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

主题

32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nostalgia

Rank: 8Rank: 8

UID
2492
帖子
18343
精华
17
经验
19692 点
金钱
12949 ¥
注册时间
2004-12-23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9-8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lien 于 2023-1-12 22:39 编辑

牙膏贴提示,请善用只看该作者功能,不定期更新。

没有古诗词对联,也没有什么故事缘由,粗暴简单的开头——下文都是关于最新版本纯真之源的更新内容。

纯真之源最早的第一版是2006年在论坛胆机版块发布的,根据当时情况,基于如下这些宗旨:
- 多极功率管标准接法提高效率和输出功率
- 单端电路,适合制作体验胆机乐趣
- 功率管屏级/输出变压器初级反馈,减少输出变压器对反馈的影响
- 相对低成本
- 电路尽量适合入门者制作,减少复杂的冗余电路。

除此之外,第一版还包括一些隐藏的特点,例如功率管采用尽可能低的帘栅压,减少奇次谐波失真,以及采用当时价格尚且合理的三极管6SN7作为推动。


=================================================================================================================
以下为更新列表:

已完工列表,排名不分先后:
壳壳: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89494
zhx: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89892
vosrock: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89426
利特: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89306
xxb168: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0201
juanlin: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0238
黑石村。。。: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0278
xg_zgy: http://bbs.hifidiy.net/thread-1490384-1-1.html
xys: http://bbs.hifidiy.net/thread-1490372-1-1.html
klkl8888: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0439
从不停留: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0720
huahua: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0665
农民工!: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0651
Gavindeng: http://bbs.hifidiy.net/thread-1490742-1-1.html
lirongxiang: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0750
独奏者: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0845
YUJUNH: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1009
stjerry: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1488
gtb993: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1376
渔四郎: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1212
汉江源头: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1207
wu-sc: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1203
BossXPOX: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1953
mosmos: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2288
zyy83: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2222
qym1997108: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2241
林医生: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2451
q1688: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2501
shinlee: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2608
gasha: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2668



9/10更新:还有一张测试用的输入部分PCB可以免费赠送,有一点小bug,但是使用没问题。需要请跟帖说明,邮费自负。要求必须成功制作FU50单端并分享。
9/10更新2:最后一张也赠送完毕。等待第二批PCB。

更多的PCB已经去打板了,看后续怎么赠送。

9/11更新:打算更换200B出品的管座,国产管座间隙比较大,不小心差错的话,容易让管脚部分玻壳爆裂。

微信图片_20220911132633.jpg

9/11,8楼更新

9/12,8楼更新离散性问题

9/12,7楼更新功率管的选择和调整

9/13,5楼更新。

9/15,8楼更新。

9/16,6楼更新,更换了清晰的Schade技术文章截图。可以看到电压并联负反馈在6L6功率管上也收效显著。

9/17,第二版PCB到了,我会先安装一块测试,没问题了再分享。

9/17,211楼更新微信讨论组链接

9/17,212楼,第一位完工的坛友(ID“壳壳”)已经附上了测试数据。最大功率14.5W。10W失真1.5%。趋势和7楼测试一致。


10月11日,346,347,348三层楼重要更新,关于假冒电子管的事情,请制作购买一定认清正品。

评分

参与人数 10经验 +168 威望 +51 金钱 +50 魅力 +83 贡献值 +2 收起 理由
wuweiz + 2 + 2 很给力!
老牙 + 20 + 1 + 1 很给力!
zhx + 2 + 2 很给力!
juanlin + 2 很给力!
路遥plus + 1 很给力!潜隐经年,出水惊鸿!

查看全部评分

292

主题

32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nostalgia

Rank: 8Rank: 8

UID
2492
帖子
18343
精华
17
经验
19692 点
金钱
12949 ¥
注册时间
2004-12-23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2-9-8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lien 于 2022-9-8 23:49 编辑

两年之后,也就是2008年,第二版纯真之源发布了。相比第一版,最重要的改动是将输入和推动合并成了单独的一级叠串放大。

现在大家已经对叠串放大的特性很清楚了:

- 增益大
- 输出阻抗高,也就是电压/电流转换
- 噪音低,因为没有五极管二次电子噪音
- 输入密勒电容低,也就是频带宽

缺点是下管浪费部分电压,输出范围小。但驱动功率管标准接法是绰绰有余的。

下图是第二代电路的架构:
纯2架构.png

关于电压并联负反馈的功率级,本质上是利用上一级输出阻抗(V1V2叠串内阻//R4//R8)和反馈电阻R14进行的。这在运放中,就是典型的反向输入结构:
框图.png

