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机制作] 6AR6单端的制作过程

  [复制链接] 查看: 143726|回复: 250

1

主题

0

好友

113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2777
帖子
462
精华
3
经验
1132 点
金钱
525 ¥
注册时间
2008-5-10
发表于 2009-3-1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刚开始玩胆机时,就在网上读各类文章。某天误入一胆坛,看了一篇关于6AR6的文章。因入此道时间不长,根基浅,很容易被呼悠。这不,看了这文章,不知咋的,就想搞几个6AR6玩玩。还好,这年头想买什么都能买到。也加上此管不贵,就顺手买了几个。(当然,和我后来买管相比可贵多了). 然后就有了下面这个制机过程。
1。管子篇。

6AR6
4极束射功率管,不是很普及。在材料网上也几乎没有见过(也就免了枪手之嫌)。所以先把管子的来历交代一下。据网上说,此管的前身是WE350B。此管由WE,即后来的贝尔实验为军方设计。天梭从WE买了生产权。据说阴极材料和纯度都是按WE的标准(这些就足够将我这样的新人呼悠起来了)6AR6的屏耗是19W6AR6WA/6098的屏耗是21W6AR6是椭圆屏,而6AR6WA是长方屏。下面两张照片是6AR6WA8076L6GC的比较。6AR6的屏极比807要大1/4807的屏耗是25W6AR6的屏极比6L6GC大,而6L6GC的屏耗是30W。所以,21W的屏耗是应该来说是比较保守的。而且,灯丝电流是12A,比8076L6GC都大。和EL34相当。
807.jpg

6L6GC.JPG

作为4极管,这个管子线性不是很好。这从管子的输出特性曲线可以看出。买的时候不懂,买回来以后才发现。没办法,亡羊补牢,只能看看有什么办法来用它了。下面是6AR6三极管接法的输出特性曲线。从这曲线来看,线性还是不错的。特别是管子的输出阻抗低,只有1k欧姆,大大低于8076L6GC的三极管接法。和EL34的三极管接法相当。尽管它的屏耗低于8076L6GC很多。作为三极管接法,
6AR6_char.jpg

EL34_char.jpg




它的输出功率要比8076L6GC.EL34在屏压350伏以上,屏耗线已经进入输出特性线的弯曲段(不同的等栅压线不平行);而6AR6350伏屏压上,屏耗线仍是在管子的直线区域,不同的等栅压线基本平行。所以,高屏压下工作它要比EL34线性好。当然,这不如2A3,但和EL34相比,6AR6更接近于2A3。而这个管子(NOS)价钱是EL34(NOS)1/10,不到2A3(NOS)1/10。对我这样的新手,拿这样的管子玩玩还真不错。烧坏了也不心痛。所以这回成了歪打正着,可以用它来做一台三极管接法的单端玩玩。去年出差在上海,有机会在丽影广场(南京路浙江路附近)听过2A3,当时的感觉是声音很园润,很自然,没有一点毛刺感。不过听的是童丽的歌。所以动态是谈不上了。第一次听2A3,感觉还不错的。

2。设计篇。
决定了做什么机器。第一件事就是要设计一个电路。做过不少的电路设计,就是没有设计过电子管的电路。听过做过的机器也不多,至于管子和元件应该如何搭配就没有任何概念了。所以这个设计完全是基于一般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过程。电路的设计就是用管子的特性曲线。设计时只计算失真,至于那个管子好声坏声就没有办法考虑了。如有错的请大家指正,这也是我的一个学习过程。


V320_2_5.jpg
V350_3.jpg
V380_3.jpg
V350_5.jpg
Pout_dis.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30 威望 +1 魅力 +10 HD币 +100 贡献值 +1 收起 理由
wzy728 + 10 + 1 + 10 + 100 + 1 bf
fung668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0

主题

0

好友

17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2765
帖子
174
精华
0
经验
173 点
金钱
183 ¥
注册时间
2007-12-25
发表于 2009-3-1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104

主题

5

好友

53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老菜鸟一个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3467
帖子
8339
精华
0
经验
5385 点
金钱
5138 ¥
注册时间
2008-1-5
发表于 2009-3-1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听楼主分析

19

主题

1

好友

92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9788
帖子
1215
精华
0
经验
929 点
金钱
988 ¥
注册时间
2009-2-10
发表于 2009-3-1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听楼主分析

156

主题

6

好友

243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499
帖子
3133
精华
1
经验
2431 点
金钱
1926 ¥
注册时间
2005-3-18
发表于 2009-3-1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搬个板凳,坐下继续听,楼主继续

14

主题

0

好友

75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55860
帖子
1069
精华
0
经验
758 点
金钱
713 ¥
注册时间
2008-9-25
发表于 2009-3-1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认真听课

