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lj1 发表于 2014-1-21 10:57

最好加个pfc

bg1rzk 发表于 2014-1-21 23:00

twojadupa 发表于 2014-1-12 23: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么快就有新进展,祝贺!
输出直流的波纹如何?上个图看看

T版,电源已经基本定型了,汇报一下。

昨晚调整设计参数,又绕了只变压器,今晚装机测试。
模拟负载测试,高压调整为450V输出,负载130mA,灯丝负载6.7V、6.4A,测试功率100W。MOS装用铝片自制的散热器连续测试1小时,最高温度79度,达标。没有合适的负载,功率达到120W的设计值,估计温升不会有什么问题。


6N1+6P3P单端胆机实测,电源板高压调为317V、电流130mA,灯丝6.3V、2.34A,功率56W。连续开机2小时,散热器最高40度左右,灯丝整流管、变压器微温,总体温升很小,满意。
机器不接输入信号,音量调到最大听不到任何噪音,很安静。接入音源,蔡琴的老歌,感觉声音稍稍“清澈”些,听感没有显著变化。


高压高频波纹20mV,工频波纹5.6mV(三角波?奇怪)




灯丝高频波纹32mV,无明显尖峰。工频波纹54mV,还是奇怪的三角波。




twojadupa 发表于 2014-1-22 00:06

bg1rzk 发表于 2014-1-21 23: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T版,电源已经基本定型了,汇报一下。

昨晚调整设计参数,又绕了只变压器,今晚装机测试。


我感觉这就很不错了!

123ZXC 发表于 2014-1-22 06:36

基本妥齐,强烈支持你的这种执着精神。又搭米又搭功夫,在开关电源应用于胆机领域里有你的突出贡献。期盼你的作品能推广开来,让胆机这一古老技术转变转变观念。谢谢你。

bg1rzk 发表于 2014-1-22 09:46

123ZXC 发表于 2014-1-22 06: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基本妥齐,强烈支持你的这种执着精神。又搭米又搭功夫,在开关电源应用于胆机领域里有你的突出贡献。期盼你 ...

不做产品,只是折腾着玩。

123ZXC 发表于 2014-1-24 15:58

楼主对你搞的这个开关电源很感兴趣,能否告知一下开关变压器的外形尺寸,如磁芯的长,高,厚及芯柱的尺寸,因对高频磁芯的型号弄不大明白。谢谢。

bg1rzk 发表于 2014-1-24 18:06

123ZXC 发表于 2014-1-24 15: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对你搞的这个开关电源很感兴趣,能否告知一下开关变压器的外形尺寸,如磁芯的长,高,厚及芯柱的尺寸, ...

你好,资料发不上来,给您截了个图:

123ZXC 发表于 2014-1-24 22:16

谢谢楼主的热心,

Once. 发表于 2014-1-30 16:16

本帖最后由 Once. 于 2014-1-30 16:18 编辑

bg1rzk 发表于 2014-1-1 20: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的太对了,电感量计算值与实际值往往相差太多。
大部分时间在折腾开关变压器,先按计算值绕,然后再逐 ...

一般Flyback变压器都是选定磁芯,确定主绕组圈数与感量,再确定绕组比例后,绕制完。再通过削磨磁芯的中柱来达到所需的感量的。这样变压器就制作好了。
不知仁兄是如何制作的?磁芯的Bmax取了多少?    开关管过热是否有可能与磁芯接近饱和(励磁电流失控)有关?

但是既然仁兄说没有LCR电感测试仪……这是一个麻烦。用示波器与信号发生器搭一个或许可以进行比较粗略的测试。

Once. 发表于 2014-1-30 16:38

gz_zxq 发表于 2014-1-20 22: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教楼主和各位大虾,top246做的胆机电源的VDS波形这样正常吗?, 6.3V带电子负载2A,270V带纯电阻负载80 ...

正常。CH1如果测量方法准确又没有限带宽的情况下,上升沿过冲只有这么一点点,很不错了。
至于后面的震荡现象,由励磁电感与寄生电容形成,是DCM Flyback的正确波形。
兄台有电子负载- -   。。。冒昧问问在哪家做电源的?

