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
发表于 2015-2-1 10:05
郑伟
发表于 2015-2-1 10:07
郑伟
发表于 2015-2-1 10:13
郑伟
发表于 2015-2-1 10:18
郑伟
发表于 2015-2-1 10:19
郑伟
发表于 2015-2-1 10:21
郑伟
发表于 2015-2-1 10:23
郑伟
发表于 2015-2-1 10:26
郑伟
发表于 2015-2-1 10:28
我来也
发表于 2015-2-3 17:42
郑伟 发表于 2015-2-1 09:52
此高音非彼高音鈹高音上限不难作 关键还得看下限专业监听领域 不差钱 日本音箱在80年代左右挺辉煌 可 ...
那就是铍高音,您可以去查阅一下相关资料。
90年代之后不是一路下滑的问题,根本原因是人家不再愿意这么玩了,上流水线快速生产千家万户都负担得起的东西,这样才符合企业的商业目的,日系产品现在所还保留的很少的高端音箱,也就仅仅是老板兴趣使然了。
我来也
发表于 2015-2-3 17:52
郑伟 发表于 2015-2-1 10:01
日本音箱产量 非常大 垃圾多 精品也不少 但以先在水平看以前的所谓顶级也是昨日黄花 跟现在一流水平却有 ...
日系大企业有各自赚钱的流水线产品,人家没有必要去开发那些高端而又亏本的东西:lol
而仅剩的极少数日系高端音箱,基本也就是老板或者工程师们个人的爱好了,这类东西比较追求极致的境界,在他们看来失真度达不到苛刻的要求的话,宁愿切掉也不会象英国产品那样去搞染色的虚假低音。这种有点类似监听箱的高端严谨的做法,普通人听起来可能会觉得不过瘾、欠缺余韵,但就是这类高端做法的Hiend气质的东西,才真正能够表达出艺术家的原味,或许如同德系高端音箱那样,很多发烧友会觉得不带劲儿、不太好听:lol
我来也
发表于 2015-2-3 17:55
本帖最后由 我来也 于 2015-2-3 17:57 编辑
郑伟 发表于 2015-2-1 10:05
我却觉得讨论万元以下的主流应用才有意义是吧
嗯,这点同意:D
不过在展开讨论这个话题的同时,还是应该对日系高端音箱实际上还是很行有个基础的认识,不要以为人家真的很差劲。
我来也
发表于 2015-2-3 18:06
郑伟 发表于 2015-2-1 10:28
世界主流的棚子90年代以后基本都淘汰了大通
大的录音室用什么监听箱都是个性化的选择,事实上除非本国或者本地区没有自己认可的监听箱的著名品牌,不然这些著名棚子对监听箱的选择实际上完全没有参考意义的。
比如BBC的主录音室(音乐录音专用的那个大棚子)就永远都只用B&W,在这个大棚子里你想都别想能看到真力们。
而同样,在NHK的音乐录音室里除了大通你也休想再看到其它品牌了:D
当然这只是针对音乐录音的大棚子----主录音室而言的,至于语音广播啦混音剪辑拉啥的那些干活用的非音乐录音监听箱嘛,各家都用的很杂了,啥品牌都有。
郑伟
发表于 2015-2-4 10:39
郑伟
发表于 2015-2-4 10:42
郑伟
发表于 2015-2-4 10:47
我来也
发表于 2015-2-4 18:50
郑伟 发表于 2015-2-4 10:47
德国箱! 我的确比日本箱愿意听 相对小巧很多 但工艺不如日本 同等级 声音超过日本很多
这两者都有个共同特点,都喜欢采用新的科技成果:D
郑伟
发表于 2015-2-5 05:04
郑伟
发表于 2015-2-5 05:06
郑伟
发表于 2015-2-5 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