0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3412
帖子
410
精华
0
经验
381 点
金钱
379 ¥
注册时间
2008-1-4
发表于 2009-3-1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听LZ分析

1

主题

0

好友

113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2777
帖子
462
精华
3
经验
1132 点
金钱
525 ¥
注册时间
2008-5-10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如下几个基本指标。
1。获得最大的不失真功率。
2。有足够的增益。
3。有足够宽的频率响应。
4。尽量高的信噪比。
从系统的角度来讲。功率放大器的设计由下面几个步骤组成。
1。功放级设计

单端功放级的设计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因为:1。结构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变化;2。要满足的参数比较单一,主要就一个,不失真功率。所谓后级出力,主要是力。而当功放管决定以后,所谓设计就是一个优化过程. 因为功放管决定输出功率,工作电压,工作电流,负载阻抗,推动电压及失真度。
就以6AR6为例。
首先是选管子的静态工作点。这个点由两个因素来决定,1。电压电流的乘积必须低于管子的最大屏耗;2。工作点要在特性曲线的线性区域,这可以通过变化电流电压的比例来定。。对6AR6取最大屏耗21W,这样可以得到最大的输出功率。因为这管子的余量比较大,选用21W不会有大问题。最后工作点的选择应该和负载阻抗同时进行优化。计算过程在J版发的文章里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发一些图来说明结果。
V320_2_5.jpg

V350_3.jpg
V380_3.jpg

Pout_dis.jpg

从最后这张图可以看出几点; 1。对同一阻抗,屏极电压越高,功率就越大,这是一个好理介的结果。2。对同一电压,阻抗越低,功率也越大,但同时失真变大。特别是当阻抗低于3K以后,失真加大快于功率增大,得不偿失。所以,负载阻抗不应低于3K。阻抗太高,尽管失真小,但输出也小。而且高阻输出变压器要难于低阻输出变压器。3。3条功率曲线随电压几乎是等间隔的,说明功率随电压线性增长;而3条失真曲线,320V和350V相隔要比350V和380V小很多。这就是表明从320V到350V失真增大小于350V到380V。尽管380V功率大了,但失真的增大也快了。权衡失真和功率,最后选3K的负载,工作点为350V,60mA。这一条件下可得到5W的功率,2次谐波失真为6%左右。相比较,2A3是3。5W的功率和5%的失真,EL34是6W的功率和8%的失真。对这么一只如此便宜的管子来说,这是非常不错了。实际上在3。5W输出时,失真会比2A3还要低。
选定工作点的同时也决定了输入电压的摆幅,由此可以得到对推动级增益的要求。
功率级的偏置电路在电源设计时在考虑。
V380_2_5.jpg

34

主题

1

好友

623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354
帖子
569
精华
0
经验
623 点
金钱
461 ¥
注册时间
2005-3-10
发表于 2009-3-2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请继续
头像被屏蔽

4

主题

0

好友

50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74472
帖子
463
精华
0
经验
502 点
金钱
470 ¥
注册时间
2009-1-12
发表于 2009-3-2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静静的听

1

主题

0

好友

113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2777
帖子
462
精华
3
经验
1132 点
金钱
525 ¥
注册时间
2008-5-10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F版加分。本篇还有推动级和电源的设计两段。然后还有制作篇和测试篇。这几天
比较忙。要慢慢写了。

