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童 发表于 2014-2-25 18:59

楼主:请教个问题:   我在网上下载的人声资料.声音高低不一致 ,
举例说:   我下载三段音频 ,   分别是1.WAV    2.WAV   3.WAV   把这三段音频文件拖到播放器 .设置合适的音量播放   当1.WAV播放完成时跳到2.WAV播放.播放的声音变小 ,   当2.WAV播放完跳到3.WAV播放时,   声音又特别大!
能不能用转换软件转换2.WAV和3.WAV 使声音和1.WAV声音一样大 ?
谢谢!!

lingzi 发表于 2014-2-26 01:27

感谢楼主的好文。学习了,特别是最后的4点总结,非常理性和客观。

WUXUN123 发表于 2014-2-26 13:00

看了更后悔,

相识是缘分 发表于 2014-3-2 00:07

来学习的

雾雨笨笨 发表于 2014-5-8 23:52

说得很好,适当发烧就行,支持一下

bcoolly 发表于 2014-5-9 08:35

学习了,音频制作还真是门学问

heyufang 发表于 2014-5-9 10:31

这贴子肯定要顶!学习了

smg小沈 发表于 2014-5-9 21:04

新手学习帮顶

chaochenglaohie 发表于 2014-5-12 17:17

第一次听说.长知识了

jxldz 发表于 2014-5-14 03:48

学习了,支持!

泊尔 发表于 2014-5-14 08:54

支持楼主的简明阐述。
我不是专业录音缩混的,可是深知这行当的艰辛。一次需要制作一个配合视频的配音节目,跟随了从录音到母带输出的全过程。
首先,从录音就出了问题。一个礼花从地面打到空中,然后在空中爆裂的效果怎么也达不到真实效果。因为实际现场的地面声音是淹没在巨大的人声中的,于是尝试另外录制。可说起来容易,我们手里没有礼花炮,只能用土办法模拟。想到了用鞭炮中的“二踢脚”,放在一个筒子里(模拟炮筒子)。声音录出来以后感觉与现场情况差距很大,于是在后期制作中人工处理。多少次的尝试都不能真正满意,就这一声,花费了很长时间。。。。
后来我也慢慢学会了后期制作,从中感悟到Hi-Fi的含义,只从狭义的理解是很不够的。
不过楼主的某些结论,并不完全苟同。
录音制作需要一个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还音(播放及扩声)也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录音与还音共同展现艺术作品的表达。现在的最大问题是录音与还音是相互割裂的。后期制作是听着监听声音矫正音频文件的,而监听系统与最终用户的音响相差甚远,在用户那里很难感受到录音师(含混音)应该表达的艺术。更何况,监听系统本身就有缺陷。特别是低音段的处理,监听音箱(相当于很小的书架箱)能把低音表现出来的不多,那些低音、超低音的制作总是带有很多的盲目性,以至于很多CD碟的低音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而录音棚的中高音段,特别是高音段很容易做,因为这里不仅得益于监听音箱的表现,还得益于品质高的声卡。缩混台上的高音段满意,往往在还音中很难表现出来,这是因为还音中的音响系统与监听系统有差距,更重要的是不具备品质优异的声卡。
所以,需要发烧友了解录音和后期制作,也需要录音师多了解还音系统的现状,有针对性的做出更容易表现的艺术作品。

爱时尚一族 发表于 2014-5-14 09:21

不错 有看头

asusfans 发表于 2014-5-14 11:13

正在找dac接本本听歌呢

zhukongqi 发表于 2014-5-14 13:57

感谢分享,学习了。

郑秋城 发表于 2014-5-14 23:30

这样说,还要不要Cd

zmcclu 发表于 2014-6-2 21:22

学习了,感谢LZ分享!

gxxs 发表于 2014-6-3 17:08

love958 发表于 2013-4-10 08: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知邓丽君那年代录音是不是分轨录音

邓丽君时代应该是硬件的多轨录音,也就是几十轨的录音机

quuit 发表于 2014-6-3 17:54

一直感兴趣,直到工作后有了自己的工资才慢慢走上这条路,真羡慕各位前辈。

nhdiy 发表于 2014-6-3 21:25

看了这贴,终于知道 烧 要有止境。
只要自己喜欢就好。

wdelec 发表于 2014-6-4 13:34

最后交给母带师做母带处理,并输出16bit44.1k的WAV文件,通过光盘或者U盘交给压片厂,按照计划压制的CD唱片,即为正版唱片了。

楼主有否做个实验 用电脑提取正版CD 做WAV 档案,再比对用母盘输出的wav文件,到底有没有差别?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亲自演示黑鸭子发烧碟制作过程,多图详细解说,不看后悔。音乐制作人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