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387
- 在线时间
- 79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2-8-22
- 阅读权限
- 70
- 精华
- 0
 
- UID
- 137343
- 帖子
- 2076
- 精华
- 0
- 经验
- 1387 点
- 金钱
- 1346 ¥
- 注册时间
- 2009-10-6
|
本帖最后由 qczstart 于 2012-8-13 20:49 编辑
前言:我也是刚刚学会的,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
==========================
上图是一张300b的曲线图,做负载线首先要知道屏耗线,负载线的原则是越靠近屏耗线管子使用率越高,但千万不能让负载线越过屏耗线!
比如上图就没有画出屏耗线,所以我们要线画出屏耗线,屏耗线的作法当然要知道管子的最大屏耗功率了。
300B的屏耗P=36W,那么当屏压=100V时,则屏流=36W/100V=0.36A,于是在图中找到对应的坐标,当屏压=200V时,屏流=36W/200V=0.18A,于是在图中找到对应的坐标,同理以此类推,最后把这几个坐标点用直线分别连接起来就是所谓的屏耗线了。
===========================
下面开始做负载线了,根据斜率是负载阻抗的倒数来做。比如我想做一条3.5k的负载线,图中可以做出很多条来,最后看看哪一条最合适。
请看上图连接AB两点的一条直线就是我做的3.5K负载线,再看300B的栅极偏压是从0~-140v,如果我取-70V时这样管子的利用率会完美一些,这时我在负载线上找到-70的坐标点,这就是我们要确定的管子栅极偏压Q点,对应的电压和屏流分别是345v和78mA,这就是管子的静态工作点。
再看看动态工作点,当输入70Vrms的信号,正半周时Q点会飘逸到Q1点上,当负半周时Q点会飘逸到Q2点上,而Q1和Q2分别所对应的屏压和屏流就是所谓的动态工作点。
再看看连接Q2与c的那条直线的下方,曲线相对上方比较弯曲,这就是通过静态工作点把不好的区域【失真部分】扫除门外!
再来看看Q2c这图直线与Q1a1这条直线相交的点,通过这个点与Q1Q2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面积越大功率越大!
现在我们来开始计算输出功率,Pout=【542-112】*{【150-18】/1000}/2*0.25=7.095W,大致输出功率约为7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