1

主题

0

好友

113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2777
帖子
462
精华
3
经验
1132 点
金钱
525 ¥
注册时间
2008-5-1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2。推动级的设计。
   推动级的设计是比较好玩的。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大家可以各显神通。从管子上讲,有三极管,五极管。从电路上讲,有单级,有多级。多级的还有,阻容耦合,直耦。SPRR,Cascode.还可以阴极跟随,等等。如果做一排列组合,肯定不下十几种可能。各庄都有各庄的高招。我没做过很多,所以选电路只能根据手头的管子再加上自己的偏爱。
从推动级的基本要求来看,要满足下面几个要求。
1。足够且合适的增益。增益太低。推不满功放级。而增益太高,也会很容易使功放级输入过载而引起失真。增益太高的电路也不稳定,容易自激。
2。频宽越宽越好。
3。噪声越低越好。
4。失真越小越好。
所有这些都和电路的选择和设计密切相关。所以前级和推动级的设计应该比较好玩。从管子的角度讲,手头没有合适做推动的五极管。所以,只能用三极管推动。从功放级的输出电压要求来看,推动级需要至少50倍以上的放大。而三极管的Miller电容大,这样大的电压放大倍数会有很明显的Miller效应以至高频变差。所以只能是两级放大才能有足够的电压增益。手头有12AX7和6SN7的前级管。12AX7已经在我的6V6单端用过。这回就打算试一下口碑不错的6SN7。电路来说本人偏好Cascode。原因如下:1.Miller电容很小,所以输入回路有很宽的频响。2。输出阻抗高所以容易得到比较高的电压增益。6SN7的Cascode电路表现有点类似单级的12AX7放大,但有更小的Miller电容和更高的输出阻抗。所以可以获得更大的电压增益但又有比12AX7更宽的频响。当然,电路上稍微复杂一点,主要是系统的主电压要高。另外,J版的纯2很受好评。纯2的推动级就是Cascode电路加局域负反馈。原来也想就用纯2的推动级,但担心增益不够,所以就决定从头设计一Cascode的推动级。
1。共阴级偏置点的设计。共阴级的阴级电压不能太高,太高会造成大信号输入的过载饱和失真。但阴级电压也不可太低。推动级应该是纯甲类放大,所以要有足够的静态电流。如果阴级电压太低,势必要提高屏压来得到足够的电流。但Cascode的电路是共阴共栅,屏压是串联分配在两个管子上。共阴级屏压高了,共栅级屏压就上不去了。所以,共阴级的阴级电压的选择应该以避免大信号输入过载饱和为出发点。一般的CD机输出小于1Vrms,最大峰值小于1.4V。所以取阴极电压为1.3V。
2。偏置电流的选择。对Cascode放大器来说,共阴级和共栅级是串联的,所以共阴级的电流和共栅级的电流是一样的。偏置电流的选择受几个因素的限制。1。从声音的角度来说,电流大一点好声,这是网上看的,也许不对。但从特性曲线来看,电流大一点线性好。2。电流大一点则管子的跨导也大,可以有大一点的电压增益。3。电流大管子的输出阻抗下降,这又会使电压增益下降。4。大电流会使屏级电阻上的压降增大,以至于推动级没有足够的屏压。所以这也是一个优化的过程。其目标是选一个偏置电流和屏级负载电阻以得到合适的增益。下面是基本的计算方法。
1。 计算推动级的跨导。从等效电路可以得到
Gm=gm1.
gm1是共阴级的跨导。
2。 计算推动级的输出阻抗。同样,在等效电路里设输入级对地短路, 可以得到。
Ro=ro1+ro2+gm2*ro1*ro2
式中gm2是共栅级的跨导,ro1和ro2是两个三极管的屏阻。
Au=Gm*Ro//Rp
Au是电压增益。Ro//Rp是输出阻抗和屏级负载电阻的并联。(这里功放级的输入阻抗忽略不计)
Vp2=Vp-Iq*Rp
Vp2是共栅级的屏极电压。Vp是推动级的工作电压。Iq是偏置电流。
用这几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在不同电流的条件下,屏极负载电阻对增益和屏压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到优化的偏置电流。要注意的是在小电流工作的情况下,管子的跨导和内阻都是电流的函数。所以,必须用管子数据中跨导和内阻随电流变化的关系曲线。还要说明的是这里没有考虑电流随屏压的变化。但在比较大的屏压范围内还是可行的,因为我们还没有决定共栅级的栅负压。
在我的系统里,推动级的工作电压是340V,取偏流3mA和5mA. 计算增益和屏压随屏极负载电阻的关系。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Presentation1.jpg
很明显,尽管管子的内阻随电流下降,这个效应被跨导的增加抵消了。电流大,增益就高。所以3mA情况的增益低于5mA情况的增益。第二点,增益随屏极负载增加而增加。但大的偏流导致在屏极负载上压降增加。系统实际上不会工作的。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决定。
6AR6来说,工作点设在350V60mA。相应的栅偏压是44V。如果CD输入为1V,我至少需要44倍的电压增益把6AR6推满。从曲线可以看出,3mA40K的负载电阻可以得到49.5倍的放大倍数。基本满足要求。而屏压为220V,比较合理。本着在屏压合理的情况下用最大电流的原则,我最后选偏流为3.33mA, Rp39K。这时屏压为210。电压增益为51.8.
偏置电流决定以后,直流电路的设计就十分简单了。
共阴级的阴极电阻。
Rk=13V/333mA=400ohm.
由栅负压和偏置电流可以从特性曲线找到相应的屏压,65V。因为共栅级的屏极电压为210V,共栅级的屏阴电压为145V
由偏置电流可以在特性曲线中定出所需的栅负压为60V。这个栅偏压可以由电阻分压从340V的工作电压产生。因为我的系统B+360V,没有很多电压上的余量,所以我选用了高阻的分压。