Once. 发表于 2014-1-30 17:16

刚看完这个帖子。冒昧提几点想法:
1.环路。闭环反馈的仔细设计是开关电源的稳定性与响应速度的终极来源。楼主如果按照PI Intergration软件的设计值来做,可能会存在瞬态响应偏慢。但是环路是个巨大难题,学起来……啊……经验之谈,吐血。不知道路遥版之前能把这些知识学得怎么样。
2.查了一遍TOP249Y的datasheet。RDS_ON达到2.15~2.5欧。这算是比较大的。所以做这么大的开关频率肯定会很烫。另外兄台的效率不知怎么得出的,应该是偏高了。所以如果要进一步探索的话,TOP系列的产品肯定无法满足你您的需要的。建议改用UC3843+好的MOSFET。比如ST的22NM60等。仙童的FDPF10N60NZ。东芝的TK10A60U。做起来也不会很难。
3.PQ3220的中柱偏短。如果实在很难控制漏感的话,可以改用中柱更长一些的磁芯,但请确认中柱是圆形的,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比如在RM系列,PQ系列,ETD系列磁芯中选择。另外题外话,兄台的Ferrite磁芯哪里来的啊……零售多半不是正品哦。120K Hz的话,我记得天通的TP4A磁芯恰好适合这个频率工作(仅供参考)。此外,效率要是真能达到90%的话,变压器应该会是最烫的器件。
4.吸收电路如果经常烧的话,有可能是器件的选择不正确。三个方向:1,评估吸收二极管的电压电流应力。2,计算RCD吸收电路上的损耗,看看是否超标。计算方法如下:吸收电压计为 V_SN.漏感计为 L_lk,开关管电留峰值 IDS_PK.震荡峰值 V_OS.
   Psnubber=1/2*fs*L_lk*(IDS_PK)^2*(VSN/V_OS)   。炸管子的话,无论是开机还是带过载,请确认不是尖峰超过了TOP249内置MOS的电压应力。务必留出15~20%的设计余量。然后,高压输出绕组反射回初级侧绕组的电压是多少也请计算一下,再与输入电压相加,看看初级测平顶电压能会到多少?
5.抓初级测波形的时候请务必注意安全,要么为AC输入增加隔离变压器。要么把示波器的接地线断开。否则危险很大(即便你使用分压也无意义)。
6.可否尝试做做“空载满载互切”实验?留几个波形来分析。这对于低频性能的评估具有重大意义。

支持开关电源用于音频。

补充内容 (2014-1-30 17:25):
祝各位新年快乐,合家团圆

bg1rzk 发表于 2014-1-30 22:56

Once. 发表于 2014-1-30 16: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般Flyback变压器都是选定磁芯,确定主绕组圈数与感量,再确定绕组比例后,绕制完。再通过削磨磁芯的中 ...


最初是按您说的方法选定磁芯后一步一步计算变压器数据,磁芯是电脑电源和彩电电源拆机件,EI33、ETD35。计算起来很麻烦,后来改为软件自动设计。气隙为磁芯两端垫电缆纸调整间隙。

因为没经验,特意选了“大两号”的磁芯,以避免磁芯饱和。

前期没有LCR电感测试仪确实很麻烦,盲人摸象一点一点试,费了很多功夫。后来买了个LCR测试仪,试验过程就顺利多了。

gz_zxq 发表于 2014-1-30 23:04

Once. 发表于 2014-1-30 16:38
正常。CH1如果测量方法准确又没有限带宽的情况下,上升沿过冲只有这么一点点,很不错了。
至于后面的震荡 ...

仪器是朋友公司的,我是趁空闲时间过去测试一下。变压器是ER28L磁芯,绕制时加了一层铜泊屏蔽,漏感还是可以接受的。兄台对开关电源很在行,在这里请教一下:由于没有电流探头,我用了一个电流互感器来测量电流波形,测量出来的波形严重振荡。我是用洞洞板焊的实验板,IC布线基本按照TOP246规格书上的典型布局,难道真的不能用洞洞板焊吗?还是我所使用电流互感器不能够测量100多K的电流波形?

bg1rzk 发表于 2014-1-30 23:34

本帖最后由 bg1rzk 于 2014-1-30 23:42 编辑

Once. 发表于 2014-1-30 17: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刚看完这个帖子。冒昧提几点想法:
1.环路。闭环反馈的仔细设计是开关电源的稳定性与响应速度的终极来源。 ...

多些您的建议,都是实际经验啊,谢谢!

汇报一下我的情况:
1.环路。闭环反馈的仔细设计是开关电源的稳定性与响应速度的终极来源。楼主如果按照PI Intergration软件的设计值来做,可能会存在瞬态响应偏慢。但是环路是个巨大难题,学起来……啊……经验之谈,吐血。不知道路遥版之前能把这些知识学得怎么样。
PI Intergration只用来确定变压器数据,再在这个数据上微调参数多次试验看变压器实际表现。反馈环路和吸收电路没用软件给出的数据,而是参照了若干实例取的值,再根据实际变现微调原件参数。

2.查了一遍TOP249Y的datasheet。RDS_ON达到2.15~2.5欧。这算是比较大的。所以做这么大的开关频率肯定会很烫。另外兄台的效率不知怎么得出的,应该是偏高了。所以如果要进一步探索的话,TOP系列的产品肯定无法满足你您的需要的。建议改用UC3843+好的MOSFET。比如ST的22NM60等。仙童的FDPF10N60NZ。东芝的TK10A60U。做起来也不会很难。
效率感觉是偏高了,按测出来的值,管子温度不该这么高。问题应该出在功率表上,用的是带功率表的电源插板,应该是它不太准。
参照了些网上的实例,温度控制的都还可以,所以一直试图把温度降下来,徒劳的瞎折腾。现在觉得一百多瓦的输出功率,TOP的芯片八九十度应该是正常值,降不下来。
长时间测试的板子装的是TOP250Y,最高功率试到110W(变压器按150W设计的),再高功率靠自然冷却就顶不住了,需要强制风冷。目前100多瓦的功率已经能满足需求,需要再高的功率时再折腾其他电路。