这里想要增加反馈量,就要提升第一级的输出阻抗,显然叠串比原来第一版的三极管要好得多。由于输出变压器没有包含在反馈环路中,属于本级反馈,所以这个反馈的稳定性会更好。但在分析上,由于第一级也属于功率级的反馈回路,所以不宜将两级单独拆分开来进行量化分析。

第二版电路在当时也不是什么新鲜电路,但熟悉模拟电路的人都知道,模拟电路本质是量化。有大量的运放内部框架是雷同的,但细节的优化产生了迥然不同的结果。对于国内只定性不定量的杠精们来说,这都是他们从不关心的。

292

主题

32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nostalgia

Rank: 8Rank: 8

UID
2492
帖子
18343
精华
17
经验
19692 点
金钱
12949 ¥
注册时间
2004-12-23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2-9-8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lien 于 2022-9-9 00:03 编辑

第三版成型于四年之后,2012年。

相比第二版,做出了比较大的改动。

不同点在于:
- 改用三极管放大的u随输入级
- 功率级改用电压串联负反馈

但技术特点上保留的是:
- 仍然从功率管屏级进行反馈,不包含输出变压器

下图是第三版的架构:
纯3架构.png

关于u随的电路分析,G版曾经有经典论述: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0614

所以第三版的隐藏特点是:
u随降低了输出阻抗,具有更好的频率特性
但由于三极管的内阻相对较低,电压并联反馈也变为了电压串联反馈,成为了级联放大,不再是本级反馈。

这里的u随用的也是三极管,自给偏置,所以阴极电阻消耗了比较大的电压,导致输出摆幅受限。但同第二版,标准接法的功率管仍然不需要多少驱动电压,所以还是绰绰有余。只是这种自给偏置,仍然具有比较大的不稳定性,工作点随着电子管误差变化。

因此如果采用固定偏压,就可以改善这样的不稳定性,电路也就成为了如下结构:

固偏纯3.png

也就是固偏的纯3结构,同时反馈也改回了电压并联负反馈

这里上管仍然是三极管,跨导越高,输出阻抗越低。只是大电流时,三极管自己的0V栅压区域,也会浪费一部分电压。好在三极管普遍耐压较高,提高电压可以解决问题。

或者如下图,采用第二个解决方案:
纯2+3.png

把上管替换为五极管,因为五极管高跨导管更容易找到,饱和压降也低。

292

主题

32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nostalgia

Rank: 8Rank: 8

UID
2492
帖子
18343
精华
17
经验
19692 点
金钱
12949 ¥
注册时间
2004-12-23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2-9-8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lien 于 2022-9-10 14:56 编辑

上面的五极管u随,相对于下管来说交流阻抗很大,所以可以提高电压并联负反馈的利用率。然而下管仍然是三极管,具有相对 较低的内阻,反馈的自由度相对低了很多。而第二版的叠串电路却自身具有很高的输出阻抗,是否可以把第二版和第三版结合起来?是否会有更好的结果呢?

显然把第二版和第三版结合起来,电路结构如下:

纯2乘3.png

这里电路保留了这些优点:

- 第一级叠串部分V1,V2内阻很大,反馈节点在V2屏级
- 五极管u随完全跟随V2屏级节点,阴极具有很低的输出阻抗,所以对功率级输入分布电容不敏感
- 功率级采用的是本级电压并联反馈,更稳定,且降低对输出变压器要求

但这个电路由于采用叠串电路,仍然在输出动态上有一定的损失。只是这样的损失对于驱动绝大部分功率管,甚至是三极管,也不是问题。

9/10补充说明:

不选择五极管的原因。

五极管工作点不容易稳定,因为帘栅极供电需要电流,不同五极管的帘栅极电流有误差,简单的电阻降压会造成不同的帘栅极电压误差,也会导致不同的阴极电流变化,所以反馈量就会出现误差。这个电路没有大环路反馈,所以要避免这种不稳定现象。额外的帘栅极稳压电路可以避免不稳定问题,但是增加电路复杂度,对初学者不友好。叠串栅极不需要任何电流,电位设置非常稳定。

关于五极管噪音也想简单说明:

五极管噪音在功放,特别是单端功放可以忽略,因为最差的五极管信噪比也可以达到80dB,并且u随用的也是五极管,也会引入噪音。所以这个电路框架不用五极管是基于工作点一致性考虑的,而非噪音。
五极管的噪音机制是帘栅极引入的分配噪音,这种随机噪音不容易完全检测,静态测试可以测试一部分,随着信号还有变化。而三极管可以免除这样的噪音,比如6SN7可能只有1-2uV的噪音,低噪音五极管可能还有10uV的样子。噪音随着屏流和帘栅极电流增大,电压并联反馈需要用比较大的电流,因此用在前级最好加上反馈来抑制。不过不是人人都讨厌噪音的,所以见仁见智。


现在框架有了,但这个电路到底能改善多少?失真会如何变化?等等大家关心的信息,还是要具体进行参数设计和优化的,这就是模拟电路的魅力 —— 量化。相同的框架,没有良好的参数配置,还是有大相径庭的结果。

关于这个电路的昵称,不妨开玩笑的叫做纯真之源第六代,因为2*3=6,或者是16周年纪念版。因为框架都是原有的,但细节确是最新的。

292

主题

32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nostalgia

Rank: 8Rank: 8

UID
2492
帖子
18343
精华
17
经验
19692 点
金钱
12949 ¥
注册时间
2004-12-23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2-9-8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lien 于 2022-9-22 15:03 编辑

所以具体到这个纪念版电路如何落实呢?

显然纯真之源的宗旨不能丢:

- 低成本,这点很重要,当初的6550管和6SN7管现在已经价格大幅上涨,不适合采用
- 保持10W以上输出功率,具有一定的驱动能力
- 单端电路中,相对较低的失真
- 更好的谐波成分优化,更接近三极管的特色


要保持10W以上输出,又要保持相对低失真,以标准接法单端效率而言,功率管一般需要具有30W以上的屏耗。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曾经我也完全看不上的功率管,FU50。

但FU50的外观确实是很大问题,所以这里先附上整机外观:



这里没有采用常规的功率管水平布局,因为它实在不好看。但采用这种纵置布局,加上工业风的格栅,起码可以在大部分角度遮挡住FU50。且由于FU50发热量巨大,这个格栅还可以阻挡FU50热量对周边造成的影响。而前面的输入部分用了交错布局,来加强吸睛能力,让注意转移到左侧输入部分。

从不同角度,确实FU50显得不再显眼。


防杠提示,外观方面见仁见智,这不是人民币,不可能人人喜欢,仅仅是提供一个思路。

当然这个隔板也可以拿掉,例如换上德根的LS50
微信图片_20220909002027_调整大小.jpg

9/13更新

FU50就是EL152和FL152
对外观有需求的不妨考虑用这两个型号
20220828_002430.jpg

292

主题

32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nostalgia

Rank: 8Rank: 8

UID
2492
帖子
18343
精华
17
经验
19692 点
金钱
12949 ¥
注册时间
2004-12-23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2-9-9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lien 于 2022-9-15 22:44 编辑

回到电路数据的落实上来,首先要确定的是,FU50是不是如手册上如此不堪一用。

手册上FU50的问题是:
- 标准接法三次谐波失真太大,可利用范围太窄,效率低下
- 三极管接法仍然失真太大,由于内阻在1k左右,输出功率也没有特别优势。

然而FU50作为欧洲奇胆——德律风根LS50的后代,理论上不应如此不堪,因为LS50的特性曲线无论是标准接法,还是三极管接法,都堪称典范。
微信截图_20220909004940.png 微信截图_20220909004953.png

LS50二战时期曾用于德军装备,战后先后发展出不少衍生型号,例如瑞士的P50,和东德RFT开发的P50-1,P50-2,SRS552,以及苏联的ry50(GU50),和德根自己的民用型号但管脚完全不同的EL152/FL152,以及四极管化的EL153。

毛子在对德根的LS50逆向工程以后,做出了自己的GU50,显然它可能是FU50最接近的进口型号了。我们看看毛子的实测:



已经开始和国内手册版本的FU50特性曲线接近了,左边饱和区域弯曲很大,既限制了输出功率也造成奇次谐波失真快速增加。拿实测和毛子手册重合,发现毛子手册非常可信:


那么FU50会令人那么失望么?北京厂的另一份手册给了我们一点希望,在这个手册上,FU50特性远胜于苏联的GU50,且很接近德根的LS50


接着实测也证明了这点,那就是FU50更接近老祖宗LS50。这里是FU50实测和LS50特性曲线重合:


把实测(细线)和手册重合对比看看:


因为手册的不精确,让多少爱好者错过了FU50的标准接法,而转投并不优秀的三极管接法。
但既然标准接法手册都不准确,那么三极管接法会有惊喜吗?

