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yn33 发表于 2008-1-25 15:35

转自矿坛,看看电路新想法

http://www.crystalradio.cn/bbs/thread-35302-1-1.html

ccyn33 发表于 2008-1-25 20:35

忘记了没在矿坛注册的恐怕看不到图下面全部都是引用的:

系统地说一说,以回复大家
电子管直接耦合式单端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电子管单端直接耦合功放电路是不多见的,特别是用于栅压较高的功率管上就更少了,本设计的思路就是针对高栅压功率管电路组成与搭配问题的。大家都知道,有很多胆功率管在工作点电压(栅负压)较高时,才能进入线性区域工作,这样就给电路的组成带来很多便,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栅压胆功率管,电路如按传统自给偏压方式连接,由于栅负压较高,要求阴极电压也高,在相同的阳极电流时,阴极电阻的功耗要大得多,电阻的功率有时要用到10—15瓦,电阻的发热量和体积也都大了很多,这就给电路布局设计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整机的无用损耗,降低了整机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般常规的做法是采用固定偏值电路,也就是在电源变压器上另加一个绕组,经整流滤波后,单独输出一路足够的负电压,共给功率管栅极使用。这样就可将功率管的阴极电阻值减小,甚至去掉不用,从而也降低了这部分的功率损耗。
  2、负栅压高的功率管,要达到额定的输出功率,就要求前级的推动电压足够大,当使用一级电压放大器时,较难达到要求,必须使用量及放大器,而且,对推动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再加上采用固定偏压的方式,电路的组成相对复杂了很多。
    3、由于栅压高,在采用自给偏压的方式时,设计的电源电压也高,这样对电源变压器的要求提高了,匝数多绕制比较麻烦。
  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由此而设计了以6N5P为例的一款直接耦合式功率放大电路。电路图如下:
   6N2+6N5P直接耦合单端电路图.jpg (37.57 KB)

2008-1-15 21:25
此电路的设计特点是1、非常适用于负栅压较高的功率管组成电路,栅压越高,推动级的阳极电位越好分配,而对低栅压的功率管来说,反而麻烦一些。2、本电路是一种很折衷的电路,它即起到了固定偏值电路的作用,又方便了直接耦合,巧妙地将直接耦合电路与固定偏值电路组合在一起,一举两得,使电路得到了简化。
    从电路分析可以看出,电源输出的两组高压,是分别供给两个放大器的,然后,经过巧妙的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电路,在这个电路里,关键的地方是两个电路的结合部位,一个是推动级的输出部分,一个是功放级的输入部分,他们的结合恰到好处,这也是此电路对负栅压较高的功率管适应的原因。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两点:1、本电路的参考点有两个,即两组电源各自为参考点。2、电路中的R3. R2的互连点一定要接在一起,并且要靠近推动级,功率管的阴极要尽量靠近电源焊接。如图。
   局部电路.JPG (31.19 KB)

2008-1-15 21:25
除了上述外,本电路的其他方面与传统电路都是一样的,参数的计算上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对推动管要求放大系数要足够高,这样才有足够的增益,一级电压放大就够CD机用了,如采用低u的管子,就需两级放大器来推动。本电路对推动管的要求与阻容耦合电路有所不同,阻容耦合电路需要选用推力较大的管子,比如,6N6, 6N8P, 6N10等来推动这些高栅压的管子,这些推动管有共同的特点,1、放大系数都不高,2、栅负压也较高,3、阳极耗散功率相对较大。对阻容耦合电路分析来看,电路中存在一定的损耗,而且推动级阳极负载电阻在交流情况下,与功率管的栅漏电阻是并联关系,这样实际的交流阻抗就较小,因此增益上要受一些影响,直接耦合电路是不存在这些问题的,他要求一般的高u管子即可,一级放大就可以使电路轻易输出6瓦以上的功率(用6N5P管,CD机)。
    电路的调整,要想使电路达到一定的水平,对电路的调整是比不可少的,当然,如果买的是套件调整就简单多了,因套件是整体设计的配套产品,所以自己装机要么买套件,要么严格按电路参数选购元器件(基本是套件的水平),要么就自己全套设计,包括电路的构成、电路参数、电源牛参数、输出牛参数等,这样要比很费心的找一款好电路,却随便找了些不配套的元件,胡乱组装的性能好得多。本电路的调整比较简单,主要是调推动级的阴极电阻值,使功率管的栅漏电阻两端的电压在要求的栅压时即可,调试时最好用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分别调输入信号的电压和推动级的阴极电阻值,使输出波形最大又不是真为止。
   简单的设计方法:
   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我发过的帖子讲的一样,不再重复,下面将输出牛、电源牛的设计简单得讲一下。

   6N5P输出牛数据.JPG (54.86 KB)

2008-1-15 21:25

ytlun 发表于 2008-1-25 21:04

没什么特别的电路。而且依稀记得以前有个老兄也搞了个类似的电路,并郑重其事地命名为“严氏浮地”。

locky_z 发表于 2008-1-25 23:19

这个电路不算妙,
我的手抄本里面曾经摘抄过一个晶体管+电子管电路,它可不是共栅极那种电路喔,也不是SRPP电路。
如下图,更绝。

爱胆有理 发表于 2008-1-25 23:32

呵呵 电路可是"进修"老兄设计?

ccyn33 发表于 2008-1-26 10:40

回楼上,正是“进修”老兄的图,我也很有兴趣,到最终定型了也打算试试。

抹布 发表于 2008-1-26 15:37

参数好象有点不对
6N5P双三极管每个能输出平均7.5W?

4楼的是什么电路来着?

Julien 发表于 2008-1-26 16:01

都是两级共阴,看不出丝毫的好处

locky_z 发表于 2008-1-28 15:19

4#电路中用晶体管代替1#电路的6N2,同时可以省略辅佐电源,

巧妙利用电子管的阴极电压作为晶体管的工作电压。
普通电子管SRPP或者晶体管的沃尔曼电路,都是上下两级直流串联的电路,但他们的输出只能是和输入反相的,增益只有一级的增益。
而此电路其增益比一级电子管或者一级晶体管高得多,是两个放大器相乘。

例如用此电路,用中功率晶体管串联6N5,能够输出足够幅度的栅-阴电压幅度,而电源电压不必做得很高。

cb400 发表于 2008-1-28 17:50

.。是进修老师的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自矿坛,看看电路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