3.PQ3220的中柱偏短。如果实在很难控制漏感的话,可以改用中柱更长一些的磁芯,但请确认中柱是圆形的,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比如在RM系列,PQ系列,ETD系列磁芯中选择。另外题外话,兄台的Ferrite磁芯哪里来的啊……零售多半不是正品哦。120K Hz的话,我记得天通的TP4A磁芯恰好适合这个频率工作(仅供参考)。此外,效率要是真能达到90%的话,变压器应该会是最烫的器件。
PQ3220磁芯只绕了一只变压器,50W以下能应付,超过50W温升很高。现在用来长时间老化测试的变压器用的是PQ3230磁芯,70瓦左右,微温。100瓦左右,温度有点高,但还能行。
磁芯来自某宝,电源频率130KHz,大功率时温度有点高,可能与您提到的磁芯品质有关。

4.吸收电路如果经常烧的话,有可能是器件的选择不正确。三个方向:1,评估吸收二极管的电压电流应力。2,计算RCD吸收电路上的损耗,看看是否超标。计算方法如下:吸收电压计为 V_SN.漏感计为 L_lk,开关管电留峰值 IDS_PK.震荡峰值 V_OS.
   Psnubber=1/2*fs*L_lk*(IDS_PK)^2*(VSN/V_OS)   。炸管子的话,无论是开机还是带过载,请确认不是尖峰超过了TOP249内置MOS的电压应力。务必留出15~20%的设计余量。然后,高压输出绕组反射回初级侧绕组的电压是多少也请计算一下,再与输入电压相加,看看初级测平顶电压能会到多少?

反射电压按120V取值,箝位损耗3W左右(计算值)。
TVS管型号P6KE200A,初期用的是拆机件,加之可能是最初几只变压器绕的不好漏感高,造成TVS管烧毁,进而炸TOP246。后期用的是新购置的TVS管,吸收回路原件参数稍作调整,重载、高压、故意短路,再怎么折腾也没再烧过管。

5.抓初级测波形的时候请务必注意安全,要么为AC输入增加隔离变压器。要么把示波器的接地线断开。否则危险很大(即便你使用分压也无意义)。
示波器为手持式,测试时特意用电池供电,不存在共地问题。

6.可否尝试做做“空载满载互切”实验?留几个波形来分析。这对于低频性能的评估具有重大意义。
您说的这个实验还没特意做过。印象里低压负载变动时电压几乎没有波动,高压负载变动瞬间电压少许波动,个位数。波形还是不能测,没买高压探头,过了年再折腾吧。

多谢您的建议,遇到问题还要向您请教,祝马年吉祥,谢谢。

Once. 发表于 2014-1-30 23:44

gz_zxq 发表于 2014-1-30 23: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仪器是朋友公司的,我是趁空闲时间过去测试一下。变压器是ER28L磁芯,绕制时加了一层铜泊屏蔽,漏感还是可 ...

严重震荡……有图片吗?
如果和VDS的后沿震荡长度一样,频率相同的话,那么可以接受。也是DCM工作方式固有的特性。
但是如果是更低频的震荡,那么可能是你的电流互感器次级与次级上的滤波电容(如果有的话),出现的LC谐振?
似乎洞洞板在做2M Hz以下的电路时,都还是可以信赖的。。。。

gz_zxq 发表于 2014-1-31 21:39

Once. 发表于 2014-1-30 23: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严重震荡……有图片吗?
如果和VDS的后沿震荡长度一样,频率相同的话,那么可以接受。也是DCM工作方式固 ...

Once兄帮忙看看,这个电流波形是不是振荡了。

123ZXC 发表于 2014-2-1 08:04

bg1rzk 发表于 2014-1-30 23: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些您的建议,都是实际经验啊,谢谢!

汇报一下我的情况:


理论功底扎实,高手啊,多想看到你的实际。祝你新春快乐。

123ZXC 发表于 2014-2-1 08:05

bg1rzk 发表于 2014-1-30 23: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些您的建议,都是实际经验啊,谢谢!

汇报一下我的情况:


理论功底扎实,高手啊,多想看到你的实际。祝你新春快乐。

bg1rzk 发表于 2014-2-1 16:22

123ZXC 发表于 2014-2-1 08: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理论功底扎实,高手啊,多想看到你的实际。祝你新春快乐。

对于开关电源完全是外行,大概看了看原理就贸然动手了,理论欠缺、没有合适的仪表,导致后期反复折腾,目前还停留在工匠水平。

试制的电源能用了,连续测试八九天没有问题。做了个铝壳,准备把6P3P胆机的电源变压器替换下来。

kiven_chen 发表于 2014-2-1 17:08

支持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DIY胆机用开关电源,终于通过初步测试,有问题请教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