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主题

0

好友

442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4662
帖子
4761
精华
1
经验
4422 点
金钱
4197 ¥
注册时间
2008-6-2
发表于 2014-7-13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曲线是5寸低音的远场测量(63cm+5.时间窗)
由于近场合成的点很不好把握,因此,远近场合成不好反而影响整个曲线走向而误导分频模拟

从63cm+5.时间窗测量的曲线上看,从250hz开始爬升,也就是箱体影响所致,

在模拟分频时,大家都是以采要用大电感或rlc压峰网络来压这个爬升




因为是用的远场测量,喇叭装箱以后肯定还有一个房间的反射影响

这个障板补偿以多少为度最好? 补偿至图中的基准线处是否合理?
也就是说模拟分频时 ,频响曲线大致与图中的基准线处持平是否合理?



低音曲线.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威望 +5 收起 理由
Lafeite + 10 + 5 这么长时间只看到你提及[基准SPL]这个很关键.

查看全部评分

6

主题

2

好友

25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609178
帖子
248
精华
0
经验
250 点
金钱
238 ¥
注册时间
2013-8-10
发表于 2014-7-13 22:01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5寸喇叭分频2k以上,对分频影响不是很大

24

主题

3

好友

150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02526
帖子
1932
精华
0
经验
1508 点
金钱
1480 ¥
注册时间
2009-5-8
发表于 2014-7-14 07:14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频不影响?如何做到低频段不下陷?楼主意思是如何压低中频高频来配合低音喇叭的低频段响度

2

主题

0

好友

11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07659
帖子
131
精华
0
经验
117 点
金钱
113 ¥
注册时间
2011-10-3
发表于 2014-7-14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学习。

32

主题

13

好友

2516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45
帖子
1820
精华
5
经验
2516 点
金钱
1944 ¥
注册时间
2004-4-11

优秀版主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4-7-14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确实是业余测量该加倍注意的问题。
许多人的合成曲线看似很好看,但合成点曲线未必可靠,会直接影响分频器模拟结果。

如果你的曲线在300Hz是可靠的,参考SPL这样选取是对的。

判断合成点曲线是否可靠,要注意两个方面:
合成点相对声压是否真实
合成点曲线走势是否正确
正确判断以上两点,必须熟知反射对真实曲线的影响结果,还要结合大窗口数据来帮助判断曲线正确走势
就像许多东西原理很抽象情况一样,当熟悉到在头脑中不再抽象而认为那是必然情况时,判断就比较准确了

157

主题

0

好友

442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4662
帖子
4761
精华
1
经验
4422 点
金钱
4197 ¥
注册时间
2008-6-2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Lafeite 发表于 2014-7-14 21:15
这确实是业余测量该加倍注意的问题。
许多人的合成曲线看似很好看,但合成点曲线未必可靠,会直接影响分频 ...

谢谢版主回复!
因为测量房间小且有家具反射,低频端变动很大,
63cm,5时间窗的曲线,从理论上来讲,300hz处的声压是否可靠?

32

主题

13

好友

2516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45
帖子
1820
精华
5
经验
2516 点
金钱
1944 ¥
注册时间
2004-4-11

优秀版主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4-7-15 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feite 于 2014-7-15 05:49 编辑

这个让我来说也不敢断定一定可靠,关键还是你自己看,因为是你测的,你可以用一些方法来辅助判断的。
1、比如多次测量,看300处曲线是否稳定不变。因为不可靠的低频部分在多次测量时是随机的,会乱动的。
2、JustMLS有个好处是测量后可以任意改变窗口长度直接看到结果,可以有意把窗口开大让干扰都进来,这时可判断出平均中点和曲线实际走势,300Hz处准不准也就大概清楚了。
照理说,对于5寸喇叭,60cm的距离绝对是远场了,开5ms窗口不算小,300Hz应该可以保证的
60cm的距离补偿大概是1.8ms,5ms的窗口宽度,应该在1.8+5=6.8ms处关闭窗口,5ms的理论分辨下限为200Hz。尽管实际上达不到200,如果1.1米之内没有反射面,300Hz应该可以保证


窗口宽度与理论下限的关系:

1ms     1004Hz
2ms     500Hz
4ms     250Hz
6ms     167Hz
8ms     125Hz
10ms   100Hz
15ms   67Hz

157

主题

0

好友

442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4662
帖子
4761
精华
1
经验
4422 点
金钱
4197 ¥
注册时间
2008-6-2
 楼主| 发表于 2014-7-15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Lafeite 发表于 2014-7-15 05:40
这个让我来说也不敢断定一定可靠,关键还是你自己看,因为是你测的,你可以用一些方法来辅助判断的。
1、比 ...

谢谢版主这样详细的指导!
由于基础较差,复制下来慢慢消化

2

主题

0

好友

11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07659
帖子
131
精华
0
经验
117 点
金钱
113 ¥
注册时间
2011-10-3
发表于 2014-7-16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Lafeite 发表于 2014-7-15 05:40
这个让我来说也不敢断定一定可靠,关键还是你自己看,因为是你测的,你可以用一些方法来辅助判断的。
1、比 ...

60cm的距离补偿大概是1.8ms,那么是不是1米的距离补偿就是3MS捏?等比例关系。

32

主题

1

好友

90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543274
帖子
863
精华
0
经验
904 点
金钱
842 ¥
注册时间
2012-11-13
发表于 2014-7-16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Lafeite 发表于 2014-7-15 05:40
这个让我来说也不敢断定一定可靠,关键还是你自己看,因为是你测的,你可以用一些方法来辅助判断的。
1、比 ...

