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主题

0

好友

107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0851
帖子
2102
精华
0
经验
1071 点
金钱
1023 ¥
注册时间
2008-4-19
发表于 2009-6-28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自动挡汽车使用中,有的朋友对自动变速器的认识不足,沿用手动挡的操作方法驾驶自动挡车,造成车辆受损、车辆性能下降、寿命缩短。这里讲一下自动挡型车辆的常见错误,供参考。

    1、高速行驶或下坡时挂N挡滑行

    有些驾驶员为了节油,在高速行驶或下坡时,将换挡杆拨到N挡(空挡)滑行,这很可能烧坏变速器。因为此时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很高,而发动机怠速运转,变速器油泵供油不足,润滑状况恶化,而且对变速器内部的多片离合器来说,虽然动力已经切断,但其被动片在车轮带动下高速运转,容易引起共振和打滑现象,产生不良后果。当下长坡确需滑行时,可将换挡杆保持在D挡滑行,但不可使发动机熄火。

    2、长时间停车时仍挂D挡

    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在堵车时,一些车主常常只踩下制动踏板,换挡杆却保持在D挡(行车挡),并不换挡。若时间很短,这样做是允许的。但若停车时间长最好换入N挡(空挡),并拉紧驻车制动。因为换挡杆在D挡时,自动变速器汽车一般有微弱的前移,若长时间踩住制动踏板,等于强行制止这种前移,使得变速器油温升高,油液容易变质,尤其在空调系统工作时,发动机怠速较高的情况下更为不利。

    3、在P或N以外挡位起动发动机

    有些驾驶员在P挡或N挡以外挡位起动发动机,虽然发动机不能运转(因为连锁机构保护,只能在P和N挡才能起动),但有可能烧坏变速器的空挡起动开关。因为自动变速器上装有空挡启动开关。使得变速器只能在P或N挡才能起动发动机,避免在其他挡位误起动时使汽车立刻起步往前窜。因此,起动发动机前一定要确认换挡杆是否在P或N挡。

    4、推车起动发动机

    装备自动变速器和三元催化转换器的汽车因蓄电池缺电不能起动,而采用人推或其他车辆拖动的方法起动是非常错误的。因为,采用上述方法是不能把动力传递到发动机上,反而会损坏三元催化转换器。 手动的例外!
    5、加大油门就可换到高速挡

    有些驾驶员认为只要D挡起步,一直加大油门就可以换到高速挡,殊不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换挡操作应是“收油门提前升挡,踩油门提前降挡”。也就是在D挡起步后,保持节气门开度5%,加速到40km/h,快松油门,能提高到一个挡位,再加速到75km/h,松油门又能提高一个挡位。降低时按行车车速,稍踩油门,即回到低挡。但必须注意,油门不能踩到底。否则,会强行挂入低速挡,可能造成变速器损坏。

161

主题

0

好友

501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BG6GJS

Rank: 3Rank: 3

UID
1009
帖子
5198
精华
2
经验
5012 点
金钱
1425 ¥
注册时间
2004-7-11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9-6-28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说的不完全对!
1、高速行驶或下坡时挂N挡滑行------我赞成说的很对!
2、长时间停车时仍挂D挡 -------长时间确实不好,但自动变速箱用的是液力耦合器传递动力,不是离合器,低速下液压压力小,当被制动的时候,液力耦合器处于打滑状态,没有大的影响!
3、在P或N以外挡位起动发动机------这个不用但心,不会打着车的,打着车还要踩着杀车呢!能打着就有问题了!
4、推车起动发动机------自动档的车是退不着的!我不明白三元催化是排气机构上的,和传动系有什么关系啊?三元催化是不需要电的!它只是块“石头”
5,加大油门就可换到高速挡 -----你的说法是错误的,自动变速器是在车速,转速,扭矩,节气门开度等指标达到它的设定数值,它就会换档或减档,不需要丢油门。油门踩到底默认为超车,爬坡等需要大扭矩的地方,它将退后换挡时间,保证较大的扭矩,满足它的要求还是会换挡的!

