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主题

0

好友

48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60506
帖子
67
精华
0
经验
48 点
金钱
40 ¥
注册时间
2008-10-27
发表于 2014-4-22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ght.hua 于 2014-4-22 23:43 编辑

如题,CD碟片能将录音时候的Jitter记录下来吗?

如果不能,那么DAC输入的时钟为什么要和读碟再生时钟同步呢?同步的目的是什么?直接从晶振上取时钟,Jitter不是更低吗?

如果能,那么这个时钟又如何带到了DAC中呢?从CD的编码来看,经过CIRC后交织实际上当前去除的Byte不是当前的数据(可以理解数据是经过缓存的,当前的时钟不是当前这个Byte的时钟),应该是过去的数据,那么时钟如何记录的呢?





补充内容 (2014-4-24 23:27):
看过好多PLL的资料,没有看到过PLL可以改善近端相噪的,改善远端相噪到时很多,我猜想往往近端相噪会更加影响效果,比较出现概率要高多了。

115

主题

16

好友

3160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654
帖子
2190
精华
9
经验
3160 点
金钱
2136 ¥
注册时间
2004-5-24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4-4-23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要等专业的人解答才行。但我知道录音中的抖动对音质造成的影响,是会存储在CD上的。如果录音用的是板载声卡的数字输入,和用数万元的声卡的数字输入,做出来的CD在同样的设备播放音质肯定有区别,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2

主题

0

好友

3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51099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32 点
金钱
28 ¥
注册时间
2010-10-16
发表于 2014-4-23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步,就像磁带转动一会快一会慢,变调了。

4

主题

0

好友

48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60506
帖子
67
精华
0
经验
48 点
金钱
40 ¥
注册时间
2008-10-27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gxhj 发表于 2014-4-23 10:24
这个问题要等专业的人解答才行。但我知道录音中的抖动对音质造成的影响,是会存储在CD上的。如果录音用的是 ...

记录时有差异是记录了抖动后的误差数据,当时抖动程度不一样,记录出来的误差也就不一样,也许就是这个误差使得我们听出来的不一样,但是没有记录下时钟Jitter本身。反过来讲也好,从这个误差数据能推导出Jitter吗?目前为止没有听说过有这种感觉技术。

4

主题

0

好友

48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60506
帖子
67
精华
0
经验
48 点
金钱
40 ¥
注册时间
2008-10-27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diwillow 发表于 2014-4-23 10:47
不同步,就像磁带转动一会快一会慢,变调了。


是不是加FIFO就是为了解决这种变调的目的,否则,直接使用晶振输出的时钟肯定是Jitter更小的了。

2

主题

0

好友

3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51099
帖子
29
精华
0
经验
32 点
金钱
28 ¥
注册时间
2010-10-16
发表于 2014-4-25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Light.hua 发表于 2014-4-24 23:25
是不是加FIFO就是为了解决这种变调的目的,否则,直接使用晶振输出的时钟肯定是Jitter更小的了。

你说的对,大多数器件里面都有FIFO的,我自己用的Wav播放器专门用FPGA做的FIFO缓冲,根据不同的码率切换不同的晶振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