R1=1MOhm
R2=210KOhm
Vg2=340*(210/(1210))=60V.
高阻分压的优点是电流消耗比较小,也可以用小容量的交流旁路电容。缺点是比较容易引入噪声。
共栅级的栅级必须交流接地,这由一个并联在R2上的旁路电容来实现。容量可用下式计算。
C=1/2pi*f*R2
f为低频3dB点。取3dB点为10HZ,计算得C008uF. 实际上用01uF就可以了。
作为完整的电路设计。我们还要计算输入阻抗,输出阻抗。输入电路的频宽和输出电路的频宽。
1。输入阻抗。输入端是由栅漏电阻和栅阴电容,共阴级的Miller电容并联。因为是Cascode电路,Miller电容很小。在音频端可以看成开路,所以,输入阻抗就是栅漏电阻和音量电位器并联。
2。输出阻抗。输出阻抗是推动级的内阻和共栅级屏极负载电阻屏联。因为Cascode的内阻高。输出阻抗主要由共栅级屏极负载电阻决定。在偏流为333mA时,内阻为253K,负载为39K,输出阻抗为34K
3。输入回路频响。输入回路是一阶低通网络,所以只要计算3dB高频点就可以了。这就需要计算共阴级的Miller电容。首先计算共阴级的电压增益。
Av1=gm1*Rin.
Rin为共栅级的输入阻抗。
Rin=(1/gm2)+Rp/(gm2*ro2)
因为共阴级共栅级电流相同,有
gm1=gm2=gm.
可得:
Av1=1+Rp/ro2
这里,Rp=39K,ro2=13K
Av1=4.
这样,
Cm=Cgp*Av1=16pF
Cghk=2.2pF
总输入电容为182pF.
设音量电位器为100K,栅漏电阻为1M
高频3dB点为
f=1/(2*pi*(100k//1M)*18.2pF)=96kHz.
这个结果说明了Cascode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明显优于单级放大器。如果是单级50倍的电压放大。高频3dB点为
f=1/(2*pi*(100k//1M)*200p)=8.7kHz.
4。输出回路的频响。输出回路频响稍微复杂一些。它是一个2阶带通网络。推动级的耦合电容是高通的零点而功放级的输入电容是低通的极点。虽然功放管的屏栅电容大,但3极管的电压增益比较低。就6AR6来说,就在5倍左右。所以,这个高通网络可以忽略。我们只要计算低端的3dB点就可以了。
f=1/(2*pi*(Ro+Rl)*Cc)
Ro是推动级的输出阻抗;Rl是功放级的输入阻抗(就是栅漏电阻)Ccs是耦合电容的容量。
这里,栅漏电阻是270KRo34K. Cc02uF时,3dB点为3Hz.
到此推动级的设计计算结束

6

主题

1

好友

139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6021
帖子
3048
精华
0
经验
1398 点
金钱
1318 ¥
注册时间
2008-2-23
发表于 2009-3-15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有好多不懂的.

140

主题

0

好友

6122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0154
帖子
6535
精华
0
经验
6122 点
金钱
6370 ¥
注册时间
2007-11-9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9-3-15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最后一图是什么工具画的

50

主题

0

好友

138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基础理论贼差的一穷焊匠

Rank: 6Rank: 6

UID
16556
帖子
1627
精华
0
经验
1380 点
金钱
1261 ¥
注册时间
2006-12-28
发表于 2009-3-15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04

主题

5

好友

53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老菜鸟一个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3467
帖子
8339
精华
0
经验
5385 点
金钱
5138 ¥
注册时间
2008-1-5
发表于 2009-3-15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着楼主的电路图,尽管没有这个管子,也学习到了很多实际计算的方法

1

主题

0

好友

113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2777
帖子
462
精华
3
经验
1132 点
金钱
525 ¥
注册时间
2008-5-1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octflower 的帖子

Excel

0

主题

0

好友

79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4898
帖子
75
精华
0
经验
79 点
金钱
79 ¥
注册时间
2009-3-2
发表于 2009-3-15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心学习………

140

主题

0

好友

6122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0154
帖子
6535
精华
0
经验
6122 点
金钱
6370 ¥
注册时间
2007-11-9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9-3-15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li 于 2009-3-15 11:56 发表
Excel


是Excel的软件吗 能否提供一份

1

主题

0

好友

113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2777
帖子
462
精华
3
经验
1132 点
金钱
525 ¥
注册时间
2008-5-1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ctflower 于 2009-3-15 23:22 发表


是Excel的软件吗 能否提供一份


这个是微软办公室(MS office)的一个部分。极大。不可能在网上传。我的软件是公
司安装的正版,传过来也不能安装。我想市场上有不少倒版的,应该不贵。老兄找
一下就可以了。抱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