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主题

0

好友

1387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407
帖子
1274
精华
0
经验
1387 点
金钱
1079 ¥
注册时间
2007-9-19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7-7-17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的朋友好!

我也有留意朋友的贴文,但多数都以文字居多,看来楼主是个文人,理论超强……

其实,音场这玩意,可以用仪器直接可以测出,不用光靠耳朵去做无谓的猜度。

如果不信仪器,铁定用耳朵的话,也可能闹笑话的!

前几楼也有师兄说出了一些要点,比较科学的解说!

但我也想说说:

如果有一天,耳朵有一边的耳垢(俗话说的:耳屎)多了一点,如果楼主还是用这套方法去听,这音场?!

其实,人类的耳朵是有惰性,反应是慢了一点,左右都有些少不同!

所以,聪明的科学家们就利用这点,造就了我们好多感官的享受! 比如楼主所说的音场啦~

说白一点就是利用耳朵的惰性去定位,一只耳朵是不行的,是感受不到声音的位置的。

眼睛也是一样,也是两只眼睛一齐看才能够准确的定到位置,楼主可以试试单眼去做定位测试~成功率是多少??

所以,楼主还是科学一点,正正经经的搬一些仪器出来测测,总比这样口水文的说服力强的多!我相信楼主曾经也受过高等教育的,

不然是不会有这么强的理论底蕴!这样的口水文对于一些初入门的小白确实是有点无所适从的。

这些都是一些初中物理课程的知识,也不是一些什么秘密鑰匙,只要心态正确,所有问题都可以科学的解决!不存在什么的秘密!!

玩音响DIY就是玩的一种心态、一种态度而已!当然科学的底子是少不了!

399

主题

5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在线

Rank: 8Rank: 8

UID
1515
帖子
30374
精华
22
经验
16964 点
金钱
8774 ¥
注册时间
2004-9-7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7-18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lauho 发表于 2017-7-17 23:40
台湾的朋友好!

我也有留意朋友的贴文,但多数都以文字居多,看来楼主是个文人,理论超强…… ...

你也别只是说。那你就用仪器直接测音场变化的数据或曲线来说服一下楼主。比如人声靠前靠后是哪个数据变化了,音场宽了窄了又是哪个数据变化了。。。。。。等等。。。

13

主题

0

好友

1387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407
帖子
1274
精华
0
经验
1387 点
金钱
1079 ¥
注册时间
2007-9-19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7-7-18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HQ 发表于 2017-7-18 00:20
你也别只是说。那你就用仪器直接测音场变化的数据或曲线来说服一下楼主。比如人声靠前靠后是哪个数据变化 ...

惊动老大了

我只是路过看看热闹而已,木有别的事情!

你们继续,我会蹲在角落听课的~

20

主题

0

好友

129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81496
帖子
1275
精华
0
经验
1296 点
金钱
1253 ¥
注册时间
2012-3-16
发表于 2017-7-19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lyingf 于 2017-7-19 23:44 编辑
HQ 发表于 2017-7-18 00:20
你也别只是说。那你就用仪器直接测音场变化的数据或曲线来说服一下楼主。比如人声靠前靠后是哪个数据变化 ...


難怪這邊都沒有人談,我稍微看一下,有點複雜...
這個是屬於心理學的分支 感知的研究。

左右樂器的音場我會比較傾向是高頻信號延遲或超前,
相位的誤差本質上是時間差,音速 340M/S ,類似耳放 crossfeed的原理。

另外一個觀念是,耳朵接收到的信號不一定是聽到的信號,
腦袋先把接收的信號跟視覺、記憶比對,忽略掉不需要的東西才給你「聽到」,
簡單的例子就是有人在講話,講到一半某一個字咳授出來,腦袋自己會猜這個字,
然後彌補成聽覺給你知道。另一個例子,當你聽到有人重複講 B這個字,
如果你看到的影像是一個人嘴唇用 P 發音,腦袋會直接聽到 P 這個字,
人類是視覺動物,聽覺會被視覺給壓抑。

說回到空間感,假設兩耳距離 20cm, 聲波 340M/s, 聲音傳輸從右邊到左邊時間差0.58ms.
如果是在右前方45度,時間差更小也辨認的出來, 那為什麼迴聲需要距離 17公尺以外才聽的到?
17*2/340 = 0.1sec. 我在想腦袋是直接忽略掉這樣的訊號,因為時間差更短都能辨認了,
所以腦袋呈現給你的是拉長的音符.

