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DIY论坛

标题: 密闭箱的下潜深还是导相箱的下潜深? [打印本页]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4:54
标题: 密闭箱的下潜深还是导相箱的下潜深?
密闭箱的下潜深还是导相箱的下潜深?
作者: xbjet    时间: 2012-9-8 14:59
可能要看具体音箱素质档次。
作者: jrhui    时间: 2012-9-8 15:02
男人与女人哪个长得高?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5:09
本帖最后由 维卡亚 于 2012-9-8 15:17 编辑

在不做说明的情况下为其他因素理想化考量,比如上面只说导相箱还是密闭箱谁的下潜深。如果谁有兴趣的话回帖补充一下说明最好。
我想,如果你要认识音箱,参与讨论这个话题是有益的。
作者: 为胆而欢    时间: 2012-9-8 15:18
是密闭箱的下潜深,尽管这时的量是那么的不足.倒相箱下潜到一定值以后突然就没了,而密闭箱还会继续下潜,慢慢衰减......我这么说,会很多人跳起来了
作者: 为胆而欢    时间: 2012-9-8 15:21
回复 3# jrhui

这是一个技术上的探讨,你这个回复草率了,要想想你已经是个罗宾汉了.
作者: yzc574    时间: 2012-9-8 15:22
是密闭箱的下潜深,尽管这时的量是那么的不足.倒相箱下潜到一定值以后突然就没了,而密闭箱还会继续下潜,慢慢 ...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9-8 15:18



    那为什么低音炮都做导向的?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5:28
本帖最后由 维卡亚 于 2012-9-8 15:32 编辑

回复 7# yzc574

所有实际实例应用因小范围内的应用方式都具有有效性和适用性因素。
作者: 为胆而欢    时间: 2012-9-8 15:29
回复 7# yzc574

这就是求量和求质的选择问题了.
作者: 为胆而欢    时间: 2012-9-8 15:44
我们要自己假定条件,即同一单元都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倒相箱与密闭箱做比较,楼主这个考题不是你想当然的那种,是送给烧友的温度计.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5:44
没什么人回帖,好吧。刚地在群里聊着玩时说了一下。觉得也很有意思,发到这里大家一起讨论。
群里我有说,导相箱音箱,达到一定情况时会变成密闭箱。(严格来说是同当前闭箱相当接近的状态)那么这个情况是?
作者: flsws123    时间: 2012-9-8 15:50
同口径的单元,通常情况下导向箱下潜深。
B&W鹦鹉螺音箱是闭箱,由于箱体采用了导管结构,据介绍可以下潜到10Hz,是世界上下潜最深的音箱之一。
所以不能绝对的说那种音箱下潜深。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5:57
刚才也同群一烧友聊了一下,需要说明。这里指的下潜可不是F3这点。而是低频的重放能力。同样,声级要求为可闻。就如楼上所说,的10HZ,的闭箱这并不算难。同样,它没有给出具体声级。
作者: 154364134    时间: 2012-9-8 16:10
同样预算下,导相箱的下潜深,声场容易乱,
密闭的质感好,速度快,低频的形较容易得到
无论AV还是HIFI,后者的表现都好一些,价格也贵不少!
另外密闭箱还有个特点,一般不会影响到邻居!
作者: kong339    时间: 2012-9-8 16:10
同一个扬声器的话,个人认为闭箱导向箱低音下潜一样的。只是导向箱低音力度大一些。
作者: kong339    时间: 2012-9-8 16:14
也就是 导向箱只增加了低音力度,并不能增加频率下限。
作者: bebear    时间: 2012-9-8 16:15
天,这居然能作为技术讨论?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6:17
天,这居然能作为技术讨论?
bebear 发表于 2012-9-8 16:15


你觉得呢?
作者: bebear    时间: 2012-9-8 16:26
回复 18# 维卡亚

别总是坚持用错别字,倒相不是导相。
作者: bebear    时间: 2012-9-8 16:27
这么多人连个倒相二字都没写对,还讨论个啥技术呢?
作者: ZJQ107    时间: 2012-9-8 16:29
是密闭箱的下潜深,尽管这时的量是那么的不足.倒相箱下潜到一定值以后突然就没了,而密闭箱还会继续下潜,慢慢 ...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9-8 15:18



    看单元素质了,密闭箱低音比较纯,往往能能听到更多的细节,这细节中就包括下潜深的低,倒相的部分低音靠箱体达到,而且这达到低音没有密闭箱来的纯,这低音量多了而不是低音下潜深,我们很多人的耳朵会把低音量多误认为是下潜深,其实不然,还有人耳有叫什么效应,某个频率量多会音弱的掩灭了
作者: bebear    时间: 2012-9-8 16:34
建议把倒相二字写错的同学,切实弄懂明白倒相箱工作的原理,弄明白了也不会来讨论这么个问题了。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6:36
这么多人连个倒相二字都没写对,还讨论个啥技术呢?
bebear 发表于 2012-9-8 16:27

