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主题

0

好友

36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902
帖子
28
精华
0
经验
36 点
金钱
36 ¥
注册时间
2007-5-22
发表于 2007-6-18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有这个相法,用度银线来做成联接功放到音箱的线,但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2.或者度银真是比不上纯铜音质要好?
3.请问各位朋友,线芯越粗是不是信号还原的越好呢?
4.一般音箱线用多少MM粗的线才好呢?
.在此想听听各位烧友的意见.谢谢.

360

主题

5

好友

1万

积分

管理员 当前离线

万金油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8
帖子
21035
精华
18
经验
18146 点
金钱
14095 ¥
注册时间
2004-3-18

元老级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7-6-18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镀银线一般比较容易产生中高频的毛刺感,特别是那些不是为音频设计的线材.
线材的使用比较讲究搭配的,镀银线一般适用声底比较蒙胧的系统.

0

主题

0

好友

36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902
帖子
28
精华
0
经验
36 点
金钱
36 ¥
注册时间
2007-5-22
 楼主| 发表于 2007-6-19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上朋友的指教.

19

主题

0

好友

338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7259
帖子
207
精华
1
经验
338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07-1-11
发表于 2007-6-19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屁,书画要有理论和实践的根据。
看看示波器的探头,电力高压所100 0KV/2000A的载流线、高速方波响应、脉冲响应、场强探头。。。。。。举不胜举的国家试验、计量站、国防重点实验室用的全是银线。
还高频有的毛刺感,不知你是说的波形还是你的耳朵。
如果是波形的话我。我建议你攒上100万美元,多用点专业的高级设备,你就不会凭空说话了。
如果是耳朵,那每个人的主观性太强,俗话说没有嫁不出去的女人,就是这个道理。
再说很多HI-end的所谓理论本事就是感性的,牵强的,甚至是生拉硬拽的。。。
希望楼主相信自己,我用的就是载流线,99。98铜含量镀银,直径有8mm左右,400多根编织成,每根细丝的直径不到0。3mm,电阻用一般的指针表几乎是量不出来
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头像被屏蔽

67

主题

0

好友

310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2398
帖子
6278
精华
0
经验
3109 点
金钱
3047 ¥
注册时间
2007-5-8

社区贡献

发表于 2007-6-19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9

主题

1

好友

3534

积分
     

超级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238
帖子
3252
精华
3
经验
3534 点
金钱
3104 ¥
注册时间
2006-5-8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7-6-19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angkiki 于 2007-6-19 15:03 发表
放屁,书画要有理论和实践的根据。
看看示波器的探头,电力高压所100 0KV/2000A的载流线、高速方波响应、脉冲响应、场强探头。。。。。。举不胜举的国家试验、计量站、国防重点实验室用的全是银线。
还高频有 ...

你怎么说话的?你真的听过银线和铜线吗?没听过就不要乱说!

134

主题

0

好友

131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521
帖子
1317
精华
0
经验
1318 点
金钱
189 ¥
注册时间
2005-11-25
发表于 2007-6-19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angkiki 于 2007-6-19 15:03 发表
放屁,书画要有理论和实践的根据。
看看示波器的探头,电力高压所100 0KV/2000A的载流线、高速方波响应、脉冲响应、场强探头。。。。。。举不胜举的国家试验、计量站、国防重点实验室用的全是银线。
还高频有 ...

讨论是必要的(有不同结果是肯定的)  但是 这位太没有礼貌了

0

主题

0

好友

36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2902
帖子
28
精华
0
经验
36 点
金钱
36 ¥
注册时间
2007-5-22
 楼主| 发表于 2007-6-2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学习中.