如果一個錄音的地點,距離周邊的牆不到 17m 但是接近,
表示回音的信號雖然錄製在裡面但人腦忽略掉聽不出來,
假設回音信號 0.09 sec 好了,你如果聲音信號高頻或低頻段延遲,
超過腦袋辨認回音的判斷門檻,就會聽出空間感。

同理,如果錄音房間剛好 18-9公尺,聲音超前的話,
可以讓腦袋無法辨認回音,聲音會拉長變成沒有回音的聲音,
空間感就改變了。

以上只是個人猜猜,因為一個變數我不知道,腦袋是用聲音的基頻去辨認,
還是用高頻去辨認迴聲跟空間,這個能掌握,也許測量放大器的相移是一種可能性。

順便問一個,變壓器輸出會讓低頻相位超前還是滯後?

55

主题

25

好友

5194

积分

贵宾 当前在线

Rank: 3Rank: 3

UID
61271
帖子
4865
精华
0
经验
5194 点
金钱
4675 ¥
注册时间
2008-11-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20:34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u 于 2017-7-19 22:32 编辑
flyingf 发表于 2017-7-19 19:26
難怪這邊都沒有人談,我稍微看一下,有點複雜...
這個是屬於心理學的分支 感知的研究。



人耳收到訊號後,大腦會做處理。
17公尺的最短距离,可能是大腦處理聲音數據的最快速度。

除此之外,兩個耳朵,收到的是兩組不同的訊號。
大腦處理左右訊息差距的時間比較短,所以對左右較為敏感吧。

另外,您所謂的變數,好像就是 pattern recognition.

當音樂或人聲傳進耳朵時,人腦會根据整片聲音資訊,形成了一個特殊規律。
而這個特殊規律,對某些頻寬加強應用,造成測量數據與聽感上的差距。

數據測量很精準,但如何解讀數據,如何根據人腦處理的方式來作加權,有待進一步的討論。

同樣是在吵雜的環境,好比訊號雜音比很低,熟悉的人聲,和不熟悉的人聲,辨識程度差很多。
所以,在同樣的訊號雜音比之下,聽到的細微聲音資訊並非固定。

用訊號雜音比來衡量能收到多少微小資訊,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再舉個例子。印度人說的英文都有濃厚的印度腔,剛開始溝通時,靠的是文法,必需抓住其中幾個重要字眼。過一段時間,才會慢慢熟悉印度口音的。

口音就好比失真,頻響,相位之類。
靠文法抓住關鍵字,就好比 pattern recognition.必需在現成的指標上加權。

您要是有機會找到 1970 年代中末期的 AES / 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 文獻, 甚至 Audio Magazine, 都有討論為何指標一直在進步,聽感卻沒進步的原因和理由。
我在80年代初的音響技術上看到過幾篇翻譯的文章。也曾在論壇上簡述過多次。

不過,這種話題,論壇上的讀者,大多沒反應。
他們只會要求你用儀器測量的數據來解釋一切。

套句台灣的俗語,這叫作 "雞同鴨講"。
討論的立足點若差太遠,根本說不通。

論壇上很多回文的目地是辯論,非討論。

討論的話,若提出疑點,會引起對方的注意,了解對方的看法,求得解答。

辯論的話,目地是要贏。對於疑點,裝做沒看見,只強調對自己有利的。

点评

在听感为主的发烧论坛,过多讨论这些理论没多大实际意义!毕竟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讨好耳朵,也是讨好自己。这些理论数据还是让科学家研究吧!楼主请继续你的发烧经!台下听众多的是,你不要分心走神啊  发表于 2017-7-19 23:39

20

主题

0

好友

129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81496
帖子
1275
精华
0
经验
1296 点
金钱
1253 ¥
注册时间
2012-3-16
发表于 2017-7-19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lyingf 于 2017-7-19 22:53 编辑
Lou 发表于 2017-7-19 20:34
人耳收到訊號後,大腦會做處理。
17公尺的最短距离,可能是大腦處理聲音數據的最快速度。


下面這個解釋神經元怎麼處理時間差的問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za-hpIubxQ&t=558s

另外 MIT 的開放課程, Sound Localiza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937cqa--P8&t=745s

