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906
- 在线时间
- 1325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8-21
- 阅读权限
- 70
- 精华
- 0
 
- UID
- 5331
- 帖子
- 1879
- 精华
- 0
- 经验
- 1906 点
- 金钱
- 1574 ¥
- 注册时间
- 2005-8-23
|
首先你要明白当初推挽电路发明出来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单端功耗大,效率低的问题。但推挽电路有一个问题,就是信号的两个半周分别由一只管子完成,由于管子存在初始导通电压,就导致了在信号接近零V的位置管子不导通,这样在信号的交界处出现了压缩,也就是所谓的交越失真。这种现象在大音量下不明显,在小音量时就特别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给管子加上适当的偏置电压,让管子工作在轻微导通的状态,这样耗电量增加的不多,又明显的改善或解决了交越失真的问题,这就是烧友常说的甲乙类(AB类)状态。至于你说的大音量下产生的失真,那不叫交越失真,那是饱合失真。和交越失真(截止失真)刚好相反,即当输入信号进一步增加时,输出不再增加,就产生了削波失真,正弦波变成方波了。再说说变压器,变压器的铁芯也会饱合,磁感应超过一定的强度时,它的磁场强度不再继续增加甚至可能会下降,就形成了类似管子削波一样的失真。胆机做推挽时,同样是工作在乙类或甲乙类状态的,流过变压器的直流电流较小。至于单端甲类放大,是烧友为了追求音色,不惜牺牲掉效率不得以而为之的,给变压器的铁芯留下气隙,降低了耦合度和效率,以提高铁芯的抗饱和能力。当然,音响电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事物也不可一概而论,比如用变压器做甲类推挽也是大有人在的,比起单端甲类,它的效率(电源利用率)更高,比起乙类,它的音质更好,在效率和音质之间,取了个中。至于收音机?省电才是第一要务,在收音机发明的年代,电能资源是相当紧缺的,所有人都在想方设法的减少损耗,没人会傻到会去做牺牲效率的选择。OTL电路也是后期晶体管产能上去后,成本降低了才出现的,想当初你想让工程师增加一堆晶体管来取代变压器,那可能是觉得活着太美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