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junshu 发表于 2014-6-13 00:25

音箱分频器设计时中低音远近场响度不同该参考哪个?

小白第一次制作书架箱,现在在设计分频器,有个地方弄不懂。在测量高频远场时响度大概-15db,中低音远场-21db,中低音近场3db。
在制作分频器进行合成的时候因为响度不一样要对单元进行衰减,以达到两个单元响度相同,如果合成的时候选择近场中低音进行合成而高音是采取远场进行测量的,中低音单元响度比高音高,那就要衰减中低音,我实际听音肯定离音箱有一段距离而不是像测量的时候mic的紧靠中低音的,这样制作分频器会不会实际造成高音音量大而低音音量小?
如果设计分频器的时候高音和中低音都用远场的测量结果那响度的在同一距离测量的,高音响度比中低音高,那就要衰减高音,制作出来的分频器应该高音和重低音响度均衡,但是远场测量的中低音频响又不可靠。
这个问题很困扰我,哪位高人指点下,万分感激!

longjunshu 发表于 2014-6-13 14:40

高手前辈们指点一下,谢谢

Lafeite 发表于 2014-6-13 15:43

本帖最后由 Lafeite 于 2014-6-13 15:50 编辑

看到短信,一直在忙没顾过来:)

理想情况下的音箱测量,无论高音还是低音都是远场测量。但是对测量环境要求很高,应该在消声室进行,这就是以前音响爱好者一直无法实现测量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测量设备也非常昂贵。现在,因为MLS噪声借助窗口技术,可以有限消除反射影响,这就使普通室内测量得以实现,计算机的普及,还有利用电脑声卡,测量设备可以很便宜。

但是,普通室内毕竟无法彻底代替消声室,前面说可以有限消除反射影响,有限是因为房间尺寸,房间较小,墙壁反射虽比直达声滞后,也会很快到达话筒,这就要求开更小的窗口才能消除反射。更小的窗口意味着可测量范围变小,更多低频无法测到,得到的曲线虽然包含低频部分,但是低频段曲线是随机的、毫无意义的。

比较理想的情况,就是说房间各反射面距离2米左右,可测量低频下限一般能保证200Hz,就是200Hz以上有效。那么,这个测量数据是可以直接用于分频器模拟的。

有另一种情况,比如分频点很低,距离有效下限不足1个倍频程,这样的数据难以用于分频器设计,必须要测量全频段频响。可是我们也清楚,普通室内测量全频段频响是不现实的。人们就采用一个方法 - 近测。贴近喇叭测量,直达声与反射声之比非常大,可以完全忽略反射的存在,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测量低频。
我们把这个近测的结果转换为远场数据,并拼接到远场数据的低端,这样就得到了一个伪装成在消声室测量的全频曲线。

为什么近场数据要经过转换才能与远场数据拼接?
因为近测结果与远测结果不相同
1、近测无法测到障板阶跃问题
2、因为距离太近,声压也会非常大,必须转换。

曲线的合成操作包含近-远场数据转换,数据转换只有两项:
1、加入障板阶跃响应
2、降低SPL值到与远场相同,相位假如有偏差还要通过延迟修正。

拼接就简单了,就是像用剪刀减掉低频不好的部分,然后用近测转换完的数据替代减掉的部分

好了,我没有直接告诉你该怎样做,希望前面这些能让你明白合成应该以哪个数据为SPL基准

苯考拉 发表于 2014-6-13 22:31

L版回答得很快哦……
楼主要注意看哦。

longjunshu 发表于 2014-6-13 22:51

Lafeite 发表于 2014-6-13 15: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到短信,一直在忙没顾过来

理想情况下的音箱测量,无论高音还是低音都是远场测量。但是对测量环境要 ...

首先感谢L版的回复{:3_93:},很感动,同时也感谢其他几位版主的关注。在音箱DIY这条道路上我是小白一个,但是热衷这个东西,我也明白要做出一对好音箱我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很多东西是需要一段实践的过程才能总结下来的,如果没有论坛和各位前辈高手我想入门会走很多弯路。感谢L版工作生活之余解答我的问题,不仅仅是告诉我如何做还给我讲清楚了原因,让我受益良多,我也希望我能学习到更多东西然后和其他朋友一起分享。谢谢论坛,谢谢测量套件。

longjunshu 发表于 2014-6-13 22:54

苯考拉 发表于 2014-6-13 22: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L版回答得很快哦……
楼主要注意看哦。

谢谢你,看到你的制作帖子,里面有很多我想学习的东西,祝你生活工作愉快,音响技术与修为更上一层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音箱分频器设计时中低音远近场响度不同该参考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