對,我在想的變數是 Pattern Recognition,不過這個就不扯了,
我懂太少,推測在推測就是胡扯了, MIT 上面的影片有做一個實驗,單耳辨位。

我是完全偏向指標的設計方式,但是我理解人腦的限制,科學沒辦法證實不存在的東西,
不能測量的東西,能做的就是找到正相關性,一個人樣本數太少,
樣本數多的正相關性就高,這是我的習慣,前先不下結論。

不過講這種聲音跟聽感這種的東西太跨領域了...
多數都是「覺得」、「感覺」,如果有扎實的實驗會更好,
所以我才比較傾向從 sound localization 去了解這方面的資訊。

1

主题

0

好友

94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14409
帖子
101
精华
0
经验
94 点
金钱
92 ¥
注册时间
2016-5-21
发表于 2017-7-20 09:39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flyingf 发表于 2017-7-19 19:26
難怪這邊都沒有人談,我稍微看一下,有點複雜...
這個是屬於心理學的分支 感知的研究。


没想到会有这么深入的讨论。人耳对声音的定位主要是靠时间差和强度差。回声应该是时间差的范畴,另外一个强度差(即同一个声音左右耳感知到声压大小不同)你好像没有考虑进去,这样会给理解上带来困难。我估计楼主的意思是说机器还原录音的能力。比如10米录音室,18米录音室等录进去的所有声音,都能还原。而你似乎把听音者环境的影响也考虑到了。听音环境的影响,喇叭摆放,房间大小等红山老猫版主有过一帖论述。听感调音的难处,既考听力,又考功力。要能准确听出声音变化,还要能准确判断出哪些声音是多余的哪些是欠缺的。数据测量的难处,第一是业余条件下难以全面测量各类指标数据。第二不知你考虑过没有,判断数据指标与听感关联性的方法是什么,是不是最终仍然靠耳朵去听?比如(一个假设,未必准确)你能准确测出左右声道同一信号的时间差是1秒,然后说时间差调到0.5秒可以改变声场定位。那么怎么证实这个说法?还是靠听啊!……好了又回到原点了…是不是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业余条件下我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听感了。

1

主题

0

好友

94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14409
帖子
101
精华
0
经验
94 点
金钱
92 ¥
注册时间
2016-5-21
发表于 2017-7-20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flyingf 发表于 2017-7-19 22:50
下面這個解釋神經元怎麼處理時間差的問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za-hpIubxQ&t=558s

我无知说多了。无论从哪方面考虑,最后都绕不过用耳朵来听。希望能有更多人来验证,这样会有说服力。

1

主题

0

好友

74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10311
帖子
73
精华
0
经验
74 点
金钱
72 ¥
注册时间
2016-3-6
发表于 2017-8-11 08:42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论坛学习了很多。猫版告诉我电路形式的重要性,楼主告诉我除了电路外还有太多细节需要完成。只是这些细节有时难以量化而已。大家都多试试,总没坏处。因为有人讲电路,有人讲细节,这样才全面。总之谢谢楼主。获益匪浅

374

主题

0

好友

68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28482
帖子
9631
精华
0
经验
685 点
金钱
302 ¥
注册时间
2017-3-2
发表于 2017-9-17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3

主题

0

好友

55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19256
帖子
52
精华
0
经验
55 点
金钱
49 ¥
注册时间
2016-9-3
发表于 2017-9-17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经验非常好,只是讨论跑题了。

音频功放除了电路的各种客观数据以外,应该尽量避免零件因素的额外影响,电容耐压值就是其中之一。

实践证明,功放电容的耐压值最大不能超过50V。超过50V以上滤波效果虽然好,但底声“残”,声音“粗”的特点是无法避免的。

对于前级电路,则电容耐压最好不要超过25V。容量在满足电路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减小,以杜绝“电容声”的影响。


18

主题

2

好友

95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26196
帖子
1586
精华
0
经验
950 点
金钱
931 ¥
注册时间
2009-8-20
发表于 2017-9-30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楼主还是一如以往淡定安然的分享心得,不要被某些恬噪的声音干扰了

8

主题

0

好友

154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66869
帖子
160
精华
0
经验
154 点
金钱
138 ¥
注册时间
2019-9-29
发表于 2019-10-18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经典案例啊

37

主题

6

好友

155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 Class A Fans =-

Rank: 6Rank: 6

UID
183733
帖子
1493
精华
0
经验
1551 点
金钱
1381 ¥
注册时间
2010-3-21
发表于 2019-10-22 23:08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在讨论什么?音场、音色还是音质?区别是很大的!