15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7822
帖子
183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158 ¥
注册时间
2007-1-21
发表于 2009-6-28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楼上说法!

0

主题

0

好友

18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113322
帖子
16
精华
0
经验
18 点
金钱
18 ¥
注册时间
2009-6-21
发表于 2009-6-29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楼1、2两条错了,楼主说的对,不要误导!!空档滑行?对于自动挡来说就是灾难!自动挡变速器另外的名字叫“液力变矩器”在发动机运转时挂D档踩死制动,时间长了对变矩器油没好处,缩短使用寿命。

161

主题

0

好友

501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BG6GJS

Rank: 3Rank: 3

UID
1009
帖子
5198
精华
2
经验
5012 点
金钱
1425 ¥
注册时间
2004-7-11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9-6-29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烦4楼看看清楚我的发言,呵呵~~另外你说的自动挡变速器不是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是在变速箱和飞轮盘中间的东西,类似离合器,也叫:液力耦合器

0

主题

0

好友

6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12725
帖子
285
精华
0
经验
62 点
金钱
62 ¥
注册时间
2009-6-18
发表于 2009-6-30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知识学习了
但不参与控讨
因为没这方面知识

158

主题

2

好友

7418

积分

超级贵宾 当前离线

打鬼子的

Rank: 5Rank: 5

UID
1906
帖子
6947
精华
7
经验
7418 点
金钱
2506 ¥
注册时间
2004-10-22

元老级 super 贵宾

发表于 2009-6-30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4059和一楼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自动波箱大致是一样,但不同品牌稍微有点差别的,

102

主题

0

好友

107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0851
帖子
2102
精华
0
经验
1071 点
金钱
1023 ¥
注册时间
2008-4-19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们不要搞这么复杂的说法,所谓自动变速机构其实也就是个带有离心装置的离合器靠的就是发动机的转速输出带动“离心甩块”传递动力行内叫做“超越离合器”

102

主题

0

好友

107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0851
帖子
2102
精华
0
经验
1071 点
金钱
1023 ¥
注册时间
2008-4-19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2楼的老兄,我说的第5条是指某些朋友平时的驾驶恶习而影响车辆的寿命尽量的正确驾驶按照车子的设计要求操作,尽量延长车子的寿命节省燃油!

161

主题

0

好友

501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BG6GJS

Rank: 3Rank: 3

UID
1009
帖子
5198
精华
2
经验
5012 点
金钱
1425 ¥
注册时间
2004-7-11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9-6-30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8楼,也不对!呵呵~~超越离合器是摩托车用的!

