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立前级] 乱搭的前级,路过的大侠请指点

[复制链接] 查看: 117948|回复: 137

75

主题

3

好友

234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音响仅是手段,音乐才是目的.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744
帖子
3033
精华
4
经验
2345 点
金钱
1821 ¥
注册时间
2006-2-22
发表于 2010-3-21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类似的电路在之前做两台前级,出来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总感觉欠缺点什么,对K389,J109几乎失去信心,近来有点空,随便搭了电路(估计类同的一大把),差动放大+电流镜像+渥尔漫+HDAM,经典吗?百分之七八十的音响电路都会见他们的身影,声音经典吗,经典,高频清晰,低频有力,中频一般,所以着重如何做好中频,这是之前做的两台前级的感受.
    以下简单说一下各电阻的取值及各级电流的设计.
R1\C1,这两个元件的参数是根据仿真得出参数,不是越小越好,也不是越大越好,R1取值2K时,方波的过冲刚好没有,实际电路以示波器的波形为参考.R2,取值100K,因为我的电位器都是100K的
R3,R4这两个电阻决定了第二级电压放大的工作电流,不能死记硬背,用不同的晶体管电流教会有所改变的,R3.R4取值  1.5K时,当R3,R4流过的电流为1MA时,第二级的工作电流刚好为3.5MA,跟据你不同的设计要求来改变R3,R4的取值,因为用了镜流源,R10,R11取值要跟R3,R4相同.第一级我实际设定是1.3MA,K170,J74以前在做JC2时,工作电流在1.3~1.5MA左右,中频比较满意.
R6,R8,这稳压二极管D7,D8的限流电阻,一般二极管的工作电流取值为0.1~0.5MA左右,如果稳压二极管不参于放大电路分流的,可以设定大一点,比如0.5MA,如果参于分流(比如第二级电压放大中的稳压管),设计电流不能过大,0.1MA就可以了,20V-5V=15V,15V/47K=0.3MA.所以R6,R8取值47K.
R7,R34,R35,R36起着控制差动放大电路的增益,不易取值过大,我用22R,有错请指正.
R13,R12,C6就不用多说了,我设计放大为5倍左右的放大就行了,所以取4.7K和1K,C6跟据实测有无自激来决定,暂取10P.
R9,R19,R31,决定下一级静态工作点,实际对本级工作点也有影响,R9是调节中点电位设的,跟据R31的大小来决定,R31取值在330R~680R,我没什么经验,取430R,R9取1K可调电阻,R19取200R,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不能不用.
R20,R26,R14,偏置电路的工作点的设置,具体怎么算去看看晶体管电路设计吧,经典值,上为3K3~4K7,下为2K+1K.当然想简单点也可以不用这样的偏置,直接一个电阻,或一个发光二极管,或几个二极管串联.
R23,因为这个稳压二极管对本级电流具有分流作用,工作电流不易过大,40V-10V=30V,30V/100K=0.3MA.
R21,R22,是为以后改用场管留点,这里不用电阻,用一根导线串一个磁珠.
R24,R25,如果不是为了增大输出功率,一般用10R~47R,阻值越大,稳定性越好,当然大了对声音有影响,用作耳放可以适当取值小些,我取值为10R.Q11,Q12的电流设计为30~40MA左右
后面的HDAM电阻取值就不说了,看了前面应该都会算的了.以上仅为本菜鸟的分析,有错请指正,以免误导大家.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10 威望 +1 HD币 +50 贡献值 +1 收起 理由
wzy728 + 50
老牛288043 + 10 + 1 + 1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75

主题

3

好友

234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音响仅是手段,音乐才是目的.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744
帖子
3033
精华
4
经验
2345 点
金钱
1821 ¥
注册时间
2006-2-2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板的制作,我个人觉得单面板最适合DIY,怎么拆都没问题,用了热转印,然后手工镀银锡,这样不易氧化也增强导电性能.
说说个人的一些感观指标吧,手上暂无示波器,所以有些元件参数还没能最后确定,高频段非常清晰,很小的过镀音符都能听到,低频非常有力,为什么用非常这个词,跟之前的JC2比,同放一首歌,可以明显感受得出.中频也厚实,说实在什么叫厚实靠个人去理解,我花了两三千做的胆前级,我个人听不出差别.音效的评价是个非常主观的东西,几个朋友来听,三台前级,各有喜欢.
信噪比很理想,用耳朵贴着喇叭几乎很小声.如果用单组电源供电,记住,从信号输入到电源供电前,地线都是分开的,包括电位器的小板,如果在电位器地线不分开,会在低音听到有些呜呜声,分开就没事了,然后在电源的中心点接机壳,大家可以看到电源的中心有个接地用的铜片.

