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兔 发表于 2006-6-17 08:24

<p>唉.确实是。众人皆识道,何以容js呢?</p><p>&nbsp;</p>

hay2581 发表于 2006-6-17 08:13

<p>楼主可能是想秀一下古文,俺的古文水平还凑合,但也是不甚明了。</p><p>幸亏楼主又白话了一下,方才释然。楼主说的有一定道理。说一下俺的看法。</p><p>一、俺发烧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享受音乐,所以俺不会用好的音响整天听摔玻璃或跑火车的CD。</p><p>二、音响DIY是一种乐趣,乐在过程,产品出来之后最终还是为了音乐服务,否则快乐就到此为此,产品的生命也有在完成之时终结。</p><p>三、现场最保真,而现场是无法搬回家的。由于器材、环境的因素,我们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无限度的接近保真,但永远达不到真正的保真。器材、环境已经将将声音再创造了,这是不依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对此,要有好的心态,把注意力多放在音乐上,对音响的追求则根据自己的财力、精力适可而止。</p><p>四、保真与失真是一种矛盾。有人追求保真,但也有人喜那种美丽的失真。比如老式英国箱子和胆机的音色,喜欢这种音色的人,谁说他们不是发烧友。</p><p>五、一定素质的音响可能使我们更好的享受音乐之美,因此,音响发烧友是值得尊敬的人。但一定不要忘了发烧的目的。因此我尊重用收音机或单声道听音乐的人,胜过用发烧音响听摔玻璃的人。</p><p>六、八楼阿弥陀佛之下一段,系《心经》,是佛教最短的一部经文,虽然短小,但贯穿了佛教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有佛教总纲一说。如果能参透此经,则对佛教的要义已经入门。当能做人做事不执着而处处自在,对人生大有裨益,对发烧当然也大有好处(俺只是个佛教文化的研究者,不是劝大家信教,呵呵)</p><p>以上系个人只见,大家以为然否(象不象楼主的口气),请多指教。谢谢。</p>

HQ 发表于 2006-6-17 05:50

再加一个精华!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愚翁</i>在2006-6-17 0:13:00的发言:</b><br/><p>呵呵,先向各位网友表示歉意。</p><p>老朽的意思Julien版主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烧一样爱好,首先应了解其目标和内容,不要盲目,这样才能烧有所得。</p><p>对于HIfI来说,大的方面是对应于人耳这样一个器官的,具体的方面是用于从时间和空间方面“扩展”人的耳朵的,即它不是用于创造出一个声源,而是传递一个声源。而作曲家,音乐家等等是创造声源的。作曲演奏、音响师加入混响等等,都是一个创作过程,以烹调作为比喻,非常恰当,但HIFI不同,“High Fidelity”已经非常明确了标明了,这是个高保真的传递过程。不是创作过程,当然,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加入各种佐料进行二次创作,OK机也许就是这类产物,但这就是另一个范畴的内容了。不是HiFi的研究范围了。的确,失真是绝对的,永远不可能消除。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会越来越小,最终达到人耳分辨不出程度。这也是绝对的。这就是HIFI的真正追求的目标。</p><p>此外,将HIFI局限于电指标和放大器的观念早已过时,Hifi是一个过程,不是局部,失真存在于从捡取到重放的各个环节。而校音是个纠正失真的过程,是以人耳对原始音场的感受为标准来纠正这个过程中“过”与“失”,它决不是增加失真。这就是高端厂商的设计师被要求不断听取现场音乐原声的原因。实际上,作为一个HIFI爱好者自己校音时,同样是以自己大脑中原始音源的印像为标准的。</p><br/><br/></div><p></p>

土八路 发表于 2006-6-17 00:41

早这样解释不就明白了!