版主解惑,谢谢~
可靠是否指的是轴向的测量,偏轴测量又是不一样,是否要根据设计需要要选取测量点。很多设计以偏轴设计,频响又不一样

32

主题

13

好友

2516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45
帖子
1820
精华
5
经验
2516 点
金钱
1944 ¥
注册时间
2004-4-11

优秀版主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4-7-17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AV-5.1 发表于 2014-7-16 10:06
60cm的距离补偿大概是1.8ms,那么是不是1米的距离补偿就是3MS捏?等比例关系。


是的,1米距离测量大约是3ms

所谓窗口补偿,就是窗口开启时间补偿,目的是扣除声音传播所消耗的时间。
声音在常温常压下传播速度是343.68M/s
显然,话筒距离1米,声音需经历1000/343.68=2.909(ms)才能到达话筒

实际上测量频响曲线是不需要窗口开启补偿的,但是我们测量频响曲线的同时也需要相位曲线,我们很清楚,延迟会带来附加相移,为了得到正确的相位曲线,必须要对延迟做准确的补偿

61

主题

16

好友

3123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5572
帖子
5340
精华
5
经验
3123 点
金钱
3007 ¥
注册时间
2009-4-10

论坛贵宾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14-7-17 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tf 于 2014-7-17 03:21 编辑

以下曲线是5寸低音的远场测量(63cm+5.时间窗)
只代表个人;仅可以作为+ - 30%的参考

由于近场合成的点很不好把握,因此,远近场合成不好反而影响整个曲线走向而误导分频模拟
只代表个人;分频的准确数据作为依据的话不光只会测量和经验,还得考虑当时测量时的环境和温度以及密度都影响声的速度。我们所知道的声速是在绝对温度下所测的速度。这些条件因素都影响准确数据的合成补偿

从63cm+5.时间窗测量的曲线上看,从250hz开始爬升,也就是箱体影响所致,
只代表个人;障板效应和箱体的面板设计有着密切的科学理论关系

在模拟分频时,大家都是以采要用大电感或rlc压峰网络来压这个爬升
只代表个人;理论上是要压平,但不是一个线路能够压平就代表出能出好声。在模拟分频的前提下必须清楚单元的特性和材质在当地大气压的稳定因素以及考虑大气在四季的温差和密度




因为是用的远场测量,喇叭装箱以后肯定还有一个房间的反射影响
只代表个人;没有条件的测试下测出的数据只能作参考。(起码;上下后再2米内没有任何障碍物。对准为前为4米内)

这个障板补偿以多少为度最好? 补偿至图中的基准线处是否合理?
只代表个人;以当时测试下的大气密度和温度去计算

也就是说模拟分频时 ,频响曲线大致与图中的基准线处持平是否合理?
只代表个人;最合理和适合单元物理特性模拟出的分频除做平直后,不会改变任何曲线走势。


59

主题

4

好友

190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928
帖子
1782
精华
0
经验
1908 点
金钱
1601 ¥
注册时间
2005-12-24
发表于 2014-10-21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选通频率的选取是否是同一个问题?

157

主题

0

好友

442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4662
帖子
4761
精华
1
经验
4422 点
金钱
4197 ¥
注册时间
2008-6-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Jet 发表于 2014-10-21 21:58
选通频率的选取是否是同一个问题?

应该涉及的是一个问题

     软件中这个选通频率选项极不好把握,这个里面的学问很深奥,
   在坛上翻看了很多的基础帖子,仍也是一头雾水,受箱体的外形结构,箱体宽度,高度以及喇叭沉孔的深度,测量环境等因素构成选取的依据,一般人是把握不了的,
   
   由于把握不了,因此我在测量时根本没做近场测量和合成
  

59

主题

4

好友

190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928
帖子
1782
精华
0
经验
1908 点
金钱
1601 ¥
注册时间
2005-12-24
发表于 2014-10-22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zengde 发表于 2014-10-22 11:32
应该涉及的是一个问题

     软件中这个选通频率选项极不好把握,这个里面的学问很深奥,

不做近场,中低音如何测量,分频器如何设计?

32

主题

13

好友

2516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45
帖子
1820
精华
5
经验
2516 点
金钱
1944 ¥
注册时间
2004-4-11

优秀版主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4-10-22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做近场,中低音如何测量,分频器如何设计?

我就几乎不做近场测量,除非分频点很低的情况,比如几百赫时不得不测近场,1k以上的分频点我从不测近场

59

主题

4

好友

190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928
帖子
1782
精华
0
经验
1908 点
金钱
1601 ¥
注册时间
2005-12-24
发表于 2014-10-22 13:48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Lafeite 发表于 2014-10-22 13:42
不做近场,中低音如何测量,分频器如何设计?

我就几乎不做近场测量,除非分频点很低的情况,比如几百赫 ...

难道不考虑障板跌落?

32

主题

13

好友

2516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45
帖子
1820
精华
5
经验
2516 点
金钱
1944 ¥
注册时间
2004-4-11

优秀版主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4-10-22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要考虑的,远场测量包含障板跌落

59

主题

4

好友

190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928
帖子
1782
精华
0
经验
1908 点
金钱
1601 ¥
注册时间
2005-12-24
发表于 2014-10-22 14:49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t 于 2014-10-22 15:41 编辑

我明白了,只测远场,根据可靠低频端的声压和走势,通过经验确定障板跌落的补偿量。感谢版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