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主题

26

好友

3594

积分

贵宾 当前在线

Rank: 3Rank: 3

UID
61271
帖子
5299
精华
0
经验
3594 点
金钱
5086 ¥
注册时间
2008-11-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6-1-16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u 于 2016-1-16 05:47 编辑

        先從 "前言" 中的 3 號問題談起,
        也就是 :
           當把靜態電流調高後,中高音會變得特別清晰。不再模糊.

        看看三極管的 hfe 區線,在中等電流和大電流時,線性並沒有差很多。
        同時由於溫度改變,而造成 hfe 區線的變化也不大.

        若調整大管電流,有這麽好的效果,為何不把推動管,預推動管,甚至差動管都加上散熱片,然後加大電流, 讓每個零件都燙的手不能直接摸 ?
        可是好像大部份人都不這麽作。
        因為效果不再是那麼好。

        因為有太多 DIY 陳述(大電流 = 好聲音),很難想像這麽多人同時都有聽感上的幻覺, 所以這應該是真的!

        但同一時間, 調大電流後, 仍有很多人, 繼續抱怨聲音不好.
        像聲音悶悶, 聲音直白, 就算上 1-2 Amp, 也不見得能解決所有問題!

        更何況,很多廠機都沒有用這麼大的電流,聲音並沒有比較差。
        Naim NAP 140, 每一個聲道總共才 38 mA.

        但原因到底在那裡呢?
        hfe 曲線, 也許扮演了部分音質提升的角色.

        但事實上,
        "高電流 = 好聲音", 其實是一個副作用 .
        副作用不一定永遠發生, 要條件符合才行.

        真正的核心關鍵, 並不在三極管,而在電源上!

        在陳述推論之前, 我必須

                1) 先解釋三極管與擴大機,
                2) 再解釋變壓器與電容器,
                3) 最後解釋兩者之間的交互作用.

        那時,你就就會晃然大悟了。

        這個推論,可以解釋很多 "前言" 中其他 DIY 的問題.
        同時也解釋了為何 "大電流並非萬靈丹"!

        所以先選了這個 "高電流 = 好聲音" 的例子, 作為此系列的開場白。


补充内容 (2016-1-30 17:57):
我的調音心路歷程延續篇 (擴大機和電源) -- 2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58058
(出处: HIFIDIY论坛)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HQ + 1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6

主题

0

好友

42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50824
帖子
1276
精华
0
经验
425 点
金钱
402 ¥
注册时间
2012-12-10
发表于 2016-1-16 06:33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有营养有内涵又有用的文字很久不见了

0

主题

0

好友

10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8507
帖子
127
精华
0
经验
107 点
金钱
107 ¥
注册时间
2009-3-15
发表于 2016-1-16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下来听老师讲课

3

主题

1

好友

79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665861
帖子
820
精华
0
经验
798 点
金钱
767 ¥
注册时间
2014-2-25
发表于 2016-1-16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白了是整个系统的通调。木桶理论。

0

主题

0

好友

41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356407
帖子
33
精华
0
经验
41 点
金钱
31 ¥
注册时间
2011-6-25
发表于 2016-1-16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听一下。
头像被屏蔽

6

主题

0

好友

41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787606
帖子
245
精华
0
经验
41 点
金钱
80 ¥
注册时间
2015-3-19
发表于 2016-1-21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