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过N多领袖的帖子,这家伙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有些观点大家可能不注意但却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后级电源滤波电容容量最好大到十数万微法。另外输入端耦合电容容量不宜过大,跟我的实践经验一致,原因可能是把扬声器不能回放的低频信号减少后,减少了不必要的电流消耗,降低电源波动,而且喇叭的振幅减小,非线性失真也会降低,故听感反而更好。后级根本不需要改!
后级根本不需要改!领袖之前的初级磨机方案里就不建议改后级,光改改前级就行了。领袖早就作过伟大的预言:原线路图里即使是三对场效应功率管也不需要加什么推动管!为什么要加推动管?就是怕电流输出不够!怕推不动三对功率管!怕低音会绵软无力!可本电路用的是场效应功率管,场效应管几乎不需要推动电流,别说推三对了,即使推三十对场效应功率管也不需要加推动管。
无情的事实有力的证明了领袖的英明决断!领袖明察秋毫,光动动嘴改改前级,就已经让低音变得清晰有力了,这说明原本的后级在推动方面毫无问题。
再瞧瞧你们,一见到两对以上的功率管就想到要加推动级,脑袋瓜子僵化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而且一有人说要加推动管,就有人急急忙忙地去改,搞到最后烧了管子!你们真是臭气相投啊!为什么水平差不多的人总觉得特别谈得来,而领袖和你们相比可能水平高得太多,你们总觉得领袖的理论怪怪的、像痴人说梦话,可搞了半天最终却发现真正的白痴却是自己。
最喜欢嘻嘻哈哈、摇摇晃晃的来诠释真理的、最最富有生活情趣的革命领袖
这样就好
我只不过是对大多数情况下的的猜测,有这样的基础摩一摩还是可以的,针对结构上的缺陷的改进,才是真正的摩机,换发烧元件的方法是最愚蠢而无效的。怎么是单电压呢?
以下是引用叮叮在2005-11-9 1:35:00的发言:其实单电压双环牛并不如双电压单环牛的效果好;
是双电压双环牛呀(每个声道一只环牛)。
我猜这台机素质应该不好
整个设计理念都是围绕着当前流行的“概念”进行的。其实单电压双环牛并不如双电压单环牛的效果好;场效应管输出时高低压供电毫无意义;继电器音源切换只能产生心理作用;场效应输出对管子要求极高,国内现实环境下是做不好的。相比之下STK厚膜就好很多,电路设计看似小儿科,其实无懈可击。分析该图,直流伺服能去掉则去掉;前级增益当然越小越好,最好是去掉前级;输入藕合电容取值154好一点,如果低音口径在10吋以上可取值再大点,另外负端应改为1K,接上4.7U电解并225涤沦,反馈电阻改为47K,功放的输入级和电压放大级用互补输出方式对音质改善不大,却对管子配对要求很高,相信厂家不会费事去配对的;恒流源对音质改善极大,又无配对要求,厂家却为了满足于当前发烧友的“心态”而未采用。
这机器不错呀
我觉得这机器基本素质还是很不错的,比如电源采用大功率双环牛、各级独立供电、继电器音源切换、场效应功放输出等都是我欣赏的地方。做工也还不错,我不知道是什么品牌,其商标为:GMT,说明书为日本印刷(PRINTED IN JAPAN)。扔了不可惜吗?扔掉了吧重新购套板板想怎么装就怎么装
不要在上面浪费钱了二手区有人在团购金封的240
脑淫就是意淫。
各位:不能见死不救啊!
已修复,待调整,求指导
昨天已更换了功放管,开机即听到保护继电器动作,手摸功放管温升很快,赶紧关机。初步判断末级静态电流太大,我也不知因该如何调整,分析认为减小推动极电流应该可以见效,于是将5401、5551两个三极管发射极的100Ω(图上标注100Ω,实际为220Ω)换成较大的电阻,当换成1K时电路可以工作,但功放管仍然很烫,直至调整至1.4K时,温升基本正常,此时功放管漏极0.5Ω电阻两端电压为0.025V。我不知正确的调整方法该如何调整?也不知标准电流应该是多少为好?再请各位不吝赐教。谢谢!
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那力度是中低频.而不是低频.
以下是引用革命领袖在2005-11-7 11:37:00的发言:高频相移哪来的5倍?你倒给我说说看!
40HZ以下少了几dB,低音就没了气势?看来你真的是水平极端低级原始啊!
你永远都不会明白,为什么领袖把低音切了他却会说:“低音觉得比以前更有力度”。
受教育啊,,,,,,,
终于调试完毕
在调整末级静态电流时发现实际电路与电路图有区别:在场效应输出对管的l两栅极电阻(100Ω)前还有一支5551的三极管(集电极接K管的栅极电阻,发射极接J管的栅极电阻),集电极电阻为10K,基极电阻为1K。我分析只要增加基极电阻就可以增大5551的基极电流,从而降低5551的管压降,也就是降低了功放管的栅极电压,就可以减小功放管的静态电流。于是我将上次更改的电阻复原,拆下该三极管的基极电阻,找来一只4K7的微调电阻,将阻值调到最大后装在基极电阻的位置上,开机,同时用数字表监测0.5Ω电阻两端电压,此时为0.005V,逐渐调小可调电阻,电压随之升高。经过多次调试,当电压升至0.025V(此时静态电流为500mA),散热器略有温升(比没有换管的另一声道稍高),自认为比较理想。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声道也调到相同的静态电流。又遵照“革命领袖”的指示将前级放大倍数降为1,增大附加放大级的倍数。至此,摩机基本完工,效果有待煲机后试听。再次感谢各位网友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