晶体管的配对与选用,手上有电脑图示仪,可以方便配对与选不同放大倍数的晶体管,输入级,用过K389,J109,是V档的,后改用K170,J74,BL档的,输入级的三极管除镜流源,放大倍数都在400以上,并且3%以内的配对.第二级也是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品体管,推动级用过三种,三肯的A1859,C4883,MJE15030/31,东芝的A968/C2238,差别不是很大,评价我就不说了,都试试最好.也可以改用场管.
电源,很重要的东西,在这个电路我用的是LT的LM317/337,JC2的电源电路,另一个前级用了并联稳压电源,因为机箱限制,有些设想没法实验,以后换个大机箱再搞.滤波电容只用了四个ELNA的35V/1000UF FOR HIFI,25MM直径个头比另一个前级同是ELNA 35V/3900UF的电容还要大.变压器用的了一个国产的200W环牛,以前为音乐传真A100定制的,用在前级很理想.
最后说一个,供电电压,因为手上的变压器原因,没有高电压的,我想用50V~60V电压会更理想,会对高频失真有所改善.

75

主题

3

好友

234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音响仅是手段,音乐才是目的.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744
帖子
3033
精华
4
经验
2345 点
金钱
1821 ¥
注册时间
2006-2-2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看不清的,在图片最后有个PDF文件.
前级1.JPG
前级2.JPG
DSC09690.JPG
DSC09692.JPG
DSC09680.JPG
DSC09683.JPG
DSC09684.JPG
DSC09687.JPG

我的三台前级

我的三台前级

甲乙类后级

甲乙类后级

xtcqk1.rar

21.04 KB, 下载次数: 16266

83

主题

1

好友

293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四川绵阳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3369
帖子
7879
精华
0
经验
2935 点
金钱
2848 ¥
注册时间
2007-6-6
发表于 2010-3-21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兄现身,!
    与KSA100搭配怎样?

75

主题

3

好友

234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音响仅是手段,音乐才是目的.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744
帖子
3033
精华
4
经验
2345 点
金钱
1821 ¥
注册时间
2006-2-2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4# 农民工!

没有把她做为后级针对性的前级来做,适合大部分的后级.

50

主题

0

好友

247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1166
帖子
4305
精华
1
经验
2476 点
金钱
2393 ¥
注册时间
2007-4-2

DIY大赛获奖

发表于 2010-3-21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射极输出电路还要加HDAM,有没不接射随器试过
头像被屏蔽

1

主题

0

好友

333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39141
帖子
334
精华
0
经验
333 点
金钱
330 ¥
注册时间
2009-10-12
发表于 2010-3-21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LZ 有无尝试一下用低点的电源供电..................第一级的静态电流调一点点,不能过大。电源调到14V~16V。应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哟.....................我现在做的是用+-14.15V的供电。个人意见。LZ不防试下。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0-3-2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R1\C1,这两个元件的参数是根据仿真得出参数,不是越小越好,也不是越大越好,R1取值2K时,方波的过冲刚好没有,实际电路以示波器的波形为参考
xtcqk 发表于 2010-3-21 15:58

这二个元件确实能掩盖放大器方波过冲的问题,但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其实R1\C1在这里所起的作用只是将输入的方波信号上升和下降沿变得平缓一些,这样不至于明显诱发放大器的过冲,或者使过冲看起来不是那么明显。
另外,第二图的输入级和输出级有很多不合理甚至是错误之处,尽管能响。

1

主题

1

好友

93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7184
帖子
990
精华
0
经验
930 点
金钱
930 ¥
注册时间
2009-3-11
发表于 2010-3-21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dpf无连接

