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zh 发表于 2013-7-4 17:32

多少人在意歌声重放效果?

本帖最后由 hzh 于 2013-7-4 17:34 编辑

这里说的真实声.是更接近现实声.而不是忠实于信号.和HIFI肯定是相驳逆的.因为两者声音差别的确有很大的不同.

原因有很多因素.例如MIC呀.后期混缩处理呀.最终形成的分歧较大.口型有差别.泛音也有差别.声调差别更大.

去作调整的原因.并非说录音制作的问题.他们都没有问题.是自己更偏爱西现实声而已.

感觉到的现实人声歌声.应该是声调偏低些.共鸣感更强.齿音不明显毫无刺耳感.

其实.基本上很多的节目.定位明摆在那.可是.乐器在那个位置.基调和泛音是明显和录制制作再重放出来的效果差很远.

虽然声压差会有一定程度影响.可也不会象录制节目那般朦胧隐约的.更何况是人声.都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人声歌声应该是最好听最耐听才对的.

如果对参数进行调节.可以换来比较真实的人音效果.多少人可以接受这种方式?明摆着和HIFI是对着干.大家又怎么看?

baluoya 发表于 2013-7-4 17:49

我瞎说,如果K歌不加音效是啥感觉?

或者说,我玩摄影,没有后期的原始图片会是平淡无奇呢?还是赏心悦目呢?

适度的修饰是必然的,但是有个“度”,很多所谓“HIFI”的碟子,尤其是国内的“发骚”碟,音效很过分,这个是不应该的;

hzh 发表于 2013-7-4 17:51

本帖最后由 hzh 于 2013-7-4 18:11 编辑

大多碟子里面的歌声.声音压抑.歇斯底里.憋着嗓子感觉很便秘...

没有悠然从容.淋漓尽致.豁声高歌那种奔放...

hzh 发表于 2013-7-4 17:58

本帖最后由 hzh 于 2013-7-4 17:59 编辑

baluoya 发表于 2013-7-4 17: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瞎说,如果K歌不加音效是啥感觉?

或者说,我玩摄影,没有后期的原始图片会是平淡无奇呢?还是赏心悦目 ...

K哥是一种娱乐.付钱消费之类的.难听不难听也都认了..

歌手是职业.靠好的歌喉和专业演唱技巧.不好听基本上成不了名.这类歌手就是不插电的清唱也没有问题.

当然.也有光靠脸蛋和包装出来混的.毫无实力可言.这类人如果没了效果器的帮助.清唱自然倒胃口.

hzh 发表于 2013-7-4 18:03

敢在歌迷会不用麦就放声唱的歌手.也没几个.那种环境下.优秀的自然还是优秀.没料的估计也不敢吭...

tuanjie 发表于 2013-7-4 18:25

玩HiFi    是对重播过程的追求      针对的是既定的音乐载体   听现实声大可不必   直接看舞台表演    甚至不插电   这是两个事物    有交集   不可扯到一起
选择录制音乐(罐头音乐)是HiFi的一个环节   确实存在优秀录制接近现实   也有更多的粗制滥造       咱选对的不选烂的

录制可以调整   以什么做标准呢? 业余五花八门   你的耳朵   你的感性   你的偏好...........?最后仅是个话语权的问题了

baluoya 发表于 2013-7-4 18:33

总之我个人的观点是怎么都会有修饰,否则这市面上的碟子都是“清唱”了,有清唱,但是仅仅为个例;

sxxuejun 发表于 2013-7-4 18:41

本帖最后由 sxxuejun 于 2013-7-4 18:43 编辑

现场、录音与重放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与再现,重放,只能理想地无限接近现场,
文化取向不同,录音的表现风格也相差很大,老外的录音风格偏中性,国人的则重口味。:lol

tjxhy698 发表于 2013-7-4 18:56

音响设备的最高境界是:存储原声,还原原声,将现场演奏的每种乐声/音符/节拍完美的还原这是我们追求的.人生之所以受听,是因为人们听习惯了这个频率的声波,高音感觉刺耳,低音感觉沉闷,只有中频才是人们愿意接受的.

hwj68 发表于 2013-7-4 19:02

hzh 发表于 2013-7-4 18: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敢在歌迷会不用麦就放声唱的歌手.也没几个.那种环境下.优秀的自然还是优秀.没料的估计也不敢吭...

