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ian 发表于 2011-6-4 17:58

回复 19# zgtsang


    我主要是说性价比,引用L版的话,整套Orion,加上功放,价格比一个二手的单拿C1还要低,而效果,几拨过来比较过的朋友都觉得Orion的表现是最好的,起码是最接近现场的。要是大家都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叫JS怎么办?

另外一点,因为Orion是电子分频,对功放的要求比较低,Linkwitz甚至推荐用3886,那JS怎么推销动辄几万的功放呢?

zgtsang兄前面提到电子分频不稀罕,确实是如此,电子分频很多人能做,甚至很多业余的都能瞎设计(比如在下。。。),不过只要看了Linkwitz的设计,看看在设计时他都考虑过什么因素,就会知道这山有多高,水有多深(玩笑)。只说一件,Orion的分频用了22快双运放,每一级都有其设计目标,反正我第一次看到,就知道自己离真正可以设计电子分频有多远。。。

另外对于Linkwitz在音响理论上的成就,其实linkwitz-riley分频架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家不妨可以看看他的主要论文 http://www.linkwitzlab.com/publications.htm,很多都可以下载,并且包含PPT和现场演讲的录音,很有参考价值。

hya1951 发表于 2011-6-4 22:22

记得J版好象说过障板的驻波很小,这一点就了不得,现在烧房子远比烧音箱贵得多得多,仅凭这一点Orion就是非常了不起,但减少驻波原理是什么,还请高人来解释{:2_65:}

wang_yict 发表于 2011-6-5 11:00

箱体设计很有特色,建议大家一起来讨论。许多地方是可以借鉴的。
先说说我的观点:
1、反面加个高音是否有利于加大音场的纵深感,这个可以家里试一下,把两个箱子背对背听一下有啥区别。
2、中低音喇叭屁股后面的三角加强,我看是起到抑制盆架的谐振而架设的吧。
3、两个低音一前一后,我看是为了把两个喇叭的音盆借在一个平面上的缘故吧。
4、两个低音正反装有点玄机。
   1)或许为了保持前后音场的一致性。
   2)相互反相串联能否抵消音圈中产生的反向感应电动势,有助于提高解析力。
上述观点对否,大家能否说说,或还有别的吗?我想弄清基本原理后应该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

太阳1950 发表于 2011-6-5 15:57

谁有这个音箱的尺寸?想折腾折腾!

gorran 发表于 2011-6-6 00:53

谁有这个音箱的尺寸?想折腾折腾!
太阳1950 发表于 2011-6-5 15:57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Orion的电子分频是关键.

peafowl 发表于 2011-6-6 10:00

orion的电分pcb主页上倒是有卖,但是支付沟通都不方便,要是在TAOBAO上有卖就好了

kt133 发表于 2011-6-6 10:34

本帖最后由 kt133 于 2011-6-6 10:36 编辑

采用了前后偶极的设计方式用来降低低频的失真,但是并没有采用障板设计,而是一种前后开口箱体的设计

不太明白这种开口设计怎么保证低频呢?效果不是和小障板一样?难道不会发生低频前后抵消?

另外这种设计和功放里面的推挽有点相似

powerriver 发表于 2011-6-6 12:31

有没朋友有成功个案的DIY箱尺寸,箱体成本不高,值得尝试

太阳1950 发表于 2011-6-6 13:57

有没朋友有成功个案的DIY箱尺寸,箱体成本不高,值得尝试
powerriver 发表于 2011-6-6 12:31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我用功率三分频加EQ来试一下这个偶极障板音箱,会怎样?

hya1951 发表于 2011-6-6 20:38

我用功率三分频加EQ来试一下这个偶极障板音箱,会怎样?
太阳1950 发表于 2011-6-6 13:57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支持兄弟吃螃蟹,值得一试,这个偶极障板音箱的音色很可能与众不同:D

lakerblue 发表于 2011-6-11 10:24

本帖最后由 lakerblue 于 2011-6-11 10:26 编辑

上几张详细点的图片(重了好几张。。。)

太阳1950 发表于 2011-6-11 20:00

好好好!L版太大方了![/b

fugue 发表于 2011-6-14 21:00

回复 21# kjian

对Orion非常有兴趣,关注了有一段时间了。

为了解决Orion低频衰减的问题,Linkwitz用的是电路上对低频的补偿,但是这个方法无法解决扬声器低频阻抗的急剧下降问题,低频时候容易失控。请教kjian兄,您实践中对这个问题的体会如何?

另外,您提到Linkwitz对各级运放都有其设计目标,这主要是针对哪些方面的目标呢,可否列举一下?我自己以前的理解没考虑到这么细。

谢谢!

kjian 发表于 2011-6-14 21:55

回复 33# fugue


    >>为了解决Orion低频衰减的问题,Linkwitz用的是电路上对低频的补偿,但是这个方法无法解决扬声器低频阻抗的急剧下降问题,低频时候容易失控。请教kjian兄,您实践中对这个问题的体会如何?

> 这个问题不是很明白,难道低频阻抗会比下降得比直流阻抗更低?实践中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几百快得功放推得挺好的。

    >>另外,您提到Linkwitz对各级运放都有其设计目标,这主要是针对哪些方面的目标呢,可否列举一下?我自己以前的理解没考虑到这么细。

> 举例来说,从各级之间的阻抗匹配,单元频响峰谷的补偿,开放障板造成的在各个频段的不同影响 ,各个单元在各个频段的有效振幅,小到输出端直流保护,输入端高频干扰的阻隔,等等不一而足。电路以外,障板和侧板的形状也是为了补偿频响而设计的。

> 当然,我决无神化Linkwitz的意思,可能每一个合格的专业设计人员都会考虑到这些因素,只是我知道的合格的专业的设计人员太少了,很多都是像我一般半桶水的瞎捣鼓,偶尔得到不错的结果也只是耐心和运气而已。。。

GAODI0002 发表于 2011-6-15 23:16

sion625 发表于 2011-6-15 23:30

不明白为什么不用6.5寸中音

gorran 发表于 2011-6-16 00:11

orion的电分pcb主页上倒是有卖,但是支付沟通都不方便,要是在TAOBAO上有卖就好了
peafowl 发表于 2011-6-6 10:00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orion的电分pcb主页上倒是有卖"LZ能否PM个连接?

GAODI0002 发表于 2011-6-16 21:10

3188 发表于 2011-6-19 13:19

有思路

汇点 发表于 2011-6-19 15:29

这个是以后的方向。。。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翻译了一篇枪文《终极的DIY音箱体验:Orion三路电子分频偶极扬声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