75

主题

3

好友

234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音响仅是手段,音乐才是目的.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744
帖子
3033
精华
4
经验
2345 点
金钱
1821 ¥
注册时间
2006-2-2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路大侠的指点,7#:看着加了HDAM似乎有点多余的,这个是试验板,想一次把想法都做进去,明天去掉看看是好是坏,谢谢,8#:那就1MA吧,说说这样改善的理由,这个电路的输入级用了镜流源,渥尔漫,考虑到管子的压降,过低电压供电,我怕不理想,也谢谢你的指点.9#:其实我清楚方波的过冲并不全是这两个元件的问题,比如电压放大的晶体管,我偿试过更换不同参数的晶体管,过冲情况都会有所不同(不是仿真),有些参数晶体管方波在R1/C1取值较小的情况下完全没有过冲,也可以说用R1/C1解决方波过冲是治标不治本的.对于不合理和有错的地方,请大侠指点一下,非常感谢.关于她的声音,如果近的话,真希望你能过来听一下.顺便给些意见.

75

主题

3

好友

234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音响仅是手段,音乐才是目的.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744
帖子
3033
精华
4
经验
2345 点
金钱
1821 ¥
注册时间
2006-2-2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10# jiexiiu
已改好了.谢谢

1

主题

3

好友

243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16541
帖子
151
精华
0
经验
243 点
金钱
153 ¥
注册时间
2009-7-7
发表于 2010-3-22 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PreAmp2.gif

電流鏡的接法有問題!
差動輸入級加電流鏡的作用原本是要讓輸出電流加倍, 但你這樣的接法不但大幅降低了差動級的輸出, 還導致Q3和Q17之中一定有一個會飽和, Q4和Q19之中一定有一個會飽和, 而且還是隨著電流變化交替飽和, 反而造成失真.
但是如果改成正常的電流鏡(圖中紅色的標示), 由於是互補雙差動電路, 下一級Q9和Q18的偏流又會難以控制!!!!!

Q11和Q12這一級的輸出阻抗比Q20和Q21這一級還低, 加在Q11和Q12這一級後面的緩衝電路顯得畫蛇添足!!!!

259

主题

27

好友

592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高级灌水专家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4213
帖子
7902
精华
3
经验
5924 点
金钱
5274 ¥
注册时间
2006-11-4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DIY大赛获奖

发表于 2010-3-22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爷,给我电话号码和地址我,我的手机前天被偷了,通讯录丢了。寄一套前级PCB给你,当我的“小白鼠”

另外,HDAM的加入一点都不多余。可以省略了q10~q12不用。

75

主题

3

好友

234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音响仅是手段,音乐才是目的.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744
帖子
3033
精华
4
经验
2345 点
金钱
1821 ¥
注册时间
2006-2-2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9#:非常感谢指点,镜流源用在差分极,我的理解不是加强输出电流,而是让Q8,Q17流过的电流是一至的,电路实测也基本达到要求,图一是没用镜像电流源的,差分左右电流相差在0。3~0。5MA左右,镜流源的接法是按教科书照搬过来的,当然你说的我会认真分析,如果确是如此,我会改过来,也非常感谢你,还有错的不仿多说,至于在输出加入缓冲电路是否多余,我会认真对比效果,因机箱原因,我当初的设想是在输入端也加入HDAM再到音量电位器。

75

主题

3

好友

234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音响仅是手段,音乐才是目的.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744
帖子
3033
精华
4
经验
2345 点
金钱
1821 ¥
注册时间
2006-2-2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贵,谢谢你,信息已PM,乱搭的电路还有几个,到时都做好样品后再放出来大家指点指点。

1

主题

3

好友

243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16541
帖子
151
精华
0
经验
243 点
金钱
153 ¥
注册时间
2009-7-7
发表于 2010-3-22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9#:非常感谢指点,镜流源用在差分极,我的理解不是加强输出电流,而是让Q8,Q17流过的电流是一至的,电路实测也基本达到要求,图一是没用镜像电流源的,差分左右电流相差在0。3~0。5MA左右,镜流源的接法是按教 ...
xtcqk 发表于 2010-3-22 08:52