33

主题

0

好友

826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我的DIY空间我做主

Rank: 5Rank: 5

UID
13351
帖子
816
精华
0
经验
826 点
金钱
534 ¥
注册时间
2006-10-13
发表于 2007-6-20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人说话怎么这么没礼貌啊!~看看示波器的探头,电力高压所100 0KV/2000A的载流线、高速方波响应、脉冲响应、场强探头。。。。。。举不胜举的国家试验、计量站、国防重点实验室用的全是银线。这些是音响设备啊!你去听下再来这说吧,版主没说错,银线要用在适合的地方,本就传输速度过快容易在高频上产生毛刺感,但也要看设备的有些设备还是用到了银线!~

119

主题

1

好友

3534

积分
     

超级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238
帖子
3252
精华
3
经验
3534 点
金钱
3104 ¥
注册时间
2006-5-8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7-6-20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银线高频好是公认的,中低频相对弱一点,粗制滥造的银线比如有些所谓的特氟隆线高频的毛刺感就很突出。见识不多,所以我不知道有没有很平衡的银线。

铜线是很有意思的。真正的无氧铜线速度比银线还要快,更不耐听,外面的成品无氧铜线是混合线,在铜线的外面还有其他的材料的,这点我是听说的,我朋友在超声波行业,他们已经准备把电线换成无氧铜的了。

普通的铜线中低频的表现就比银线好,高端就不如了。

铜线的线径也是对音质有影响的,当年做CD机的时候,从PCB到RCA端子之间的线就试了很多,最后才选定0.6mm的线,因为最平衡,粗了低端好,细了高端好。


WZY版主说得对,用银线还是用铜线还是要看你的系统,高频暗就可以用银线来补,高频多就用铜线来中和。

19

主题

0

好友

338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7259
帖子
207
精华
1
经验
338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07-1-11
发表于 2007-6-2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听用的就是无氧铜编织载流线,听了绝对比我用过、借过的所有的县都好。
不过没跟不到一米,来路还不光彩,哈哈
你们想想它可以传输短路放电1000KV,2000A.就知道他有多棒了

207

主题

1

好友

186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4181
帖子
3531
精华
0
经验
1869 点
金钱
1690 ¥
注册时间
2006-11-3
发表于 2007-6-20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晕~~

炒做和上当~

9

主题

0

好友

105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3150
帖子
314
精华
0
经验
105 点
金钱
104 ¥
注册时间
2007-5-29
发表于 2007-6-20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镀银线好,以前做过比较。镀银线的细节和高频都比铜线好很多。但是如果系统不好,建议不要用,它会报漏系统的缺点

42

主题

18

好友

306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0083
帖子
3417
精华
4
经验
3068 点
金钱
1420 ¥
注册时间
2006-6-12
发表于 2007-6-20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线材的作用?想想你的低音电感用的什么材料?

134

主题

0

好友

131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521
帖子
1317
精华
0
经验
1318 点
金钱
189 ¥
注册时间
2005-11-25
发表于 2007-6-20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铁头烧友 于 2007-6-20 21:13 发表
线材的作用?想想你的低音电感用的什么材料?

有道理

0

主题

0

好友

617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耳朵

Rank: 5Rank: 5

UID
21893
帖子
611
精华
0
经验
617 点
金钱
617 ¥
注册时间
2007-4-22
发表于 2007-6-23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信号线

单晶铜,做信号线最好,也最贵了,1000-1万元一米不等。单晶铜就是铜线的晶粒组织只有一个晶粒(比喻的说估计也有很多),晶粒多传递电声信号就要损失。而晶粒越少的铜线信号越完整。

0

主题

0

好友

33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0913
帖子
325
精华
0
经验
332 点
金钱
275 ¥
注册时间
2007-3-27
发表于 2007-6-24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士的卫星箱子里面就用的银线。

908

主题

13

好友

8850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耶和华,你是我的神

Rank: 8Rank: 8

UID
6865
帖子
15128
精华
1
经验
8850 点
金钱
5434 ¥
注册时间
2005-12-20
发表于 2007-6-24 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angkiki 于 2007-6-19 15:03 发表
放屁,书画要有理论和实践的根据。
看看示波器的探头,电力高压所100 0KV/2000A的载流线、高速方波响应、脉冲响应、场强探头。。。。。。举不胜举的国家试验、计量站、国防重点实验室用的全是银线。
还高频有 ...

