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瘦马
发表于 2007-9-11 15:26
恩,用BU-100充满,再找其它的玩意一次性放光,循环2、3次再测结果。GP的充电宝还是拿去垫桌子好了。:P
不过注意BU-100(或其它sanyo系列智能充电器)在充性能不正常的电池时有可能出现个别电池误判过早停充,而BU-100(M54/M55/M60)又没有4槽状态独立指示,发现不了。所以最好第一次熄灯后断电10分钟(待电压稳定)再插上续充,第二次灯灭再取出放电。
沙迦
发表于 2007-9-11 15:35
今天用三洋的M55冲4节三普(工包)2200ma的电池,发现很烫啊,手能握住,估计55度左右,我不知道这样的温度对电池是否有影响?
以前小电流充电基本不热的。:(
电池都是新的。:)
西风瘦马
发表于 2007-9-11 17:23
原帖由 沙迦 于 2007-9-11 15:35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今天用三洋的M55冲4节三普(工包)2200ma的电池,发现很烫啊,手能握住,估计55度左右,我不知道这样的温度对电池是否有影响?
以前小电流充电基本不热的。:(
电池都是新的。:)
充电时电池发热是正常现象啊,更何况M55这样的快速充电器,要是真不热了倒得着急了。
另外,新电池和久放未用的电池,因化学活性较低、充电损耗大,首次充电会比正常情况更热,这是镍氢电池的特性所致,属正常现象。
第二次再充会发现温度明显比之前要低一些。:P
小鬼头
发表于 2007-9-12 07:30
原帖由 西风瘦马 于 2007-9-11 15:26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GP的充电宝还是拿去垫桌子好了。:P
这个东西太差劲,估计就是变压器+整流+电阻做的.以前我们这里地方小,没有什么好充电器卖(现在应该也没有),就买了下来用,毕竟做工和用料算是可以的.
正考虑把它拆了,做成个放电器算了.最简单的是用4只2W电阻装在内部,留个口子,方便用万用表检测一下电压.
renyongcq
发表于 2007-9-12 08:38
我在本地去寻了寻M55,套装要260,单机器要150一个
郁闷死
沙迦
发表于 2007-9-12 10:24
原帖由 西风瘦马 于 2007-9-11 17:23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充电时电池发热是正常现象啊,更何况M55这样的快速充电器,要是真不热了倒得着急了。
另外,新电池和久放未用的电池,因化学活性较低、充电损耗大,首次充电会比正常情况更热,这是镍氢电池的特性所致 ...
OK
哈哈:lol :lol
西风瘦马
发表于 2007-9-12 11:14
原帖由 小鬼头 于 2007-9-12 07:30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东西太差劲,估计就是变压器+整流+电阻做的.以前我们这里地方小,没有什么好充电器卖(现在应该也没有),就买了下来用,毕竟做工和用料算是可以的.
正考虑把它拆了,做成个放电器算了.最简单的是用4只2W电阻装在内部,留个口子,方便用万用表检测一下电压.