37

主题

6

好友

155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 Class A Fans =-

Rank: 6Rank: 6

UID
183733
帖子
1493
精华
0
经验
1551 点
金钱
1381 ¥
注册时间
2010-3-21
发表于 2019-10-22 23:12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hifidiy不讲科学说法也欠妥!

8

主题

0

好友

64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81685
帖子
636
精华
0
经验
644 点
金钱
628 ¥
注册时间
2010-3-15
发表于 2019-10-23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各位大师的辩论中学习,突然想起中医,很多中医偏方能治好西医束手无策的奇难杂症,但老中医说不出所以然的,所以嘛,还是鼓励像楼主这样的大师勇敢的说出自己的经验感受来分享,技术高手顺着这线索去科学研究,我等DIY者照着试试看效果,哪怕有人偶尔一两次耳背什么的听错了,经验不具备代表性,也没关系的,大家得到快乐啊!

55

主题

25

好友

5194

积分

贵宾 当前在线

Rank: 3Rank: 3

UID
61271
帖子
4865
精华
0
经验
5194 点
金钱
4675 ¥
注册时间
2008-11-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19:39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u 于 2019-10-23 20:07 编辑
179win 发表于 2019-10-22 23:08
到底在讨论什么?音场、音色还是音质?区别是很大的!


人的兩隻耳朵,從技術上講,只能辨別左右。這只是一維空間!根本不可能有音場可言。

當你瞭解殘響,同時人腦是如何處理聲音資訊,以及音樂廳建築的材質時,自然瞭解音場,音質,與音色的關聯性。

波士頓附近的屋絲特理工學院,有開一門音響工程的科目。很多大學生都搶著修這門課,以為可以玩音響。

第一堂課之後,很多人退選。因為整學期都在討論聲學知識。

音響不是只有電子而已!

55

主题

25

好友

5194

积分

贵宾 当前在线

Rank: 3Rank: 3

UID
61271
帖子
4865
精华
0
经验
5194 点
金钱
4675 ¥
注册时间
2008-11-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22:24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u 于 2019-10-23 22:39 编辑
179win 发表于 2019-10-22 23:12
hifidiy不讲科学说法也欠妥!


測量的數字不會說謊,但不代表一切。全看如何詮釋數字。

您今天若要買音響,為了避免被主觀意識影響,您會帶測試器材,選取機種,而不試聽嗎?

假如您對數據的推崇,是來自數位電路的話,容我舉個例子。

在個人電腦未流行前,判斷電腦的性能,是用計算圓周率所需要的時間而定。假如要算出小數點以下一百位,A機器比較少時間,就說A機器性能好。

但事實上,電腦並非僅計算圓周率的。之所以用此程試,是大多程式它會用到 CPU, DRAM, SRAM與硬碟。

因此只要取樣客觀,測量值的確有代表性。

但當時 HP 修改其電腦,讓其快取記憶體剛好能容下原周率程式。這樣一來,計算圓周率時,不經過 DRAM與硬碟。所以速度大增,但其他大程式毫無幫助。

所以在這時後,取樣不再客觀了,雖然圓周率計算特別快。

繪圖卡也是如此。早期是衡量能產生多少個多邊型。後來發現,測量實際遊戲的表現才準。

放大器也是這樣。擴大機並非只放大固定頻率與震幅。但這只是波型中的一部份。

可是有負反饋之後,後來的電路,為了讓指標好看,紛紛用上,並傳給眾人。這時,固定頻率的取樣就不再客觀了。

負反饋對固定震幅,固定頻率的訊號特別有效。因為在非完美的訊號來到之前,你已經預先知道要做多少修正。但真的音樂訊號卻無此優勢。

這也就是取樣不客觀。

最佳辦法,就像繪圖晶片一樣,直接聆聽,驗收成果。

每一種模型,每一種方法都有極限,你要先瞭解它的應用限制。



1

主题

0

好友

8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868394
帖子
7
精华
0
经验
8 点
金钱
6 ¥
注册时间
2019-10-26
发表于 2019-10-27 09:53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经换电容比较,影响非常正面,感觉比原来有脱胎换骨成感觉,不试不知道,(解码器上试验,原来用了耐压比高的电容,现在统一换上耐压最接近电源电压的电容,品牌系列容量一致,只是耐压不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