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124
- 在线时间
- 920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7-1
- 阅读权限
- 150
- 精华
- 0
  
- UID
- 30154
- 帖子
- 6537
- 精华
- 0
- 经验
- 6124 点
- 金钱
- 6372 ¥
- 注册时间
- 2007-11-9
|
呵呵 原来天狼兄也是杭州的啊 我当时做推挽 最早就是用了这个图 自激的非常厉害 后来采用J版的就基本好了 只有开关机的时候有一点点的动态自激 由于当时随便采用了几个旧管子 不配对 牛也是很差的 觉得这些零件都不好 就没搞下去 我现在是在重新设计推挽电路
看了几个推挽电路,总结出几个结论:
麦景图,完全胜在电路,它的电路太复杂,难以弄清它的原理(对我来说),要仿制恐怕不容易
QUAD2,他的电路我觉得是追求简单而并非完全追求性能,光一级倒相兼放大来说,这级设计非常勉强,因为采用了分压式放大,对电路调整要求太高,分压式倒相对前面几个电阻的参数要求太高,一点偏差就导致了两臂的不平衡.更糟糕的是,它为了一级就有足够的增益而采用了高u的五级管,这使对称问题更加雪上加霜,当然它的出色在功率级,阴极负反馈非常经典
ARC,它有很多经典的电路,如D40.而一直被吹捧的VT60SE我觉得却比较一般,虽然采用了恒流源来解决两臂不平衡问题,但作用毕竟有限,设计没有D40那么好.
Altec,它的1568A我觉得是彻底跳出了以往威廉逊电路的阴影(很多电路都是照搬了威廉逊的结构),尽管他们长得有点像,但原理完全不同,基本解决了两臂不平衡的问题.
再说说J版的电路,它其实是中和了 ARC D40 和 Altec 1568A,前面采用了两级倒相,这个完全和Altec 1568A一样的结构,功率级采用了阴极负反馈,这个来自于ARC D40 ,这个阴极负反馈是利用0-4-16欧姆的次级完成的,因此要比QUAD2的简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