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机基础] 推挽输出变压器需要z字形绕法吗?

[复制链接] 查看: 47332|回复: 74

45

主题

0

好友

621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6772
帖子
529
精华
0
经验
621 点
金钱
190 ¥
注册时间
2005-12-13
发表于 2017-5-22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想开始绕牛,查了很多养牛的资料,明白了很多,只是对推挽输出变压器采用z字形绕法还是直接s字绕法上不明白,请各位老师指点

9

主题

0

好友

563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在线

Rank: 5Rank: 5

UID
817198
帖子
575
精华
0
经验
563 点
金钱
545 ¥
注册时间
2016-7-16
发表于 2017-5-22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没有最佳说,我绕过Z字,说是层间耐压均匀些,感觉出入不大。
就像肩胸臀部都可以。

45

主题

0

好友

621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6772
帖子
529
精华
0
经验
621 点
金钱
190 ¥
注册时间
2005-12-13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指教

1

主题

0

好友

8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832457
帖子
10
精华
0
经验
8 点
金钱
6 ¥
注册时间
2017-5-16
发表于 2017-5-22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一样

9

主题

2

好友

59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89234
帖子
518
精华
0
经验
598 点
金钱
510 ¥
注册时间
2015-4-7
发表于 2017-5-22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Z字绕法可以凭空减少1/4的层间有效分布电容,如果是DIY必须采用!

72

主题

2

好友

488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小撸则已。。。大撸伤己。。。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99605
帖子
5240
精华
0
经验
4886 点
金钱
4174 ¥
注册时间
2012-5-27
发表于 2017-5-22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乱绕法…

8

主题

0

好友

115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809497
帖子
1096
精华
0
经验
1154 点
金钱
1088 ¥
注册时间
2016-2-16
发表于 2017-5-23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1赛车 于 2017-5-23 10:05 编辑

性能一样,S绕法简单没必要搞的太复杂,次级要排绕。

4

主题

6

好友

723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13220
帖子
741
精华
0
经验
723 点
金钱
718 ¥
注册时间
2016-4-27
发表于 2017-5-23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必钻牛角尖采用正常的绕法  能绕好就不错了。

36

主题

4

好友

93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在线

Rank: 5Rank: 5

UID
819736
帖子
887
精华
0
经验
938 点
金钱
838 ¥
注册时间
2016-9-14
发表于 2017-5-23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麦景图275推挽的输出牛是双线乱绕的,都不用层间垫纸。

2

主题

0

好友

118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30284
帖子
116
精华
0
经验
118 点
金钱
114 ¥
注册时间
2017-4-2
发表于 2017-5-23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绕牛是新手,发表一下个人意见:Z型绕法,绕完一层要把线牵引回第一圈原位再绕下一层,这牵引回去的线可以放在线包不与窗口插片相贴的一边,为不占用宝贵的窗口面积。但是不可避免让下一层绕线从其上跨过去,至少使线包一侧的边鼓起来,使此处两层线层间距增大,即减小了层间(同一绕组)电容。如果只是想达到以增大层间距离来减小层间分布电容的效果话,可以用更直接的办法,垫纸,或只垫非与窗口矽钢片相贴的边,纸的厚薄还可控,线包还可以更整齐,工艺质量更好控制。如果嫌纸的介电常数高,就垫“漆包线“,需要的时候,跨绕一圈,或多圈,发展下去,那不就成了乱绕工艺了吗?还有就是Z型绕法的相邻层的对应各圈线圈间的电压是基本不变的,记为V,而S绕法,对应线圈间的电压是从0到2V,可能对层间耐压参数影响不同,产生的分布电容可以用积分的方法计算比较一下,我估计应该差不多。Z型绕法,没什么神奇的。说的不妥的地方,请养牛专业户指正。

9

主题

2

好友

59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89234
帖子
518
精华
0
经验
598 点
金钱
510 ¥
注册时间
2015-4-7
发表于 2017-5-23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为我绕一个高压电源牛时的Z字过线工艺的细节,电源牛采用Z字就是防止层间电压过高引起层间短路,我这个牛1.25V/匝,次级S绕法最大层间电压260V~,采用Z字降低一半到130V~。 Z1.jpg
Z2.jpg

Z3.jpg

Z4.jpg

Z5.jpg
如果每组有10层,那么就在线包两个侧面各均匀过5层,整个绕下来只增加一根线的厚度而已,对漏感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输出牛必须采用Z字绕法,因为Z字绕法可以凭空减小1/4的层间有效分布电容。对于初学者,可以不去追究为什么,照着做就好了。只改变绕线工艺就可以得到一个巨大的参数优化,不采用的话还DIY作甚?DIY必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追求极致,止于己所不知,但既然知道,为什么不用?输出牛在铁心、线和绕组确定后,漏感就已经固定,其他所有的目标都是降低有效分布电容,而降低有效分布电容的方法根据其效果大小次序大概是:
1、分段,其降低层间有效电容是指数级的,但过多分段会大大降低窗口有效空间和增大漏感;
2、双线并绕,原理和Z字绕法一样,降低层间的压差,可以大幅降低层间有效分布电容;
3、垫层材料的介电常数,由高到低分别是电缆纸、聚酯薄膜、特氟龙薄膜、Nomex;
4、Z字绕法,唯一一种不改变材料和设计,相比S绕法降低1/4的层间有效分布电容。


