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
- 在线时间
- 11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6-3-3
- 阅读权限
- 40
- 精华
- 0

- UID
- 809287
- 帖子
- 9
- 精华
- 0
- 经验
- 2 点
- 金钱
- 0 ¥
- 注册时间
- 2016-2-12
|
本帖最后由 pansidaxian 于 2016-2-13 23:05 编辑
很早以前注册过,不过几年不登录忘了用户名......
活跃的人也没几个认识的了
重新打怪升级吧
有幸在几个业内知名录音棚取经总结,
国外一般认为声场方面的投入应该在总体投入的70%左右,设备只占30%左右
不过相对来说,国内的人工成本很低,并且可以使用一些非环保材料,并没有那么可怕
声场非常重要,可以在论坛居然没发现在哪里可以聊这些问题
一般未经处理声场的房间都容易有200-400HZ的驻波
这时,如果声场没有经过处理就算手里有天价的音响系统,到耳朵的声音也是频响并不怎么好,
至少低频驻波会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
从简单的来说,在一个房间音箱摆放的位置不同,听的感觉就不同,
空荡的房间里声音会很浑浊,因为驻波问题
玩大尺寸音箱或者低音炮的烧友应该都用了低频陷阱吧,为了改善低频的听感
有时候可以很明显的感觉移动一点声音差好多,因为反射回来的声音抵消、干扰一些直达声
这个图相信很多人见过,表现的就是这个问题
低音很难被吸收掉,并且因为波长很长,遇到一般的障碍是绕过,
波长略短的几百HZ频段是最难处理的,可以被反射,衍射,还有一定绕过的特性,很难控制,并且一般的低音陷阱搞不定它
中高频还好,很多吸音材料就可以直接比较好的吸收掉
推荐使用的吸收低频的方式,可以在一般的家庭装修中配合在造型里,
很有效,并且吸收的频率可以通过面积、吸音板与墙的距离等来控制
高品质录音棚是对声场要求极严格的
于是就有了我们几个月的努力
为了最大限度的隔音,需要很多砖头来砌实墙
扫平原来房间一切障碍
实验最有效的吸音结构,岩棉的外面还有两层聚酯纤维板,
一定要处理好所有的聚酯纤维板的缝隙,岩棉碎屑飞出的话对人的伤害还是比较可怕的
我比较喜欢的一个设计,蒙族元素的花纹,内部有吸音腔体,表面还有一定的扩散和反射
房顶虐死强迫症,但是折腾了很长时间,这个结构的效果还是很满意的,中低频强吸收的顶部
这个棚太大了,80平米的房间,越大越难折腾
后来拍的一张棚内
手机里照片并不多
这是旁边一个小的录音棚的控制室,做好了表面的美化搭建好设备
对面录音室,就这个观察窗口纠结隔音就能把人折腾死
关于现代棚内常用的扩散体和反射面那些,这个估计还要和大家先好好聊聊
之前我也认为录音棚只需要吸收的很干一点回声都没有就好了
这里先说明一个很容易了解的理论问题
一般的聚酯纤维板,岩棉等表面的贴装只能很干净的吸收高频,
对低频吸收表示很无力
通过低音陷阱,吸音空腔,赫姆霍兹谐振体等等能控制低频,
但也不可能把低频吸收的很干净,
于是,相对高频就少了些需要一些反射来补充高频
同时适当的反射营造一些谐波可以美化声音,让声音更丰满,丰富
当然有的时候需要吸收的很干净,就在录音棚的某处留一个死区,移动扩散体的一面是扩散,另一面是吸音
用吸音面在死区围出来一个独立的强吸收空间,就吸的很干净了,当然低频还是会略多一点
想绝对的没有低频的回声的除非去安静空旷环境,国内难有了。国外有很多人这么玩过了,国内许巍玩过
还有一种吸音方式忘了他的英文名称了
国内目前没发现有录音棚使用
国外也只是少数几个用了一部分这个结构
就是很多很长的锐角形状的吸音材料制作的吸音腔体堆积起来,
尖尖指向音源,不会形成向后的反射面,所有的频率的声波在里面不管是反射还是衍射都不会再回来
当然要想吸收低频需要付出很长的长度,
手打太累了,慢慢补充,再聊吧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