答案既是,也不是。将实测(细线)和手册重合对比:


显然线性大有改善,但和德根手册还是有差距。图上不难看出它的内阻在1K左右,所以FU50的三极管接法绝不可能接近300B,也不可能成为小300B。

相反,如果和KT88曲线重合:


我们是不是应该改叫它小KT88呢?起码我不会这么叫,因为标准接法大抵近似。只是功耗同为40W左右,都是旁热多级管,又大概能重合的这个巧合,茶余饭后叫一下小KT88还是比小300B准确多了。

但说来说去,很多人会觉得,三极管还是比标准接法好,毕竟三极管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 它偶次谐波占主导地位
- 它内阻低所以阻尼高
- 它可以开环应用

在传统观念里,即便是屏级施加的本级电压负反馈,仍然是负反馈,它不改变特性曲线,也不改变谐波成分。纵然电路设计再巧妙,仍然是低人一等。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让我们回顾下这个反馈的历史。从上个世纪20年代发明负反馈技术后,O. H. Schade就在1936-38年间多次撰文介绍功率管本级的电压并联负反馈,在他的测试中,标准接法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后,特性曲线会显著改变,变为类似三极管的特性:
微信截图_20220915224226.png

仅需10%的反馈系数,就可以让标准接法的6L6管具备三极管输出特性。而这,也就是纯真之源从第一代开始就应用的技术。

如果再加深反馈呢?甚至用上有源器件进行反馈呢?这就是我曾经分析过的超三电路: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 ... hlight=%B3%AC%C8%FD

关于超三的优缺点,可以以后专门撰文讲述。

我们继续FU50的特性分析,在上一楼的电路结构图中,FU50也是应用了这样的反馈。所以FU50应用了这样的反馈,它的特性曲线会变成什么样呢?
微信截图_20220909011918.png

所以最为关键的点来了,这个反馈改变的对外特性曲线,它和负载无关,也即是FU50真正变为了类似三极管的特性,并且相比三极管,具有更大的动态范围也就是更大的输出功率,更高的效率。并且也是二次谐波失真占主导地位。

微信图片_20220909025353.jpg
上图为FU50屏级削波时的波形,具有软削波特性。

到了这一步,仅剩下的就是实际验证,这样的特性曲线,有没有三极管的味道?又能兼顾标准接法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呢?

292

主题

32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nostalgia

Rank: 8Rank: 8

UID
2492
帖子
18343
精华
17
经验
19692 点
金钱
12949 ¥
注册时间
2004-12-23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2-9-9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lien 于 2022-9-12 23:13 编辑

所以在这一层,大家会看到这次纪念版的完整电路图:

FU50SE.png

最大输出功率(削波)为14W(FU50屏耗为37W时),阻尼系数在4-5左右(尽管我认为阻尼不重要,这是另一个话题),5W失真度约0.5%,10W约1.8%

电路上红色字体为实作测得的工作点。所以这个电路有这些特点:

- 尽可能大的选管余地,减少JS炒作特定型号的机会
- 开环电路,对输出变压器更友好
- 更多的搭配组合,方便换胆的乐趣
- 尽量减少晶体管的使用,便于搭棚,并对初学者友好。因为实际上无论叠串还是u随都可以可以部分用JFET或者MOS管替代的。然而国内购买正品机会却并不多,MOS对初学者的焊接和安装更不友好。尽管如此,帘栅极供电上,还是无法避免采用MOS管降压。
- 尽量采用阻抗兼容的输出变压器,便于老机器修改。
- 尽量采用自给偏置,给直接替换功率管增加便利。仍然,我不反对修改,有条件的可以自给改为固定偏置,但供电电压也请一并修改。
- 关于C3,它也影响低频的瞬态和频响,有条件可以自行尝试。实作采用了4.7uF的电容。
- 关于反馈量,R14=470K是一个中等的反馈量,如果采用330K~430K之间的阻值,会有更多的变化,失真会降低,留给各位自己尝试了。
- 关于屏流,设计值是95-100mA,请采用调节帘栅极电压的方法调节电流,而不是阴极电阻。这涉及到失真特性的变化,帘栅极调节更稳定。调节电阻是R18,增大会提高帘栅极电压,提高屏流。
- 关于帘栅极供电回路,MOS管型号已经在图纸注明,请加上4W左右的散热片保证安全工作。FU50的帘栅极电流只有2-3mA很小,采用电阻降压的方式不太可取。但可以采用前几代纯真之源的稳压管串联降压方法。
- 关于高压整流,采用了一只5AR4做电子管整流,减少对电源变压器的品质要求。且整流管具有装饰作用。
- 关于灯丝供电,V3的阴极电位很高,必须有独立绕组供电,这点不可忽略。垫高电位可以来自于V3栅极的回路。

