和紫光短漂移),那么,会聚到蝶上的光束直径会变小
现在的CD头的波长大部分是780纳米的,光驱的有650的(但是寿命短),是红色的可见光
早期的LD有900以上的,那些肉眼就看不到了!读碟的精度虽然不如现在的,但是寿命很长啊!呵呵

你说的,是光在经过短波长的光的干涉后,改变了原来激光的波长,使聚焦的光斑变小(聚焦精度和波长有关,波长短的,光斑小),所以读取的精度提高,读碟的能力变强!信号的细节也更过!!


你再去看看DVD的发展历程就知道了!它的大体是和CD一样的,绝大部分是使用了CD的技术!只不过它的激光头能把光斑聚焦到比CD头小,(CD的0.1微米--10纳米,而DVD的只有0.01微米---1纳米)

所以在碟一样的情况下,它的容量大了十倍!
可是,由于蓝光和绿光的激光头头寿命太短,成本太高,他们是用了,改变透镜孔径度的办法
牺牲了碟的抖晃和弯曲度性能为代价的!
多的不说了!现在又听说有新的变化了!有兴趣的欢迎上来讨论!
我说的也是好多年前的技术了!呵呵

心碎了无痕 发表于 2005-4-12 14:07

光头两侧各外接绿色发光管

见到不少的老鸟这样说,高人能否讲解讲解?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文召!看看这个CD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