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S9018,关于HI-END大厂的ES9018,一个不得不说但的确没有太大问题的事儿
本帖最后由 bbp 于 2014-1-2 02:26 编辑ES9018早在两年前台湾的DIY达人阿仁就发现它在-30dBFS ~ -40dBFS的区间段有异常的THD突起,因此他选择放弃ES9018用在他的项目上。
具体可以放狗搜索 'ES9018 Noise floor'
传送门:
http://bbs.audiohall.net/viewtopic.php?t=10363&start=60
国内一些比较顶尖的模拟设计师做了不少9018的项目,不少号称自己的DAC没有染上这个问题,但是又打死不敢放出来数据;有的放出FFT,却是低点数的FFT图,为什么用低点数的FFT?相信内行人都知道。
国外的HI-END厂又如何?看看其中的代表WEISS:
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295/7828388776_d244d0130c.jpg
传送门:http://squarewave-eshop.com/asiaweiss/2013/06/weiss-medea-measurements/
THD+N vs. Vout(dBFS) 能说明不少问题,WEISS故意用很少的点数去扫THD+N,所以看到-30dBFS到-40dBFS有个转折;如果用更多的点数去扫,那么就能看到其实是-35/-36这里有个折点。
放WEISS出来说明什么问题?是不是可以说明ES9018的这个特性是HI-END厂都无法解决或者处理的。
当然要避免这个问题,比较“巧妙”的方式可以用噪声将ES9018的这个特性掩盖掉,如果一个ES9018的设计,噪声为10uV的等级,那么就无法看到这个折点。在FFT图上面也无法看到“异常”的突起。
这也是众多其他IC大厂的DAC芯片的“特性”,噪声大!
ES9018为什么会有这个“异常”?除了本身有些许不完美以外,ES9018所具备的极低噪声(她是地球上噪声最低的单片DAC芯片)令到其内部的任何不完美都能被世人所发现。
或许可以这么说,ES9018是当代的绝世美人,一颗小小的美人痣,永远不会影响她本身给别人带来的感官美感。毫无疑问,ES9018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monolithic DAC 有这么好一个材料在,能做出什么样菜就全凭厨师的手艺了:victory:
另外,如果有一个方案可以做到极低噪声的同时,也把ES9018的这个“美人痣”祛除,当然是人间一大乐事。欢迎就这一点积极展开讨论。
欢迎讨论,欢迎砸砖。砸砖记得带证据,不要光用口水,谢谢。:handshake
ps: 编辑增加形容词
ps: 编辑增加内容:
第二页第一楼的内容提前到顶楼来,引用大侠DAC的测试图来做说明:
http://pic.hifidiy.net/forum/201401/02/013827fcwq7oqicofzw21f.gif
1. 如果ES9018完全没有失真,那么THD+N VS VOUT应该是红色延长线所示。但是中高电平处,无可避免出现了失真,所以有大侠你贴出来的特性图。
2. 如果放一个PCM1704K来会怎么样,现在我们能看得到的PCM1704K THD+N VS VOUT特性是绿色线所示,如果1704的噪声降低至ES9018S一样,那么我们极有可能看到PCM1704K会呈现玫红色的锯齿曲线!
换句话来说,万一1704的噪声真的做到更低了而有让人纠结的锯齿,大家是不是会喷? 我想结果是肯定会。
再回来看ES9018S的特性,大家是不是还会纠结? 哈哈 来学习的,,, 没听过那东东, weiss这个厂作假真是做到家了,看看他家的参数,吓死人,再看看后面标的单位,嘿嘿。。。。。。。。。。。。。。 喜欢这样的帖子。 firenzer 发表于 2014-1-1 14: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weiss这个厂作假真是做到家了,看看他家的参数,吓死人,再看看后面标的单位,嘿嘿。。。。。。。。。。。。 ...
不是假,而是概念不一样而已。
WEISS用了一个外行人看不懂以为很NB的标称方法,但实际上是没有错的,不是行业标准的标注方法而已。
他标的dBr,是以0dBFS时的基波为基准reference,然后用各个(低压点的THD值/0dBFS的电压)+ N 才得出来这么"NB"的参数。 老兔有点懒 发表于 2014-1-1 14: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喜欢这样的帖子。
why?;P
bbp 发表于 2014-1-1 14: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假,而是概念不一样而已。
WEISS用了一个外行人看不懂以为很NB的标称方法,但实际上是没有错的,不是 ...
嗯,应该说是意图忽悠啥都不懂的菜鸟。。。。。。。。。。 亚仁是说过这样的话,但他现在正在做双9018,想想为什么?难道两片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P很早我就发现这个阿仁这个贴,然后迅速出掉9018,然后入手9016 。 這顆"痣"完全不引響鈴聽音樂!! hansenni 发表于 2014-1-1 15: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這顆"痣"完全不引響鈴聽音樂!!
是的。所以我说现在的DAC芯片ES9018是绝对的老大。 卡西利亚斯 发表于 2014-1-1 15: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早我就发现这个阿仁这个贴,然后迅速出掉9018,然后入手9016 。
9016有?哪里搞的货?
我相信901X都是一个核心的,寄存器配置不一样而已。 不会吧…… bbp 发表于 2014-1-1 16: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9016有?哪里搞的货?