关于V1,2,3管的选择,只要大体遵循设计原理,自由度很大。以下表格仅仅是冰山一角,有设计能力的完全可以采用其他型号,甚至单三极管,或者接成三极管的五极管等等
微信截图_20220909004418.png

9/12更新:V4管的选择
微信截图_20220912231142.png

其中包含了实作的用管:V1=6DJ8,V2=ECC85,V3=EF80,除了V1,其余都是被高烧遗弃的型号,和FU50一样,他们都是被认定声音普通的代表。

所以这样的咸鱼组合能翻身么?

我想下面两张实测结果能给出一些端倪。

首先要声明的是,由于部分FU50屏耗大于33W后,会产生微红现象,为了测试安全,FU50屏耗已经调低到了33W,输出功率也从14降低到了12.5W

以上为输出功率-失真特性实测

很明显,二次谐波失真占了主导地位,首先从技术上,已经验证了上一楼的推论,那就是电压并联本级负反馈,的确改变了功率管的特性曲线。

接着是输出功率5W时候的谐波失真-频率曲线:

除了低频受到我自己绕制的输出变压器影响,失真略有上扬外,全频带都保持了二次谐波失真占主导地位,且高频失真也没有任何上扬趋势。

那么实际播放起来呢?这里有三段手机的简易录音,录音时候所有电子管尚未老化。

https://www.ixigua.com/713810596 ... 1c7002128b727918016
https://www.ixigua.com/713810535 ... 7043112a257d56b388c
https://www.ixigua.com/713810497 ... 0fc31967fbf95860ca6


测试中的FU50,由于真空度和材料不佳,蓝光显著。之后随着使用时间加长,蓝光也越来越暗淡。

一些小信号测试,信号已衰减10倍
微信截图_20220909014834_调整大小.png 微信截图_20220909014900_调整大小.png 微信截图_20220909014921_调整大小.png

-3dB约为7-88kHz,当然这几乎毫无意义,仅供娱乐参考,毕竟这和实际制作关系更大。

292

主题

32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nostalgia

Rank: 8Rank: 8

UID
2492
帖子
18343
精华
17
经验
19692 点
金钱
12949 ¥
注册时间
2004-12-23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2-9-9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lien 于 2022-9-18 00:30 编辑

回到实作,下图是测试机内部情况,为了便于制作,前级部分小管采用了PCB设计。但仍然推荐大家可以采用搭棚布局,更具乐趣。FU50管的发热量很高,约200度,所以功率级没有必要采用PCB设计。

微信图片_20220909001951_调整大小.jpg

我不是布线高手,所以内部没有任何观赏性,各功能区块已注明,采用的都是最廉价的元件,大部分采购自立创商城,避免X宝的假冒产品。行文至此,我想这次的更新,仍然完全符合了第一代的初心,宗旨未变。
重申一下:
- 多极功率管标准接法提高效率和输出功率
- 单端电路,适合制作体验胆机乐趣
- 功率管屏级/输出变压器初级反馈,减少输出变压器对反馈的影响
- 相对低成本
- 电路尽量适合入门者制作,减少复杂的冗余电路。

工作中的FU50单端
微信截图_20220909002903.png

最后是一些关于元件的基本要求和修改可能性:

- 最重要的输出变压器,自绕可以选择4夹3绕法。86铁芯基本可以保障10W输出,96铁芯可以保障更大的功率。购买输出变压器请留意允许直流电流为100mA。常见300B的输出变压器是可以采用的,因为FU50在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三极管,而非五极管,不需要寻找五极管专用变压器。
- 所有元件尽量选择新的,而非二手古董零件,减少特殊故障发生的概率
- V1,V2,V3的使用方面可以大胆一些,充分利用手上已有的型号。一般修改V1,需要调整的是R2/R10/R11这三个电阻,一般修改V2,V3无需调整电路。其中V3甚至可以用6P15这类小功率管。
- 大环路负反馈也是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的,这就要平衡好R14这里电压并联反馈量和大环路反馈量的比重。
- 这个驱动结构可以输出大约200Vpp的信号,驱动其他功率管也是可行的,例如常见的KT系列。
- 单独的帘栅极供电绕组也是可以的,避免了采用MOS管降压,会减少一些制作上的麻烦。
- 有机会我会整理一个购买清单供大家参考,起码可以避开X宝的假货。

9/11更新:如果采用北京产的FU50,可以尝试在抑制栅也就是G3和阴极之间,额外施加8-10V的直流电压,可以改善最后几W大功率情况下的失真,用灯丝绕组做简单的整流滤波提供即可。这项修改不是必须的,仅供参考。

9/12更新:关于FU50的离散性问题
lisan.png

可能是影响10W以后功率得表现,但10W内性能是肯定可以保证的,所以问题应该不大。

9/15更新:FU50管脚容易氧化接触不良,建议细砂纸轻微打磨一下。国产管座间隙太大,容易接触不良,需要留意。机器工作正常后,建议让FU50煲2-3天,蓝光暗淡后在调整元件进行调声。FU50老化前后声音差异较大。


后记,聊聊FU50的其余应用

FU50是否有额外可能性?我相信是有很大潜力的,论坛的Jupiter大佬在三极管接法方面就颇具造诣,值得参考: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95433

三极管接法当然还有另一个未开发领域就是有栅流部分,A2类。这里我补充一个正栅压的三极管接法曲线,作为抛砖引玉,希望能有更多的参与者来加入应用和制作。
FU50trp.png

只是,也有部分FU50由于工艺问题,出现了类似手册状态的三极管特性曲线,标准接法曲线也往毛子方向靠。

其次是推挽,一对LS50推挽最大可以输出120W,相信FU50也是可以做到7,80W的。

第二个思路是帘栅极驱动,上面楼层提到过,FU50静态帘栅极电流很低,只有2-3mA,所以看一下帘栅极输入的曲线
微信截图_20220909132026.png

上面第一条线是210V帘栅压,每条线30V。但线性方面没有出现特别优势,并且增益损失很大。这些增益如果用于上面说的电压并联负反馈,可以把失真降到更低。也就是所谓的收益更高。这条路子显然走不通。

那么帘栅极和栅极一起驱动呢?手册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以下特性曲线来自于德根LS50手册:
微信截图_20220909132514.png

很可惜,也不可用。因为出现了明显的饱和压降大于100V,也就是电源利用率降低的情况,且需要驱动到负压部分,造成驱动困难。

最后是我测试过的三个栅极一起驱动情况,出现了严重的电流抖动,且驱动栅流40-100mA。这个现象的成因,来自于FU50的内部设计,三个栅极靠的很近,且接近阴极,远离屏级。加上栅极和帘栅极是对准栅结构,也就是帘栅极躲在栅极背后,所以一起驱动时,栅极电流大增,抑制栅电流也大增。这两个栅极显然无法承受那么大的电流,烧毁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前面也提过,FU50的那些境外兄弟姐妹们,他们的特性如何呢?
KKTR.png

我想它会让大家想起前面那只欧洲奇胆的手册曲线。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直接替换FU50,方波不会有变化!!!但听感一定有变化!

是什么让线性差距那么大的呢?