鸟人,牛B烘烘,说话无理,就算有根据也被自己的严重冒失所掩盖,估计老大不适合听音乐,就是听的话单凭语气也就暴露了自己的修养,没有修养何来谈论音乐!!!谈论器材

298

主题

1

好友

9799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240
帖子
15675
精华
1
经验
9799 点
金钱
6689 ¥
注册时间
2004-3-31

元老级

发表于 2007-6-24 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angkiki 于 2007-6-19 15:03 发表
放屁,书画要有理论和实践的根据。
看看示波器的探头,电力高压所100 0KV/2000A的载流线、高速方波响应、脉冲响应、场强探头。。。。。。举不胜举的国家试验、计量站、国防重点实验室用的全是银线。
还高频有 ...

真厉害`!说话比我还离谱。。
90年代我也迷恋一段线材,K元的银线与铜线都用过那么几次。也用过超时空的和谐合金。我的结论是
银不一定好过铜,线材不光是材料,杂银可以和单结晶无氧铜比吗?就算是高纯度的银,普通材料内部晶体也很短,《每米100个以上》电子实际是跳跃着走的。日本最好的单结晶铜可以拉到1000多米只有一个晶体~   还有,日本线着重纯度。一些高端线为了避免制作时候线材与绝缘层中间有氧分子的存在,甚至在中间充填纳米级别的玻璃珠。欧美线着重编制工艺,甚至多支细线互相绝缘编织,据说是防止电流在闲在之间互相流动,产生干扰与失真。另外还有打磨工艺,《200倍显微镜下仍然异常光滑》避震等等因素。《N多很粗的线实际就是多丛屏蔽,泡沫避震,特副龙绝缘》
一般的来说银的速度快点,但不一定是好听,因为我们普通用的CD音源本身或多或少有点毛,用了银就雪上加霜。 所以银线在决大多数情况下比不上同样价格的铜线好听,或说喜欢铜线的人更多。
做同轴的时候银线到是有优势`但不是绝对的。

说到示波器,我刚专门看了下,我的这个示波器不是银线哦,难道档次太底?那个卖示波器的骗了俺K米?

再说技术指标,还真巧,俺下午刚从省城买了画,够换2个1000W像素的数码相机了。画的还真象,不过能比照片象?比照片的技术指标高?比例,颜色准确?《听说是黑白的哦》怎么价格比照片贵哪??郁闷~!
IMGP1262.JPG
IMGP1263.JPG

439

主题

8

好友

5887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音响线材专卖

Rank: 3Rank: 3

UID
11705
帖子
8137
精华
32
经验
5887 点
金钱
3384 ¥
注册时间
2006-8-23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新人进步

发表于 2007-6-24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仙子音响 于 2007-6-23 23:25 发表
单晶铜,做信号线最好,也最贵了,1000-1万元一米不等。单晶铜就是铜线的晶粒组织只有一个晶粒(比喻的说估计也有很多),晶粒多传递电声信号就要损失。而晶粒越少的铜线信号越完整。


不用那么贵吧?

原装日本的 PCOCC的铜线做成高级视频信号线都不贵。2M长的线加两只镀金插头 30元就可以买到。

镀银线和铜线都一样分很多种的,纯度一样但镀层不一样厚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
不同国家生产的银线声音风格又不太一样。
同样的纯度和线基用不同的绞线方式和屏蔽都可以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纯度一样的情况下镀层加厚后中高频的细腻镀会更好,毛刺感会下降。
一般细芯的镀银线用在信号线上比同等线芯的纯铜线 中高频会亮丽点,新线一般都比较毛刺。好点的镀银线过几天的煲线后毛刺感就会慢慢消散。但薄声的系统都要考虑适不适合用。低频比一般的铜线收得紧点,还是比较适合用在声音比较松散高频比较灰蒙的系统。

纯银线纯度上不去的话出来的声音比较蒙,另不是说纯银线出来的高频一定就会亮丽!

好点的镀银线一般都是35元/M左右 多股单芯的。一般几元-十几元/M的很多还是会毛刺点,而且便宜的很多都不是真正的镀银线。
2MPCOCC.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