沒錯! 電流鏡的作用是要讓Q8,Q17流過的電流一致, 但是究竟是Q8的電流要跟Q17的電流一致呢? 還是Q17的電流要跟Q8的電流一致呢? 也就是說究竟誰是主動?誰是被動?誰是輸入?誰是輸出? 這就有很大的差別!
你讓Q17的電流要跟Q8的電流一致, 但是Q17的集極就只和Q3的集極接在一起, 那麼Q3的集極和Q17的集極電壓究竟是多少?
差分電路工作時, 一邊的電流增加, 另一邊的電流就減少, 那麼差分電路工作時, Q3和Q17能夠都不發生飽和嗎?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0-3-22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清楚方波的过冲并不全是这两个元件的问题,比如电压放大的晶体管,我偿试过更换不同参数的晶体管,过冲情况都会有所不同(不是仿真),有些参数晶体管方波在R1/C1取值较小的情况下完全没有过冲,也可以说用R1/C1解决方波过冲是治标不治本的
xtcqk 发表于 2010-3-22 00:35

我是在仿真时也发现很多时候过冲的发生与管子的参数有密切的关系,并很可能是与管子的结电容的大小有关。我曾经对一款与你的输入级类似的线路仿真时发现用2SK389/2SJ109有过冲,而改用2SK246/2SJ103就很好,无过冲。一开始我以为是2SK389/2SJ109增益太高所致,但试着加大管子源极上的电阻,使2SK389/2SJ109在线路中的增益与2SK246/2SJ103的增益相当也无济于事,所以我分析认为是管子的结电容太高所致。
回复19#:非常感谢指点,镜流源用在差分极,我的理解不是加强输出电流,而是让Q8,Q17流过的电流是一至的,电路实测也基本达到要求,图一是没用镜像电流源的,差分左右电流相差在0。3~0。5MA左右,镜流源的接法是按教 ...
xtcqk 发表于 2010-3-22 08:52

你的图电流镜是不可能正常工作的,见下图:
1.png
若I2↓则有I7↓、I19↓,但根据差分电路的特性可知此时I4↑。由于Q4、Q19的C极并没有其它的负载也不在反馈环内,于是Q4必将饱和,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允许发生的!简单地改成13楼那样也是不可以的。13楼的方式用于单差分电路是可以的,但用于你的这种钻石差分电路就可能因为Q18、Q9基极的直流电位不确定而出大问题。如果非要这么改,就必须对Q18、Q9另外专门设置直流偏置电路。
HDAM的加入一点都不多余。可以省略了q10~q12不用。
长贵 发表于 2010-3-22 08:25

非常赞成输出级按此改动。不仅简化了线路,还能提高性能。前级放大器的输出级不用环路反馈并不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威望 +2 贡献值 +2 收起 理由
wzy728 + 20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43

主题

4

好友

375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刀客戴维

Rank: 3Rank: 3

UID
97819
帖子
4539
精华
0
经验
3752 点
金钱
3638 ¥
注册时间
2009-4-19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0-3-22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75

主题

3

好友

234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音响仅是手段,音乐才是目的.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744
帖子
3033
精华
4
经验
2345 点
金钱
1821 ¥
注册时间
2006-2-2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7#:看来是我没理解好电流镜,非常感你的指点。

75

主题

3

好友

234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音响仅是手段,音乐才是目的.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744
帖子
3033
精华
4
经验
2345 点
金钱
1821 ¥
注册时间
2006-2-2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9#:由于Q4、Q19的C极并没有其它的负载也不在反馈环内,于是Q4必将饱和,不错,没理解透就乱搭了,谢谢,回到过冲的问题,我一直认为是管子FT过高原因导致,看到你的解析,我比较认同你的看法,再次感谢,再回到HDAM的问题,去掉这三只管,缓冲电路工作点是否要重做调整。比如Q20,21设为多少合适,用什么管。再回到听感的问题,这么一个有问题的电路,我还真的听不出,对比其它前级,我感觉还不错,当然有问题的电路我是接受不了的,改,一定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