手动检测比较麻烦,一定要全程密切关注,降落1.0v及时切断,否则长时过放电池就更惨了。
簧片接触电阻是AA类充电器永远的痛,放电时比充电时又影响更大。如是长久使用,建议改造触片增加磷铜镀金触片。
成品AA类充电器触片多为钢片镀铬材质(少数为镀镍,部分产品正极触片采用磷铜/黄铜材质),在这种内阻以毫欧计的场合下,接触电阻问题还是显得比较严重。进口品牌充电器所用弹片大多用料较好,加工安装精度好,镀层光洁细腻,弹力充足一致性好,所以问题不是很突出。国货则往往容易发生材料/加工/安装/镀层光洁度/弹力/一致性等各种环节的问题,问题明显更突出。低劣充电器用螺旋弹簧的就更不用说了。
M55弹片(飞宏制造):
国产品威618弹片粗糙,弹力也很差,不得已DIY增加磷铜镀金弹片,改善触点性能,增加弹力:
未改弹片/改进弹片后实测参数对比:
原弹片测试截图(粗绿竖线区因图像幅度问题割略一段):
改进弹片测试截图:
明显可以发现内阻降低,充放内阻差减小,以及测值离散减小。
再上未裁减的原截图:(点击放大)
西风瘦马
发表于 2007-9-12 11:37
原帖由 renyongcq 于 2007-9-12 08:38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我在本地去寻了寻M55,套装要260,单机器要150一个
郁闷死
去淘宝买万胜零售版,49元,加12元快递61元搞定:lol
chencyx09
发表于 2007-9-12 13:27
淘宝BUY了一套M55+电池回来,带把梳子,95包邮,爽!可惜没有69一套,不然更爽,做工确实强,比"品X"的做工好多了,"品X"的"如意充"充电器上标注:充满后不拿走电池也不会损坏,后来发现不能自动停止充电,上网询问客服,他们说,我们的产品是慢充,充满后,电能转换为热能散去了,不会损坏电池的.这种说明书真让人无语!!其实这产品的质量不差,但是功能介绍让人大跌眼镜
sixsi
发表于 2007-9-12 15:20
我用这这个牌子的充电器,在百货公司买的,几百块,被宰了
chencyx09
发表于 2007-9-12 15:46
楼上的充电器是"劲量"吧,几百确实夸张了点
bbk
发表于 2007-9-12 15:48
618+!
和我用的一样.....
WANTCITY
发表于 2007-9-12 18:45
原来电池在大家的甚或中这么重要啊!!
一个充电器引发的讨论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西风瘦马
发表于 2007-9-12 22:02
原帖由 chencyx09 于 2007-9-12 13:27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淘宝BUY了一套M55+电池回来,带把梳子,95包邮,爽!可惜没有69一套,不然更爽,做工确实强,比"品X"的做工好多了,"品X"的"如意充"充电器上标注:充满后不拿走电池也不会损坏,后来发现不能自动停止充电,上网询问客服,他 ...
品威在国产充电器里虽然不能说是最好的,也绝对不能算差的。可跟三洋一比(其实是国内飞宏代工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国货其实根本就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YY 618 其实设计上是很不错的(尽管还有很多地方有待完善),但交给品威一生产,问题就出来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设计和产品本来就是两回事。YY销量小,量提不上去,成本就降不下,品管成本高,品质提升也困难。品质提不高,销量就打不开,又是恶性循环。。。。
TUNGUSKA
发表于 2007-9-12 22:47
GP的放电平台低很早就注意到了,我还曾经以为它是最好的可充电池,直到实际使用后才知道GP电池就是高价低质.
TUNGUSKA
发表于 2007-9-12 22:52
顺便问问,那个牌子的电池放电平台高,质量好,价格又不是太贵的?
renyongcq
发表于 2007-9-12 23:32
原帖由 西风瘦马 于 2007-9-12 11:37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去淘宝买万胜零售版,49元,加12元快递61元搞定:lol
西风兄在哪家店买的啊,给个联结,谢谢哈!
西风瘦马
发表于 2007-9-13 09:58
原帖由 TUNGUSKA 于 2007-9-12 22:47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GP的放电平台低很早就注意到了,我还曾经以为它是最好的可充电池,直到实际使用后才知道GP电池就是高价低质.
顺便问问,那个牌子的电池放电平台高,质量好,价格又不是太贵的?
说到镍氢(包括镍镉)电池,无疑日系是龙头老大。
在当初随身听时代,我们刚获知有充电5号电池这个神奇的玩意时,满世界都是日货的天下。大家对那个时代的TOSHIBA、PANASONIC、HITACHI 500mAH镍镉电池应该记忆犹新吧?