161

主题

0

好友

501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BG6GJS

Rank: 3Rank: 3

UID
1009
帖子
5198
精华
2
经验
5012 点
金钱
1425 ¥
注册时间
2004-7-11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9-6-30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导轮组成。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以液压油(ATF)为工作介质,起传递转矩,变矩,变速及离合的作用。
  补充:
  液力变矩器
  fluid torque converter
  以液体为工作介质的一种非刚性扭矩变换器,是液力传动的型式之一。图为液力变矩器,它有一个密闭工作腔,液体在腔内循环流动,其中泵轮、涡轮和导轮分别与输入轴、输出轴和壳体相联。动力机(内燃机、电动机等)带动输入轴旋转时,液体从离心式泵轮流出,顺次经过涡轮、导轮再返回泵轮,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泵轮将输入轴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高速液体推动涡轮旋转,将能量传给输出轴。液力变矩器靠液体与叶片相互作用产生动量矩的变化来传递扭矩。液力变矩器不同于液力耦合器的主要特征是它具有固定的导轮。导轮对液体的导流作用使液力变矩器的输出扭矩可高于或低于输入扭矩,因而称为变矩器。输出扭矩与输入扭矩的比值称变矩系数,输出转速为零时的零速变矩系数通常约2~6。变矩系数随输出转速的上升而下降。液力变矩器的输入轴与输出轴间靠液体联系,工作构件间没有刚性联接。液力变矩器的特点是:能消除冲击和振动,过载保护性能和起动性能好;输出轴的转速可大于或小于输入轴的转速,两轴的转速差随传递扭矩的大小而不同;有良好的自动变速性能,载荷增大时输出转速自动下降,反之自动上升;保证动力机有稳定的工作区,载荷的瞬态变化基本不会反映到动力机上。液力变矩器在额定工况附近效率较高,最高效率为85~92%。叶轮是液力变矩器的核心。它的型式和布置位置以及叶片的形状,对变矩器的性能有决定作用。有的液力变矩器有两个以上的涡轮、导轮或泵轮,借以获得不同的性能。最常见的是正转(输出轴和输入轴转向一致)、单级(只有一个涡轮)液力变矩器。兼有变矩器和耦合器性能特点的称为综合式液力变矩器,例如导轮可以固定、也可以随泵轮一起转动的液力变矩器。为使液力变矩器正常工作,避免产生气蚀和保证散热,需要有一定供油压力的辅助供油系统和冷却系统。
  液力变矩器的特性
  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可用几个外界负荷有关的特性参数或特性曲线来评价。描述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参数主要有转数比、泵轮转矩系数、变矩系数、效率和穿透性等。描述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曲线主要有外特性曲线、原始特性曲线和输入性曲线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61

主题

0

好友

501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BG6GJS

Rank: 3Rank: 3

UID
1009
帖子
5198
精华
2
经验
5012 点
金钱
1425 ¥
注册时间
2004-7-11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9-6-30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说的第5条方法不省油,这个我们都做过碳平衡油耗的!最省油的办法还是平缓加速!
头像被屏蔽

119

主题

1

好友

177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菜菜菜

UID
9746
帖子
4655
精华
0
经验
1772 点
金钱
646 ¥
注册时间
2006-5-29
发表于 2009-7-1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61

主题

0

好友

501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BG6GJS

Rank: 3Rank: 3

UID
1009
帖子
5198
精华
2
经验
5012 点
金钱
1425 ¥
注册时间
2004-7-11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9-7-2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qq308自动挡 马瑞利自动换挡机构!

572

主题

2

好友

113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一笑人间今古

Rank: 6Rank: 6

UID
10671
帖子
4302
精华
0
经验
1133 点
金钱
1087 ¥
注册时间
2006-7-13
发表于 2009-7-2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开的是手波,不作评论。

2

主题

0

好友

104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80853
帖子
928
精华
5
经验
1045 点
金钱
905 ¥
注册时间
2009-2-15

新人进步

发表于 2009-7-5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条我同意一楼的,不同意二楼的,显然二楼开的不是自动挡,自动档顾名思义就是自动换档,换挡虽然是行车电脑自动判断的,但是你给它一个信号,它也能换,这个动作就是在超过一定速度后快松油门,不过新手一般掌握不好,往往电脑都已经换了后才松。

161

主题

0

好友

501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BG6GJS

Rank: 3Rank: 3

UID
1009
帖子
5198
精华
2
经验
5012 点
金钱
1425 ¥
注册时间
2004-7-11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9-7-7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你自己试试是你的方法省油,还是平稳加速不丢油门省油!你不满足他的条件,你再怎么丢油门都是不行的!快松油门是个错误的方法!松油门加上升档,转速会迅速下降,这时再加油门提速,油耗大的很!

0

主题

0

好友

254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8350
帖子
2465
精华
0
经验
2544 点
金钱
2538 ¥
注册时间
2008-10-13
发表于 2009-7-8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头像被屏蔽

14

主题

0

好友

371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38174
帖子
2039
精华
0
经验
371 点
金钱
368 ¥
注册时间
2008-3-22
发表于 2009-7-8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24

主题

0

好友

764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传说中的微笑

UID
7148
帖子
525
精华
0
经验
764 点
金钱
39 ¥
注册时间
2006-1-8
发表于 2009-7-23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