我相信901X都是一个核心的,寄存器配置不一样而已。
某宝啊。
听过一台9016的厂机,一句话,4398真牛。 本帖最后由 mzsrz 于 2014-1-1 23:04 编辑
我不认同这个说法,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9018极低噪声所引起的现像,也就是说-30到-40db以后都是噪声,所以就出现了这种现像。
我放出我的测试你看看,测试条件跟我之前发的测试是一样的,我就不多说了。
失真
失真+噪声
IMD
我们可以看到,在达到底噪以后,就出现了这个转折现像。 所以我认为如果一台DAC底噪很高,那么转折点很可能就在0到-20之间,这样转折点就容易被人所忽略。
以上是我的观点,不一定对,权当讨论。 本帖最后由 bbp 于 2014-1-2 01:27 编辑
mzsrz 发表于 2014-1-1 23: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以我认为如果一台DAC底噪很高,那么转折点很可能就在0到-20之间,这样转折点就容易被人所忽略。
以 ...
大侠说的有道理,噪声低是是最终呈现这个特性的主要原因。
辅因是THD在各个level的输出时不一致。当然我们是不能要求DAC芯片在所有工作条件下都能输出完美的一致。常规的设计里面,ES9018已经把-40dBFS以下的谐波几乎消除在noise floor以下,我们还能要求更高的什么?
还有一个原因是AP的测试和显示方式。
另外,加入软控和不加入软控,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不一样的。具体我未有参透,所以先不展开讨论。
就-30~ -40dBFS左右这个区间段来说,noise floor有一点上浮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一旦由于设计不良之类的因素影响,可能除开noise floor以外还有一些异常的谐波会出现。出现异常谐波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我最近一直在调试ES9018S, 也遇到过完全不能接受的低输出段异常谐波的问题,在这里发一些测试结果出来与大家讨论一下。
对于解决办法,我坦言现在还没有彻底琢磨透,一直在调试当中。
* 一种是良好的设计,虽然噪声输出有8uV不加权,但是各个level输出都呈现比较优良的特性,特别是具备良好的线性以及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的谐波。
* 另一种是不能接受的设计(同样也出自我的手笔,不是别家产品的测试结果,不要误会),虽然噪声低至2~3uV,但是低电平段出现了很多不能接受的异常谐波! 这种设计应该绝对避免。
-35dBFS FFT
-36dBFS FFT
-60dBFS FFT
-90dBFS FFT
-120dBFS FFT
-140dBFS FFT
-144dBFS FFT 注意,输入为-144,实际DAC输出为-143
这个设计的噪声为8uV不加权,4Vrms满幅度输出,所以不加权的SNR只有114dB。SNR不能达9018的标,但是从FFT上面可以看到噪声成分绝大部分都是白噪声,对于听感而言影响甚微。 所以我觉得就算SNR为114,也不妨碍这个方案的综合素质。
关键是所有0dBFS的谐波都低于-120dBFS,这个水准就算是ESS原班设计和应用团队的resonselab牌子产品,全部用上AD797都没有做到。何况这个是分立的设计。
但是B版名言,一个DAC的素质要看整体。不能光看一两个指标。
我甚为认同B版的观点。光SNR一项,就已经与很多DIY设计差了接近20dB。有得,也有失。看取舍,看定位。
IMD方面,得益于无负反馈架构,更是做到了接近-130dB(另外调试的一个方案,19K+20K的IMD测试所有基数次和偶数次调制谐波都低于-130,1kH点更是低于-140,这个特性是我在其他公开的设计里面没有看到过的)
另一个不能接受的调试版本(主要不能接受异常的低电平谐波):
-35dBFS,虽然在-140dBFS的Noise floor上面看不到异常,但是有很多很多次谐波出现!明显不能接受。
-36dBFS, 一样的谐波丰富!无语。
-60dBFS
这个调试版本的噪声为2~3uV,换算过来超过120dB的SNR, 但是可以看到异常的THD+N VS VOUT曲线。
现在调试的版本,噪声为3uV,输出满幅度提高到8Vrms, 换算到SNR有128dB。降低到4Vrms满幅度,SNR降低至122dB。
我在考虑是不是直接做8Vrms满幅度算了,虽然平衡输出的行业标准是4V多,但是8V的输出可以提高一下系统的总SNR,同时这个幅度不会引起前级的过载。
展开信号源高输出电压的设计来YY以及讨论一下:
信号源固有的噪声会被后面的前级和后级所放大,我很久之前就有想过做这样一个系统:
1. 信号源平衡输出8Vrms满幅度(10Vrms太高,一般运放供电都只有+/-15V),噪声假设为2uV,那么信噪比就为132dB
2. 前级主要完成音量的衰减工作,增益最大6dB,噪声压在3uV以下,满幅度平衡输出30Vrms。这样前级本身的信噪比就高达140dB,搭配自家的信号源的情况下输出16Vrms满幅度噪声4uV,1+2的信噪比依然为132dB.
3. 后级增益最大12dB, 输出最高平衡64Vrms. 搭配自家的1+2,信噪比在后级本身噪声不高于16uV的情况下最坏也有120dB。 (现在手头已经有8uV不计权的单端100W后级,增益14dB)
当然1.2.3都会设想而已,后面实现之后再YY,哈哈。
本帖最后由 bbp 于 2014-1-2 01:42 编辑
andyyome 发表于 2014-1-1 14: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亚仁是说过这样的话,但他现在正在做双9018,想想为什么?难道两片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问题(或许改成特性比较好)我个人认为一样存在,程度要看设计本身的水准。
试过MONO方式的输出,情况一致。
既然是ES9018S的特性,那么就与你用分立运放还是集成运放无关了。
只要你的设计做到足够低的噪声,那么一定会有一样的纠结折线。
MONO方式时,9018的输出内阻低于100欧姆,可以做到极低的噪声看,对整个系统的动态和信噪比有很好的提升。对成本不敏感的前提下比较推荐。
相比PCM1704的2K内阻(记得是,不对请纠正),噪声低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