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之音
发表于 2007-11-30 11:40
令我学到不少的好文章!:victory:
飞翔之音
发表于 2007-11-30 11:42
原帖由 decarte 于 2007-11-30 10:44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做IC旁边的BYPASS 电容, 即0。1uF 的那个, 陶瓷电容的效果会比薄膜的好,但是陶瓷的便宜,薄膜的贵,反而陶瓷的少人用;P
反映了一般DIY者的心理,只买贵的不选对的!
qazwsx11
发表于 2007-12-1 13:00
:2fsfsf :2fsfsf :2fsfsf :2fsfsf :2fsfsf :2fsfsf :2fsfsf
xjsman'
发表于 2007-12-1 13:08
好,不错.
hifiyeah
发表于 2007-12-1 15:40
:) :)
ttntt
发表于 2007-12-1 15:58
看来我的dac还有很大的磨机潜力
zhangshin
发表于 2007-12-1 16:12
好帖要顶:lol
xinjiu
发表于 2007-12-1 17:21
頂一下。
gwger
发表于 2007-12-2 01:21
学习中...现在要恶补理论...:victory:
老瓜壳
发表于 2007-12-4 10:06
好好学习一下
rasonho
发表于 2007-12-4 10:35
好好学習.
狼嚎
发表于 2007-12-4 11:46
我得好好学习学习理论知识
jason2511
发表于 2007-12-4 12:05
来迟一步,占位慢慢看
fanz
发表于 2007-12-5 11:58
看了再说好!
b1407
发表于 2007-12-5 13:28
:victory: 好!有原文联接吗?想仔细研究一下。
一直被旁路电容的类型和容量选择所捆扰,一般设计都是100U电解+0.1U薄膜(国人更喜欢聚丙烯),但看了AD797、AD829和LM6171等的DATASHEET都用不超过4.7U的钽电容很是奇怪,大了还要加泻放电阻,薄膜电容一般用聚脂的(MKC、MKT、MKS等类似国产CL系列),高速的只用0.01U(陶瓷的)。再对比国内地设计,真是很困惑。:L
b1407
发表于 2007-12-5 13:36
原帖由 ttntt 于 2007-12-1 15:58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看来我的dac还有很大的磨机潜力
我个人想这样处理DAC的旁路电容,不知道是否合适。
1、数字电路部分稳压输出端接100U的固体电容,每个芯片边接10U(钽)+0.1U(高频陶瓷)
2、运放有DATASHEET的按照DATASHEET接,如AD797为1~4.7(钽)+0.1U;AD829为1U(钽)+0.1U;LM6171为2.2U(钽)+0.01U;其它的按照10U(钽)+0.1U;稳压输出端接100U(音频电解)+0.1U。
decarte
发表于 2007-12-5 21:16
原帖由 b1407 于 2007-12-5 13:28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victory: 好!有原文联接吗?想仔细研究一下。
一直被旁路电容的类型和容量选择所捆扰,一般设计都是100U电解+0.1U薄膜(国人更喜欢聚丙烯),但看了AD797、AD829和LM6171等的DATASHEET都用不超过4.7U的钽电容很是奇怪,大了还要加泻放电阻,薄膜电容一般用聚脂的(MKC、MKT、MKS等类似国产CL系列),高速的只用0.01U(陶瓷的)。再对比国内地设计,真是很困惑
NS 的datasheet有说,如果不用钽电容,可以10倍容量的电解电容,即10uf 到47uf就可以了:lol
消防牛
发表于 2010-4-28 23:17
好的知识不应给他慢慢的消失顶起来给有需要的新丁学习:sleepy:
老土
发表于 2013-1-8 09:14
有营养的技术帖,挖出来。:loveliness:
kuaike123
发表于 2013-1-8 09:30
这个贴挖的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