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谈“HiFi”之音柱
本帖最后由 litchi777 于 2013-6-17 21:19 编辑来到这个论坛,发现挺有意思的,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自己的挚爱,我从事专业音响多年,从我的角度谈一谈“HiFi”,当然,我这里所说的专业是相对民用市场而言,并不是说“HiFi”不专业,相反,玩HiFi的不少玩家其专业程度令人佩服。今天,我从技术的角度谈一下音柱,希望对音柱感兴趣的朋友有帮助。
在这里,我用声场分析和模拟测量对音柱和常规音箱进行比较。采用八个单元的音柱,单元之间20cm,音柱高度160cm,在音柱前方4米、8米、16米各设两支测量话筒,高度分别1.5米和1米,见图1所示
本帖最后由 litchi777 于 2013-6-17 21:31 编辑
不考虑房面墙面的反射,看普通音箱和音柱在不同频率的辐射情况,可见音柱的指向性更好
本帖最后由 litchi777 于 2013-6-17 21:42 编辑
但房间是有很多反射面的,以地面为例,往往没有吸声,在这里,假设地面的吸声量为10%,模拟各频率的辐射情况如下。可见,普通音箱由于指向性差,且离地面较远,出现很严重的干涉现象。其实的房间反射面更多,情况更复杂,但总的趋势相似 本帖最后由 litchi777 于 2013-6-17 22:17 编辑
话筒测量对比:扬声器的数据以现成的一个音箱代替,仅做趋势对比分析。
对于普通音箱,如不考虑地面反射,以辐频特性不错,但考虑地面反射后,将出现明显的谷点,(这里指的是直达声和地面反射的共同结果,而实际反射面更多,普通朋友不一定能实测到这样的结果。
对于音柱,没有明显的谷点,但其幅频响应和一个单元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不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处理,单纯用无源分频器处理,调试可能够费劲
由于上传容量的限制,今天就只能提供这些图片了。
理论上,如果各单元完全相干,两个单元最大声压级增加6dB,4个增加12dB,16个增加18dB,模拟结果在低频段几乎相允合,其转拆点可以按以下方式估算:该频率的二分之一波长等以两单元之间的距离,如两单元之间约17Cm,则频率500Hz以下可认为全相干。
单元之间距离决定音柱的最佳工作频率上限,建议上限工作频率的波长不超过该值。
期待中:victory: 很直观的点声源和线声源,顶你,测试的真专业 最近在玩音柱,需要好好学习。 问题是这;.......在音柱前方4米、8米、16米各设两支测量话筒.......有这环境,毫不游鱼 专业 楼主NB 真心看不懂:dizzy: 本帖最后由 litchi777 于 2013-6-19 00:33 编辑
FrancisYaYO 发表于 2013-6-18 22: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心看不懂
对比分析:
由图可以看出,采用音柱对指向性控制有利,整体灵敏度增大,但不是所有的频率增加的幅度相同,随着频率的增加,灵敏度增加的值会变小,这对分频器的设计是个挑战。
普通单个音箱在近场听音比较好,但远一点收界面发射干扰会变大。见图14,图16 litchi777 发表于 2013-6-19 00: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比分析:
由图可以看出,采用音柱对指向性控制有利,整体灵敏度增大,但不是所有的频率增加的幅度相 ...
嗯 专业
您是录音专业的 高材生? 专业技术,顶 dbx dr260
网上很便宜,治理音柱很合适,不知音质怎么样。
谢谢楼主分享检测结果:handshake 虽然看不懂,但是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一头雾水看不太明白,学习了 太专业了:Q 音柱好难玩好呀 学习中,不要。。。不要。。。。不要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