愚翁 发表于 2006-6-17 00:13

<p>呵呵,先向各位网友表示歉意。</p><p>老朽的意思Julien版主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烧一样爱好,首先应了解其目标和内容,不要盲目,这样才能烧有所得。</p><p>对于HIfI来说,大的方面是对应于人耳这样一个器官的,具体的方面是用于从时间和空间方面“扩展”人的耳朵的,即它不是用于创造出一个声源,而是传递一个声源。而作曲家,音乐家等等是创造声源的。作曲演奏、音响师加入混响等等,都是一个创作过程,以烹调作为比喻,非常恰当,但HIFI不同,“High Fidelity”已经非常明确了标明了,这是个高保真的传递过程。不是创作过程,当然,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加入各种佐料进行二次创作,OK机也许就是这类产物,但这就是另一个范畴的内容了。不是HiFi的研究范围了。的确,失真是绝对的,永远不可能消除。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会越来越小,最终达到人耳分辨不出程度。这也是绝对的。这就是HIFI的真正追求的目标。</p><p>此外,将HIFI局限于电指标和放大器的观念早已过时,Hifi是一个过程,不是局部,失真存在于从捡取到重放的各个环节。而校音是个纠正失真的过程,是以人耳对原始音场的感受为标准来纠正这个过程中“过”与“失”,它决不是增加失真。这就是高端厂商的设计师被要求不断听取现场音乐原声的原因。实际上,作为一个HIFI爱好者自己校音时,同样是以自己大脑中原始音源的印像为标准的。</p><br/>

enjee 发表于 2006-6-16 20:51

<div>ft,这也加精。</div><div>似乎追求hifi与“玩失真”并不对立吧。一种是理想追求,一种是事实存在。失真是绝对的,但不妨碍人们进一步的追求hifi;同样,追求hifi并无法否定失真的存在,不管你玩与不玩他都存在。在追求无法达到的地方“玩失真”并无不可。</div>“道”,大得很。所以不喜欢谈“道”。“殊途同归”也未尝不可。

mygod2008 发表于 2006-6-16 20:23

<p>说话应让人听懂才是.</p>

土八路 发表于 2006-6-16 20:11

<p>倒!要修道去武当山呀!俺生在此地,却不以为然。</p><p>文言文含糊不清,可以胡乱解释,就象周易,信者以为世界到现在还按它的预言在发展,不信者以为明天不可预料,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p><p>我不关心得道与否,因为我看不到谁会升天,也许在某些大侠眼里,不屑一顾,但我能自娱自乐,不是吗?</p><p>&nbsp;</p>

seabreeze 发表于 2006-6-16 19:53

纯属灌水

楼上莫怪,我看不懂,请愚翁解释一下

hzr917064 发表于 2006-6-16 19:47

<p>愚翁所言好歹还属白话文,然“阿弥陀佛”者几近于传经布道,其玄机深藏,吾辈恐莫测其高深!</p>

Julien 发表于 2006-6-16 19:40

<p>80MM,我感觉楼主的意思是,器材是需要高度保真才能再现音乐家,录制人员的意图的,这帖还是发的很及时到位的</p><p>不是主动制造所谓的美丽失真来再创作</p><p>这类再创作行为不应该叫做传统hifi,可以理解为另一种个人艺术行为</p><p>当然,是否有这样一个水平和资格是另外一回事了</p><p>失真是绝对的,但不妨碍人们进一步的追求高保真</p><p>不公平是绝对的,也一样不妨碍人们追求公平的原则</p><p>认为既然有失真,就去玩失真这种心态,无疑是楼主不赞同的</p><p>楼主认为这不是玩hifi的正道,走错道了</p><p>为了自己耳朵而改善音乐原来的表现,这样的烧友更适合去做艺术家,创造家</p><br/>

fu-80 发表于 2006-6-16 19:26

<p>楼主是典型的烧音乐的,并不烧器材。所以,对器材不屑一顾,以为是俗物,不能成为是“道”</p><p>嘿嘿```````看来楼主发错地方了。</p>

zhc 发表于 2006-6-16 19:01

强贴 !留名~~

seabreeze 发表于 2006-6-16 18:32

阿弥陀佛

<p>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br/>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br/>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br/>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br/>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br/>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br/>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br/>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br/>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br/>&nbsp;</p><br/><br/>

神使 发表于 2006-6-16 18:19

<p>我什么也没看到。</p>

lusson 发表于 2006-6-16 18:15

<p>同四楼</p><p>大可直说.</p>

mygod2008 发表于 2006-6-16 17:52

<p>之乎者也!</p>

山道士 发表于 2006-6-16 17:42

老人家是否可以用白一点的语言,晚辈们的语文水平都不高

liyuan-sh 发表于 2006-6-16 17:39

看不懂。

charlle 发表于 2006-6-16 15:20

老先生说的有道理,修道要识道。受教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灌水]修道与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