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087
- 在线时间
- 300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11-28
-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0
  
- UID
- 897598
- 帖子
- 1927
- 精华
- 0
- 经验
- 2087 点
- 金钱
- 1814 ¥
- 注册时间
- 2021-2-4
|

楼主 |
发表于 2025-11-26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重新做了前级解码器,前级输出端忘了加RC滤波,上周末又烧了茹贝尔网络接地电阻。
正好拆板子,顺便对比了一下IPFP240/9240和MJL4281/4302听感。
这个是MJL4281/4302电路
下面的听感对比是deepseek写的,但是和我实际听感基本吻合,
尤其是对场管听感的描述非常准确,实际对比之后本人也是更喜欢场管,空间感、脱箱感、动态、清晰度各防免完全碾压三极管,个人觉得ATC小7发挥了90%以上潜力,把5寸小箱子推的大气磅礴的~
对比之前的2.2系统,dsp+dirac调试后的效果可能还好一点~ 当然新作的解码器前级也功不可没,
本来想走柔和的听感路线,特意用了好多铜箔电容,,但实际对比后发现还是大气一点的声音好听~
deepseek文字描述比我写的好,直接粘贴上了,请参考!
三极管 (BJT)
声音特点:温暖、厚实、饱满、有“胆味”(电子管味)。
解析力:解析力通常很好,但不像顶级场管功放那样追求极致的分析力,而是带有一种“柔和的解析”。
高频表现:高频相对圆润、顺滑,较少有刺耳的毛刺感,听感上更耐听。
中频表现:人声饱满、富有感情,密度感好,是很多人喜欢三极管功放的主要原因。
低频表现:低频扎实、有力度,控制力好,但速度感和冲击力可能略逊于优秀的场管功放。
谐波失真:由于其失真成分中含有较多的偶次谐波,这种失真在生理学上被认为比奇次谐波更“悦耳”,能增加音乐的温暖感和丰满度,类似于电子管机的效果。
总结:BJT功放的声音更像一位沉稳、富有感情的中年歌唱家,不刻意炫耀技巧,但歌声能直击心灵,富有韵味和感染力。非常适合聆听人声、爵士乐、古典室内乐等需要情感表达的音乐。
场管 (MOSFET)
声音特点:细腻、通透、清澈、速度快。
解析力:细节丰富、层次感强,能将音乐中的微小细节清晰地呈现出来,声场定位非常精准。
高频表现:高频延伸更好、更亮丽,有所谓的“贵气”。但如果设计不佳,可能会显得有点“干”或“硬”。
中频表现:中频相对准确、直白,没有三极管那种刻意的丰厚感,更追求还原唱片本身的音色。
低频表现:低频速度极快、干净利落、冲击力强,收放自如,在表现大动态、爆棚场面时非常过瘾。
谐波失真:其失真谱特性不同,听起来背景更“黑”,声音更纯净。
总结:MOSFET功放的声音更像一位技巧精湛、反应迅速的年轻演奏家,精准无误地还原每一个音符,动态对比强烈,舞台感清晰。非常适合聆听大型交响乐、电子音乐、摇滚乐以及追求极致细节和声场表现的发烧录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