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sli@163.com 发表于 2013-1-6 17:33

不干活混饭吃工程师发言:楼主展示的板图很有艺术,的确称赞!至少我是搞不出来的。不过,这个是非完整布线吧,电源线都没看到!

woaw 发表于 2013-1-6 17:37

饿狼 发表于 2013-1-6 17:39

去看看金嗓子雅马哈这些布线;P

kuaike123 发表于 2013-1-6 17:49

有道理啊。。。。

woaw 发表于 2013-1-6 17:52

木有问题 发表于 2013-1-6 18:08

回复 17# xmlhifi
依照基本布线原则来设计,降低干扰只是一方面而已。
PCB设计者还要考虑到形状、间距、面积等物理性能是否适合波峰焊接或回流焊接工艺、是否有较好的可维护性------坏了一个元件时焊下来再焊个好的上去,这时带尖角的走线或焊盘就比较容易翘起、从氰基玻纤上剥离,焊盘过大则不容易把元件焊下来。
量产、有一定市场占有量的产品在设计时就考虑到生产、售后维修环节,这是正牌厂家与山寨厂家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
从事设计专业的工程师,不是依葫芦画瓢抄电路就行了,要全面分析,不然造成生产过程中的批量不良就闹笑话了。即使是照搬现成的电路的时候,也是一种再创作过程。
不论是哪种PCB,这应该是共性。

woaw 发表于 2013-1-6 18:15

木有问题 发表于 2013-1-6 18:51

回复 27# woaw
:handshake还有检测点的考虑,这个pcb检测点是用钩子状的,适用于示波器探头。批量的pcb,多采用触点装,为的是流水线自动检测仪器探针所用。

wfllsw0 发表于 2013-1-6 21:03

回复农民头出身
看来话里有刺啊。
脑筋急转弯------为什么电路走线不能画直角或锐角?我敢打包票以你的 ...
木有问题 发表于 2013-1-6 17:16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为什么电路走线不能画直角或锐角?主要原因有三,1、直角或锐角的尖角处附着力差,在过锡炉时铜箔会从基板上剥离;2、EMI问题;3、尖端效应。
小弟才疏学浅,我不是为了争第一不是为了说明我懂什么,而是把我知道的说出来,让各位老师指正,好让晚辈学习。

程胜 发表于 2013-1-6 21:27

看好专业

woaw 发表于 2013-1-7 01:45

woaw 发表于 2013-1-7 01:47

天鸟 发表于 2013-1-7 01:58

本帖最后由 天鸟 于 2013-1-7 02:30 编辑

看看这是什么工程师的布线:lol






http://bbs.hifidiy.net/attachments/month_0710/20071013_8024a0c5ce3cee45e72eA0TZmO1eRPEB.jpg


http://bbs.hifidiy.net/attachments/forumid_2/09090918114a8746ed4bb7d9ac.jpg

northenlight 发表于 2013-1-7 02:33

本帖最后由 northenlight 于 2013-1-7 02:37 编辑

对于几十兆的数字信号,布线还好了,有影响,但不是至关重要。如果到了GHz,不管是数字还是模拟信号,那布线就不再是简单的布线了,而成了电路的一部分。至于10几K的模拟信号,布线也有影响,但是寄生参数不是主要考虑,主要考虑的是抑制噪声。

woaw 发表于 2013-1-7 03:29

woaw 发表于 2013-1-7 03:30

木有问题 发表于 2013-1-7 03:46

回复 33# 天鸟
为了更新换代赶时间出的低端产品,工艺很差,特殊时代坑蒙拐骗的产物:lol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天鸟 发表于 2013-1-7 04:20

回复天鸟
为了更新换代赶时间出的低端产品,工艺很差,特殊时代坑蒙拐骗的产物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
木有问题 发表于 2013-1-7 03:46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我还是笑一笑然后离开算了,你继续吹吧:lol

木有问题 发表于 2013-1-7 04:20

回复 15# 农民头出身
没看见谁争第一还是第二啊:lol论坛嘛,就是讨论一下,百家争鸣。

木有问题 发表于 2013-1-7 04:27

回复 38# 天鸟
只因为它是名机,所以臭的也香了:lol 另外请问,我哪里吹牛了?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非专业工程师认为:当电路确定后,一是选材、二是布线,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