我想下面三个视频可能会有启发:

1,曙光的生产片段:https://www.ixigua.com/7140518039157473800

2,毛子的生产片段:https://www.ixigua.com/7140518506478600734

3,大盾布莱克本工厂生产片段:https://www.ixigua.com/7140520759054565895

但鉴于新管也是一个产业链,有利益在其中,我也就不多得罪了。仅仅表达我自给的观点,我会更多考虑旧的NOS,他们的生产上机械程度更高,人为因素更小(请对比毛子的生产片段),而且当时整个物料供应链尚存。

补充一个LS50的小秘密:
一般情况下,FU50或者GU50,哪怕东德SRS552M脱帽以后,都是平顶,还是很丑。但LS50则不同,脱帽以后俨然一个EL156模样,如果装一个胶木转换座,则可以彻底冒充小EL156了。
微信图片_20220909214135.jpg

最后是感谢列表:

- 感谢200B和小红帽两位大佬分享的FU50制作经验和技术分析
- 感谢立创,贸泽,得捷等众多只售卖真品地网站让我有机会避雷
- 感谢北京厂没有完全照搬毛子的ry50/GU50,让我们今天还有机会利用好这个宝藏
- 感谢高烧玩家放过了这次设计采用的这些电子管,让我们有机会以低成本体验更多乐趣
- 感谢咸鱼爱乐者乐团出售的机箱
- 感谢一众好友的催工和监督

因此那么多的测试,数据,实做并免费分享目的是什么?我想就是那些心理阴暗者永远无法体会的分享之乐趣吧。

全文完

3

主题

0

好友

239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4587
帖子
2619
精华
0
经验
2394 点
金钱
2336 ¥
注册时间
2008-1-23
发表于 2022-9-9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等到纯三了,,,。。。

2

主题

0

好友

46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760230
帖子
489
精华
0
经验
462 点
金钱
477 ¥
注册时间
2014-10-4
发表于 2022-9-9 00:37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收藏的fu50终于找到组织了

2

主题

0

好友

46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760230
帖子
489
精华
0
经验
462 点
金钱
477 ¥
注册时间
2014-10-4
发表于 2022-9-9 00:41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压放大终于不用6sn7了,看样子是ecc88、ecc84,还是ecc82?

39

主题

0

好友

74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3426
帖子
825
精华
0
经验
749 点
金钱
722 ¥
注册时间
2007-6-7
发表于 2022-9-9 01:01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细心读完每个字,深有体会,J版辛苦了,

10

主题

0

好友

354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6874
帖子
495
精华
0
经验
354 点
金钱
330 ¥
注册时间
2007-9-6
发表于 2022-9-9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J版,有一个问题,比如U式跟随器下管用12AX7或者EF37等1MA小电流管,上管用6SN7,5687等大电流管,能不能在U式跟随器上管阴极加一只对地电阻或对地恒流源分流而不会影响电路性能?

157

主题

2

好友

7377

积分

超级贵宾 当前离线

打鬼子的

Rank: 5Rank: 5

UID
1906
帖子
6909
精华
7
经验
7377 点
金钱
2469 ¥
注册时间
2004-10-22

元老级 super 贵宾

发表于 2022-9-9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土八路 于 2022-9-9 01:41 编辑

还没吐干净,远远没有
北京fu50要涨价,东西德的管子已经很难买到了

点评

八路大哥, 你的805是不是缓一缓, 响应组织的号召, 来个纯三?  发表于 2022-9-9 02:06

9

主题

0

好友

130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9925
帖子
1627
精华
0
经验
1300 点
金钱
1282 ¥
注册时间
2008-8-5
发表于 2022-9-9 06:32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理解纯真的含义了,纯真的设计,纯真声音,纯真的分享!

2

主题

0

好友

46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760230
帖子
489
精华
0
经验
462 点
金钱
477 ¥
注册时间
2014-10-4
发表于 2022-9-9 08:09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手上有一些大盾的ecc84,计划用作串叠放大部分

点评

串叠电路部分想到一起了!  发表于 2022-9-9 17:25

37

主题

4

好友

168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7271
帖子
4298
精华
0
经验
1683 点
金钱
1576 ¥
注册时间
2009-7-10
发表于 2022-9-9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口气拜读完,估计不久将来我又有新机玩了

30

主题

7

好友

917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73342
帖子
904
精华
0
经验
917 点
金钱
856 ¥
注册时间
2020-3-15
发表于 2022-9-9 08:16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作,抓紧仔细学习。

4

主题

1

好友

947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596505
帖子
1593
精华
0
经验
947 点
金钱
955 ¥
注册时间
2013-6-7
发表于 2022-9-9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八路 发表于 2022-9-9 01:38
还没吐干净,远远没有
北京fu50要涨价,东西德的管子已经很难买到了

我也觉得FU50会涨价

4

主题

1

好友

947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596505
帖子
1593
精华
0
经验
947 点
金钱
955 ¥
注册时间
2013-6-7
发表于 2022-9-9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等到纯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