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昌家电
发表于 2013-8-23 23:04
七彩菲林 发表于 2013-8-23 22: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只是做屏、栅电位差的电路分析,至于它们变化造成的影响是好是不好,我没做过精准的测量与比试,不作 ...
请教版主,单独给帘栅极供电是否可行。谢谢!
FU81
发表于 2013-8-23 23:06
典型的帘栅极电流过大退偶电容过小的原因!或者火牛功率不足。。。
七彩菲林
发表于 2013-8-23 23:14
红昌家电 发表于 2013-8-23 23: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教版主,单独给帘栅极供电是否可行。谢谢!
电路正常的情况下都能够用,至于哪个方法好,我没做过精准的测量与比试,利弊如何不作评论。
lck88lck
发表于 2013-8-23 23:33
七彩菲林 发表于 2013-8-23 22: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只是做屏、栅电位差的电路分析,至于它们变化造成的影响是好是不好,我没做过精准的测量与比试,不作 ...
从原理上说,主要是看帘栅极与阴极间的电压及屏阴之间电压,帘栅极与阴极间的电压变化对电流的影响应该比屏阴之间电压变化时大的.
研究屏、栅电位差变化意义不大.我看J版的电路用稳压管保证屏极与帘栅极之间是一个基本恒定的电位差,目的是减小帘栅极电阻阻值从而降低帘流变化时的电压波动.
lck88lck
发表于 2013-8-23 23:44
红昌家电 发表于 2013-8-23 23: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教版主,单独给帘栅极供电是否可行。谢谢!
单独绕组给帘栅极供电应该更好,我做FU19时600v供电的,特意中心抽头为帘栅极供电,同时可降低功耗.
七彩菲林
发表于 2013-8-24 00:05
lck88lck 发表于 2013-8-23 23: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单独绕组给帘栅极供电应该更好,我做FU19时600v供电的,特意中心抽头为帘栅极供电,同时可降低功耗.
在高电压高压的情况下,如需要另一组比较低的高压,采用抽头或两组高压分别做B1、B2供电的确能降低功耗,可一般用300V左右高压的电路,比如此贴的电路,降压部分功耗也就1W左右,能省多少?此时如再加一组整流电路就不一定有必要了。特别对于一般新手来说,简洁的电路对他们更有利,,,,,
胆之醇
发表于 2013-8-24 00:33
七彩菲林 发表于 2013-8-24 00: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高电压高压的情况下,如需要另一组比较低的高压,采用抽头或两组高压分别做B1、B2供电的确能降低功耗, ...
请教版主:调整帘栅极电压,可导致屏流的变动。用此方法微调推挽两管的电流平衡是否可行?有何利害?
lck88lck
发表于 2013-8-24 00:34
七彩菲林 发表于 2013-8-24 00: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高电压高压的情况下,如需要另一组比较低的高压,采用抽头或两组高压分别做B1、B2供电的确能降低功耗, ...
此贴的电路确实必要的,再加一组除非不计成本的:lol
七彩菲林
发表于 2013-8-24 00:42
本帖最后由 七彩菲林 于 2013-8-24 00:50 编辑
lck88lck 发表于 2013-8-24 00: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此贴的电路确实必要的,再加一组除非不计成本的
你觉得必要你就加吧。
J版的电路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电路,楼主帘栅电压如此不稳定,我觉得应该是找出问题所在,解决问题才是正道,,,,,
七彩菲林
发表于 2013-8-24 00:44
胆之醇 发表于 2013-8-24 00: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教版主:调整帘栅极电压,可导致屏流的变动。用此方法微调推挽两管的电流平衡是否可行?有何利害?
没试过,,,,,有机会试试看。
lck88lck
发表于 2013-8-24 00:52
胆之醇 发表于 2013-8-24 00: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教版主:调整帘栅极电压,可导致屏流的变动。用此方法微调推挽两管的电流平衡是否可行?有何利害?
可行是可行,两臂特性曲线能平衡就好:lol我看跟调栅极电压也差不多的,但肯定有变化,管子不同不知道变好变坏.可以试试
lck88lck
发表于 2013-8-24 00:58
七彩菲林 发表于 2013-8-24 00: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觉得必要你就加吧。
J版的电路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电路,楼主帘栅电压如此不稳定,我觉得应该是找出问题 ...
不好意思哦,打少了"没有"两字:L:loveliness:
此贴的电路确实没有必要的,再加一组除非不计成本的;P
红昌家电
发表于 2013-8-24 00:59
lck88lck 发表于 2013-8-24 00: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行是可行,两臂特性曲线能平衡就好我看跟调栅极电压也差不多的,但肯定有变化,管子不同不知道变好变坏 ...
曾在电子报中见过单独供电给帘栅极,胆整流[旁热式]供156管子的电路。
lck88lck
发表于 2013-8-24 01:06
红昌家电 发表于 2013-8-24 00: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曾在电子报中见过单独供电给帘栅极,胆整流[旁热式]供156管子的电路。
大功率的分开较好
七彩菲林
发表于 2013-8-24 01:07
lck88lck 发表于 2013-8-24 00: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行是可行,两臂特性曲线能平衡就好我看跟调栅极电压也差不多的,但肯定有变化,管子不同不知道变好变坏 ...
在直流静态情况下调整某一个点上的静态平衡估计是有作用的,但全动态估计也没太多的作用。
lck88lck
发表于 2013-8-24 01:12
七彩菲林 发表于 2013-8-24 0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直流静态情况下调整某一个点上的静态平衡估计是有作用的,但全动态估计也没太多的作用。
调整帘栅极电压估计特性曲线会有变化
胆之醇
发表于 2013-8-24 01:17
七彩菲林 发表于 2013-8-24 00: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试过,,,,,有机会试试看。
我的EL34推挽采用的是自偏压,帘栅压采用电子滤波后分别供电,一套胆上机后4只管的电流不太平衡,尝试微调供给帘栅极的电压,4管静态电流相对平衡。只是不知如此做法,对管有无害处?对电路的稳定性是否有负面影响?
kongkong
发表于 2013-8-24 02:53
胆之醇 发表于 2013-8-24 0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EL34推挽采用的是自偏压,帘栅压采用电子滤波后分别供电,一套胆上机后4只管的电流不太平衡,尝试微调 ...
我的经验告诉我,四只管的静态电流平衡都不一定是长久的平衡,使用一时间后也会变化,正如你所说,对管未必会有好处,有可能加速其中管的衰老,可能和每只管与及前面的第一级第二级的管子质量(特别是第一级)都有关。。:Q
lief00
发表于 2013-8-24 09:49
j版好像说过稳压帘栅极电压能使声音更细腻,2007年的文章有说过,是不是断章取义他的意思了。其实现在胆机声音很好,我的胆机从装机到现在两个多月,不停的折腾,换这样那样的电容,输出牛86换成96,验证论坛里兄弟的磨机经验,想把kt88弄得细腻些,没说电路不好,纯二玩过,现在玩纯三,现在总觉得折腾一下会不会更好,没其他的看法,开机帘栅245v,半个小时后测210v~240v之间,没觉得声音有问题,是听别人说Kt88屏极电压稳压400v声音更灵水,我的屏极只有370v,所以想提高屏极电压,稳定帘栅极电压(j版说稳定在245v,但没有说要不要加稳压装置)。谢谢大家!你们现在都怀疑我反驳J版电路了,我以前纯二,现在纯三,
123ZXC
发表于 2013-8-24 09:51
高手如林,只缺少一个肯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