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zhang
发表于 2014-4-8 08:58
xmlhifi 发表于 2014-3-9 21: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给出前提条件,讨论稳定性有多少意义。
凡事都有个精度要求,只要符合要求够用就是好。
至于绝对误差是 ...
支持,没有对比的绝对是不存在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天地松音
发表于 2014-4-8 22:55
hongzhang 发表于 2014-4-8 08: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没有对比的绝对是不存在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你除了意识形态支持之外没其它内容。
hongzhang
发表于 2014-4-9 08:28
天地松音 发表于 2014-4-8 22: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除了意识形态支持之外没其它内容。
1KHz的信号的频率从1.001031KHz至998.656Hz,如果在信号源标称的误差范围内则属于很正常数值
天地松音
发表于 2014-4-9 15:21
hongzhang 发表于 2014-4-9 08: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KHz的信号的频率从1.001031KHz至998.656Hz,如果在信号源标称的误差范围内则属于很正常数值
这个只不过是测试仪间到时去测试一下看看究竟是什么情况而已,没必要去讲究正常与否。
天地松音
发表于 2014-4-9 15:24
因为它就是这么个情况,知道是这么个情况就行了。
天地松音
发表于 2014-4-9 16:06
美国佬真可恶,设计了这台打破常规的仪器,使我们的一些人暂时转不过弯来。
奔腾九
发表于 2014-4-11 20:30
我是来学知识的。
天地松音
发表于 2014-4-11 22:41
间才得到一个消息,大女儿和小女儿今晚去星海音乐厅听小提琴演奏,大女儿听后跟小女说,怎么跟老爸的音响一个样,小女听后说,真的我也有感觉,音质确实和老爸的音响一个样,我们应该跟老爸说知。
音乐会一结束就马上打电话给我了。
天地松音
发表于 2014-4-11 22:45
听说盛中国今晚也有出场。
fwi297
发表于 2014-4-11 23:22
请楼上和楼下注意队形,这是难度很高的技术贴。:lol
天地松音
发表于 2014-4-11 23:59
fwi297 发表于 2014-4-11 23: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楼上和楼下注意队形,这是难度很高的技术贴。
你错了,根本没半点技术含量。
只不过是提出了一个频带内各频率分量有着各不相同速率的概念而已。
天地松音
发表于 2014-4-12 00:07
此贴的目的就是想通过测试来证明已前怀疑的“频带内各频率分量有着各不相同速率”这个想法是真实存在的而已。
有发烧友说正常的音响系统应该是低频靠后,中频中间而高频应该向前扑,而我要说的是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这正是频带内各频率分量有着各不相同速率所造成的。
天地松音
发表于 2014-4-12 00:13
我们提出了“频带内各频率分量的速率必须是一致”的。
天地松音
发表于 2014-4-12 00:20
我们常说某某频段的能量感太强,其实只有二种情况能造成这个能量感太强的结果,一个就是幅值+内阻,另一个就是速率了。
天地松音
发表于 2014-4-12 00:40
今晚在本论坛看到一位烧友发贴说放大器自激声音反而好听了(现在不知道为什么,贴了找不到),我可以为他证实,这是真的,25年前就发现了这个情况了,经过一方思考后发现可加适当的正反馈(能使声音变活了),当时把它叫成自适应反馈网络,还想申请专利,后来发现音乐传真也使用了,就没有申请。
再后来又发现这个正反馈也不是太靠谱,也有问题,必须继续努力,所以也就有今天的速率说。
天地松音
发表于 2014-4-12 00:54
自适应反馈网络这个提法,相信老烧友而且有在音响艺苑论坛活动过的人应该有印象。
天地松音
发表于 2014-4-12 00:56
当年在那里大战革命领袖,现在想起来还真是好笑。
天地松音
发表于 2014-4-12 01:20
在研究自激好听上走过一段弯路,当时把它认定为“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所以大量去分析什么是临界状态,结局撞得鼻青脸肿,后来重新整理思路才发现了正反馈。
tinyko
发表于 2014-4-12 01:28
振荡小王子
天地松音
发表于 2014-4-12 01:44
现在是正反馈也已经是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