SANYO当时不做零售产品,故不为人知,当时HITACHI电池其实就是SANYO的芯(HITACHI、Maxell、SANYO三者有长久的历史渊源)。
TOSHIBA和PANASONIC则是各自研发生产自己的电池,三家呈三足鼎立态势。
其后则由于TOSHIBA电池被SANYO收购,演变成今天SANYO跟PANASONIC两大寡头的局面。
三洋无疑是老大,纵观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充电电池,SANYO、SONY、Maxell、Olympus、 Kodak、Energizer、Fujifilm,统统出自三洋,屁股底下无一不打着三洋家族烙印HR标记,更一度让市场形成“是不是优质电池,看看屁股有没HR”的“行业标准”。树大招风,在这个模仿能力世界一流的国度,消费者心理很快被JS抓住,于是假冒产品纷纷上市。。。SANYO的最新产品线已宣布停止使用HR标记。
PANASONIC这个对手实力强劲,产品品质也是一等一的。不过国内渠道似乎的做得很一般,仅见有少量套装销售。其它零售电池则多为来历不明的水货。当然,由于品牌知名度高,仿冒产品也是非常普遍的。其OEM产品也不如SANYO那样广泛。目前国内常见的,仅知最近比较火暴的YUASA汤浅采用PANASONIC提供的电芯。YUASA vs SANYO 的产品大战其实就是PANASONIC和SANYO两大寡头的大战。目前两家在“低自放”产品线上打得不可开交。
除了最早出现的日系电池,GP超霸是最先出现在国内市场上的非日货。
一听到某霸某霸,很多人很自然的以为是国产品牌,其实不是。GP全称 Golden Peak,是一家地道的澳洲公司。本部和总厂位于澳大利亚,主要生产供给欧美日的产品,品质一流,售价也与日系电池是同档次。马来西亚也有一家分厂,生产的电池销往除欧美日和中国大陆的全球其它地方。中国大陆销售的GP呢?当然是GP惠州分厂自产自销的啦。不同分厂生产的电池则很明显的货分三档。。。
另外,由于国内GP电池上市早、品牌知名度较高加上价格相对低、销量大,假冒产品也一直很泛滥。
再下来就是正宗国产货啦。
国内镍氢厂家多如牛毛,但局面混乱,买电芯、贴牌子、提篮子的手法比比皆是,产品品质不一,不同批次不确定性高。
知名度和市场反映较好的有次世代(明明是地道的中国人取个名还要冒充小日本),品胜,豪鹏。
其中HFR豪鹏实力最强,产品性能最稳定。
其它劲牛、骐源之类的就最好不要去碰了。
西风瘦马
发表于 2007-9-13 10:25
原帖由 renyongcq 于 2007-9-12 23:32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西风兄在哪家店买的啊,给个联结,谢谢哈!
不要逼我做广告哈。你taobao搜索“充电器M55”,点一下价格排序就找得到啦。商家卖的(批量全新Maxell版)都是49或50一只。有时候碰上个人闲置二手的还要低。刚才搜了下就看到个40块的二手Maxell版。:lol
小鬼头
发表于 2007-9-13 10:53
原帖由 西风瘦马 于 2007-9-11 15:26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不过注意BU-100(或其它sanyo系列智能充电器)在充性能不正常的电池时有可能出现个别电池误判过早停充,而BU-100(M54/M55/M60)又没有4槽状态独立指示,发现不了。所以最好第一次熄灯后断电10分钟(待电压稳定)再插上续充,第二次灯灭再取出放电。
昨晚又试了一下.对劲量电池充完一次(两小时)后,又再充一次,竟然又充了两个小时.这8只劲量,6只电池放电时能达到1.2V,余下两只在1.1V多一点
另一组疑似假货的PANASONIC,充第二次时,只能充半个小时.
这组四只PANASONIC电池,部分电池电压较高,部分较低,容量比较平均,比GP要好.GP电池6只,只有两三只电压较高且还有较好的容量,另外几只电压低,几乎没容量,好象已经死亡.
另外,我之前实际测量放电,当测得1欧姆电阻两端测为1.00V时,复测电池两端电压为1.10V左右.我报上来的是后面的数.这说明电池夹若质量得不到保证,触点电阻是相当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