至于说S绕法甚至乱绕都可以搞出好牛,个人认为并不是理性的DIY方式。有更好的方法不用和无法预知的一致性都不算是理性的特点,然而有些人说起线材焊点头头是道,几百米的漆包线却不管它听不听话,呵呵……

9

主题

2

好友

59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89234
帖子
518
精华
0
经验
598 点
金钱
510 ¥
注册时间
2015-4-7
发表于 2017-5-23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推挽牛,一般初级都采用两段,下面是推挽牛两段同时绕制、双线并绕、Z过线的详细工艺:
1、根据设计算出每段初级需要的漆包线量,双线预绕相应的重量到两个预先准备好的随动线匣;
初级线匣.jpg
2、在绕线机轴上分别装上两个线匣和骨架,线匣可以自由转动的。Z过线方法见楼上,垫一层纸从两个线匣各取线绕一半。
两段Z过线1.jpg
两段Z过线2.jpg
如果需要两组交叉就把两个线匣交换就可以了,正反绕需要在合上垫纸后割一个口子绕反向。但最好设计成同向,因为从参数上看同向反向并无任何影响,唯一好处大约是平衡手工误差,不如慢慢绕把手工误差降到不需要交叉平衡就好了。


3、初级最后一层和线包全图,外观上看不出Z字过线的痕迹,这也是我说Z过线是凭空赚来的原因。
初级最后一层2.jpg
线包重量.jpg

这样DIY的牛,应该没有商家可以仿制的:同层分段,不出现一次交叉的双线并绕等等,都只有DIY才可以为之。一对牛,有闲的话十天,抽空的话一个月,自己的时间堆积起来的玩意儿,宜敝帚自珍,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魅力 +2 收起 理由
wuhanchenai + 2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36

主题

0

好友

131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22145
帖子
1159
精华
0
经验
1312 点
金钱
1087 ¥
注册时间
2013-9-27
发表于 2017-5-23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Newcomer新马甲 发表于 2017-5-23 16:05
楼主说的推挽牛,一般初级都采用两段,下面是推挽牛两段同时绕制、双线并绕、Z过线的详细工艺:
1、根据设 ...

繞好的牛上機試過了嗎?遲些時,我也想學造牛,到時再請師兄指教。

3

主题

0

好友

9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06816
帖子
94
精华
0
经验
97 点
金钱
91 ¥
注册时间
2015-12-28
发表于 2017-5-23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Newcomer新马甲 发表于 2017-5-23 16:05
楼主说的推挽牛,一般初级都采用两段,下面是推挽牛两段同时绕制、双线并绕、Z过线的详细工艺:
1、根据设 ...

有点难度,沾胶带的地方难控制两个输出的线长都一样。

45

主题

0

好友

621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6772
帖子
529
精华
0
经验
621 点
金钱
190 ¥
注册时间
2005-12-13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的指点

7

主题

0

好友

62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78210
帖子
611
精华
0
经验
622 点
金钱
585 ¥
注册时间
2014-12-25
发表于 2017-5-23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qishan8 于 2017-5-23 22:48 编辑

    谁有测线圈自身分布电容的方法?说说我想实测一下 "Z" 和 "S" 绕法(同样的骨架,相同的匝数),其分布电容到底差多少!
    理论上讲的很好,但实际操做中,由于上下层不像S绕法是交叉的,Z绕法是上、下层顺向,上层线很自然的落在下层两匝导线的空中(如果不信就拿一支铅笔,找漆包线安"Z"绕法绕两层看就明白了),无形中滅小了上下两层线的距离!导体之间的电容量是和导体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实踐踐是......................标准!

8

主题

0

好友

115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809497
帖子
1096
精华
0
经验
1154 点
金钱
1088 ¥
注册时间
2016-2-16
发表于 2017-5-23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1赛车 于 2017-5-23 22:22 编辑

相同骨架,相同匝数,相同线径,S与Z绕法的分布电容大小要有测试数据验证才是硬道理。
两导体间的距离越小电容量越大,两导体面积越大电容量越大。,

8

主题

0

好友

115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809497
帖子
1096
精华
0
经验
1154 点
金钱
1088 ¥
注册时间
2016-2-16
发表于 2017-5-23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jiangqishan8 发表于 2017-5-23 22:04
谁有测线圈自身分布电容的方法?说说我想实测一下 "Z" 和 "S" 绕法(同样的骨架,相同的匝数),其分布电 ...

估计很少有人会去做这个试验。

7

主题

0

好友

62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78210
帖子
611
精华
0
经验
622 点
金钱
585 ¥
注册时间
2014-12-25
发表于 2017-5-23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F1赛车 发表于 2017-5-23 22:34
估计很少有人会去做这个试验。

   你说的很对。买牛的人不问一次线包自身分布电容是多少,卖牛的从来也不提分布电的问题,很可能也测不出或根本不会测。自已绕牛的是少数,想做这个试捡的当然极少,多数还是听"行家、高手"的说法!

7

主题

0

好友

62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78210
帖子
611
精华
0
经验
622 点
金钱
585 ¥
注册时间
2014-12-25
发表于 2017-5-23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F1赛车 发表于 2017-5-23 22:14
相同骨架,相同匝数,相同线径,S与Z绕法的分布电容大小要有测试数据验证才是硬道理。
两导体间的距离越小 ...

你说的两点很对,还有是和电容之间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空气最小。有人拿电压说事,真是笑话。电容两端电压越高其存电量越大,电压高低改变不了电容的大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