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经验] 刨根

[复制链接] 查看: 3663|回复: 11

37

主题

1

好友

408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42055
帖子
426
精华
0
经验
408 点
金钱
348 ¥
注册时间
2010-9-19
发表于 2015-1-18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ni 于 2015-1-18 15:26 编辑

闲聊碎碎嘴皮的事,,,刨什么根?这是音响区,所以也只刨音响的根,在刨之前说明一下概念的问题,音响着东西,本来是用来服务大家的,因此要分清动机是什么,如果单纯从声音角度说很难得出众一的结论,如果从理性角度去理解,事情自然会清晰明白,说这么些碎话,纯为下面碎嘴做铺垫。

作为消费者,能够得到的东西,也只有从得到节目源开始论,前面的如何制作不是咱碎嘴皮子的事,说什么呢?CD片应该是最广泛的代表,有着90%以上的节目源,其格式规范是16BIT-44.1KHZ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以PC系统和安卓为代表的数字媒体广泛流传,虽然也能播放16BIT-44.1KHZ,而且还非常方便,可兼容不能代表准确,首先,很多过程已经被修改成16BIT-48KHZ格式,源码已经被修改,被重采样后的码已经不是原来的了,先不说重采样技术如何了得,当然重采样技术也分三六九等,可以是声音更好或者更坏,但绝对不是原来的声,这不需要很高深的理论作验证,从此码非彼码的的结论就可以辩证。

再说就是数码插值滤波器,从CD规范诞生的那天,这DF就不在规范里面,所以DF是后期诞生的,先不论DF是如何产生伟大贡献的,从当初数字采样,也就单纯的16BIT-44.1KHZ量化得到节目源码的,如果回放过程也仅是单一规范,这符合相互转换规则,但是DF的介入,使得回放过程不再遵循互换原则,DF的倍频兼插值处理,进入D/A前的节目源码已经全非,而且DF的运算没有被统一技术规范,什么K2呀四倍八倍随意更改,也不说最后声音如何,因为这还不是说声音的时候,还只在数字域的问题,这些更改后的数据,还怎么和原来的数据作相提并论呢?

这里还得再提提JITTER,它是什么?是抖动,用坐标说明的话,D/A是纵轴,误差就是精度,时间是横轴,时差就是误差--JITTER,从线性理解,两者总误差导致非线性,从曲线计算话,两者导致THD增大,JITTER是相对值,局部对应绝大部分的时差,最终受最大影响的是D/A,虽然数据传输过程也引入,但DATA可以在未进入D/A前做重触整齐,前提就是本地时钟和前端一致,所以,一个高质量时钟尤为重要也就是这个原因。顺便一提的是,JITTER是时间过程产生的一个产物,那它就和DATA没什么关系了,更谈不上和DATA的储存体扯上什么了,什么正版碟翻版碟什么牌子的都没有关系,因为只要储存体里面的DATA无异,那之间产生的不一,只能说播放过程储存体本身差异,使得读取传输差异导致了JITTER值不一而已,如果所有的方式出来的DATA,经过同一触发器和后端,只要保证DATA无误,那不同储存体使用同一时钟播放,结果会一样的。

刨根到这的结果是,使用高精度时钟和高精度D/A,用当初采样方式回放样本,出来的东西就越接近原来的结果,至于声音,截止到D/A,后面的还有许多因素主宰,得另找机会继续刨。

2

主题

1

好友

7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61319
帖子
173
精华
0
经验
73 点
金钱
64 ¥
注册时间
2012-1-2
发表于 2015-1-18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头雾水

129

主题

4

好友

5491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农夫,山前有点田!

Rank: 3Rank: 3

UID
17787
帖子
6491
精华
4
经验
5491 点
金钱
3821 ¥
注册时间
2007-1-2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5-1-18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罕那些原始的制作,那些经过SRC或所谓HD处理的产品听感不尽如人意~

7

主题

1

好友

55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783303
帖子
238
精华
0
经验
55 点
金钱
44 ¥
注册时间
2015-1-18
发表于 2015-1-18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参不透!

37

主题

1

好友

408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42055
帖子
426
精华
0
经验
408 点
金钱
348 ¥
注册时间
2010-9-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刨这根的收益在于----如果你经常使用DB碟或者刻录碟,在信号没有进入D/A前,先将所有信号用时钟重触整齐一下,再输入D/A,收效大于任何磨改。

16

主题

3

好友

82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55715
帖子
904
精华
0
经验
822 点
金钱
797 ¥
注册时间
2008-9-24
发表于 2015-1-18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原理的谈理论,不知道原理的谈听感

72

主题

2

好友

117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57281
帖子
2600
精华
0
经验
1176 点
金钱
1078 ¥
注册时间
2009-12-21
发表于 2015-1-18 21:11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道理来论坛后明白了,不过从cd碟到44.1k数据之间还有变数,cd碟不是数据碟。

69

主题

2

好友

203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397
帖子
1994
精华
0
经验
2036 点
金钱
1826 ¥
注册时间
2004-9-4
发表于 2015-1-18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对齐不易啊,要是容易做到那jitter还有谁在乎?

72

主题

2

好友

117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57281
帖子
2600
精华
0
经验
1176 点
金钱
1078 ¥
注册时间
2009-12-21
发表于 2015-1-18 22:47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有办法的吧,之前我试过,还行。主要就是加cpld推一下。

37

主题

1

好友

408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42055
帖子
426
精华
0
经验
408 点
金钱
348 ¥
注册时间
2010-9-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欧蒙泰 发表于 2015-1-18 15:28
希罕那些原始的制作,那些经过SRC或所谓HD处理的产品听感不尽如人意~

我也认可原创,原创具有独一性,核心体现在人文,水平高低决定艺术价值,原创的重要性在乎使用者对其的认知水平。没有哪个创作者愿意刻意去修改前创作者作品的来体现自身价值的意愿,不仅仅是良知,更是对作品的尊重和对自身价值的自我判断。

机器程序上的所谓处理,其处理出来的声音,无论是变得更好还是更坏,喜欢者可以更喜欢,不喜欢者更为抗拒,重要是,作品被处理后,多出来的东西,其取舍不是基于自然声音中的细节,而是凭空添加的,使用者无法判断原有的声音是怎样的,一个作品的还坏自有公论,如果作品其品质水平,是基于再处理后的结果来论断的话,我想这是违心的,这也是有违HiFi本意。

37

主题

1

好友

408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42055
帖子
426
精华
0
经验
408 点
金钱
348 ¥
注册时间
2010-9-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zhp25 发表于 2015-1-18 21:11
这个道理来论坛后明白了,不过从cd碟到44.1k数据之间还有变数,cd碟不是数据碟。

你还是没有完全明白,CD就是CD,只是CDP的确和CDROM不太一样,立德-索罗门交错编码和立德-索罗门乘积编码的应用范围不一样,当C2X级纠错不了,CDP会忽略跳过继续播放来保证其声音流畅性,而CDROM注重DATA准确性,就算当前声音中断卡住,还会继续纠错。

37

主题

1

好友

408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42055
帖子
426
精华
0
经验
408 点
金钱
348 ¥
注册时间
2010-9-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yuu 发表于 2015-1-18 22:43
问题是对齐不易啊,要是容易做到那jitter还有谁在乎?

我觉得不是容易不容易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