:handshake真声的体现

HP9031 发表于 2013-7-4 19:13

本帖最后由 HP9031 于 2013-7-4 19:15 编辑

前几年我的一个朋友参星光大道比赛,在无音响设备情况下练习,声音平淡无味让人感受不到有多优美,正式演出时音响设备把演唱的技巧和震撼效果完全显现出来,告诉大家不必在意录音室加载的效果处理,原始的声音只会让你感到平淡无味。

hzh 发表于 2013-7-4 19:21

tuanjie 发表于 2013-7-4 18: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玩HiFi    是对重播过程的追求      针对的是既定的音乐载体   听现实声大可不必   直接看舞台表演   ...

玩音乐的.的确无需教条主意.各取所需而已.任何东西的存在.都有其正面和反面.

探讨这个问题.只是寻求某种程度上的存在意义.无法囊括包容一切的.味道各人都不同.

认识事物本身.观点角度来自各方面.我的本意.是想在这个角度上的人群意图获得更好听觉感受的一种方式.

hzh 发表于 2013-7-4 19:23

baluoya 发表于 2013-7-4 18: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总之我个人的观点是怎么都会有修饰,否则这市面上的碟子都是“清唱”了,有清唱,但是仅仅为个例;

所以.喜欢的更喜欢.不喜欢的.怎么搞都不会喜欢.方向不一致.:lol

hzh 发表于 2013-7-4 19:29

sxxuejun 发表于 2013-7-4 18: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场、录音与重放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与再现,重放,只能理想地无限接近现场,
文化取向不同,录音的表现风格 ...

我对节目源的认识和你有差别.节目源是录音制作者以其对音乐的理解.贯彻执行到音乐制作当中.从而表现出来.所以节目本身表现力无对错之分.只有好坏之分.跟HIFI不HIFI的的关系不大.

hzh 发表于 2013-7-4 19:37

音乐本身重要的核心.是旋律内容的表现力感染力.好听的歌声或旋律.无论在收音机还是音响上听.都是好听的.只不过音响比收音机所给予的细节更多一些而已.如果音乐本身不好听.连收音机机都觉得不好听的话.那音响的价值就更无从体现.

hzh 发表于 2013-7-4 19:48

HP9031 发表于 2013-7-4 19: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前几年我的一个朋友参星光大道比赛,在无音响设备情况下练习,声音平淡无味让人感受不到有多优美,正式演出 ...

那种情形.也只能说是你朋友的状况而已.换彭丽缓.蒋大为(虽然他天一...).情况明显会不同.

我小时候在乡下(应该是30多年前了.我读小学).经常听过堂兄的歌声.那时他正读星海学院.每放假回家.合着堂弟们一起到河边洗澡.一路歌声在唱.很动听的标准男中音.可惜他毕业后不从事歌艺行业...

sxxuejun 发表于 2013-7-4 20:54

hzh 发表于 2013-7-4 19: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对节目源的认识和你有差别.节目源是录音制作者以其对音乐的理解.贯彻执行到音乐制作当中.从而表现出来. ...

你说的是现场与录音,俺表达的是他们之间的关系与表现特点,似乎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lol

狂躁的刺猬 发表于 2013-7-5 23:58

给人声加大幅度的修饰,本来是录音师万般无奈之举,消声室录出来的人声没有鲜活感,优秀人声现场,都需要声学结构极佳的厅堂做配合,自然混响声是最理想的,可惜,优秀的厅堂很少见,而且分散在全球各地,所以就有人跑到世界各地收集混响资料,用电脑技术模拟出混响特征,来加工人声素材,现在更是发展到人人都可以搞的地步。

abba 发表于 2013-7-6 00:07

HP9031 发表于 2013-7-4 19: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前几年我的一个朋友参星光大道比赛,在无音响设备情况下练习,声音平淡无味让人感受不到有多优美,正式演出 ...

对鸟。最漂亮的演员出镜前都要化妆。

zyaoping 发表于 2013-7-6 08:52

适度的修饰是必要的,其实在录音和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已经进行过修饰了,因此除非是看现场演出,否则无HIFI可言
现实是:现场演出的效果远差于音响重放。
因此,必然要进行修饰。
音响重放无HIFI可言,大家都在寻找一种适合自己听感的失真!
音响界是个自欺欺人的世界。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多少人在意歌声重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