嗯。你喜欢纠结这个“倒”和“导”字没所谓。你已经知道我说的这个导相了吧。那么你觉得呢?哦对了,我想说你说的“倒”,即是我说的“导”。显然我的用字是不对,那么接着说说看法吧。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6:38
回复 22# bebear
你觉得哪个下潜深呢?为什么呢?
作者: bebear    时间: 2012-9-8 16:48
回复 23# 维卡亚

用词不对是因为你对倒相工作原理一点都不了解,你不是打算不求甚解知道个结果就算了吧?为胆而欢没拼写错,他的说法基本靠谱了。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6:49
回复  维卡亚

用词不对是因为你对倒相工作原理一点都不了解,你不是打算不求甚解知道个结果就算了吧?为 ...
bebear 发表于 2012-9-8 16:48


好的,你说我对倒相工作原理不了解,你的依据是什么?一个字?你说倒相箱,不导相吗?
作者: bebear    时间: 2012-9-8 16:51
回复 26# 维卡亚

我做事从来都是看结果不看过程,你看这么多把倒相写错的同学有几个发言是靠谱的?
作者: swm    时间: 2012-9-8 16:51
不论倒相管的补偿,看起来还是闭箱下潜深。可下潜再深声音却象蚊子叫,有什么用。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6:53
回复  维卡亚

我做事从来都是看结果不看过程,你看这么多把倒相写错的同学有几个发言是靠谱的?
bebear 发表于 2012-9-8 16:51

你觉得倒相箱不导相吗?导相箱对于工作原理有误?
作者: bebear    时间: 2012-9-8 16:55
回复 29# 维卡亚

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新华字典还是科技字典里面有导相这词咩?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6:56
怎么说呢?发现有些人真是高高在上,讨论技术何不放下姿态,回到技术本身?对你,对我,对他人不都是好事?技术细节上有争论是好事。但随意扣大帽真的能说明什么呢?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6:59
回复  维卡亚

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新华字典还是科技字典里面有导相这词咩?
bebear 发表于 2012-9-8 16:55



    好了,我不想再扯这个。不管你是否知道我要说什么,或都你压根不想知道我要说什么。这对于这帖子没有什么有用之处。你不想说下去,那我欢迎喜欢的朋友接着回帖。不送!
作者: bebear    时间: 2012-9-8 17:03
回复 32# 维卡亚

你非要坚持导相一词“无大碍”,还反问我导相是啥,那还讨论个啥技术呢?难道要百度一篇倒相原理来科普说教然后再做结论?
作者: yzc574    时间: 2012-9-8 17:07
建议把倒相二字写错的同学,切实弄懂明白倒相箱工作的原理,弄明白了也不会来讨论这么个问题了。
bebear 发表于 2012-9-8 16:34



    你不知道现在流行错别字吗?有木有?烧油是怎么来的!你OUT了吧!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7:16
回复 33# bebear
沟通交流注重在让对方知道所想表达之意,如果你一个劲纠结于“倒”与“导”这两字,已经偏离我所想说的东西。那么,你的回复中已经知道我说的导即是你认为的“倒”才予以要纠正我的这个“导”字。那么,我另一回帖中也隐隐有将这个“导”字引伸成“传导”之意。这也将是我想将此讨论意题深入讨论的重点。也将会是我开此帖的重点。很显然,我在主帖中打在“导”字确实是错误的。这个错在倒相箱已经成为多人所熟知的一种箱体模式。你伸张“倒”字的意义是不错,不过这个并不是我发此帖之重点。倒也是谢谢你的指出,不过我不打算改了这个“导”字,如果只是为了这个可以百度到的共震腔的含义我不想发此帖。好了,有兴趣就心平气和一起交流,如果觉得我不够水准。那不送,欢迎你自开帖子。
作者: kong339    时间: 2012-9-8 17:17
这里是音响论坛,不是语文课堂。
文字应用当然应该认真,但这里不必过于苛刻。
作者: bebear    时间: 2012-9-8 17:18
回复 35# 维卡亚

哈,你非要导相玩阳某引蛇出洞活跃论坛气氛也是对的,请继续。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7:23
回复 37# bebear


    这没有什么所谓的阳谋,阴谋。有兴趣就关注一下。投票的烧友继续,有兴趣我会把我个人的愚见发上来供大家参考。总之,聊技术,没什么不可以。谁都会有认知不足之处。适当的尊重别人没坏处。
作者: bebear    时间: 2012-9-8 17:23
本人一字千金,为显得高明就寥寥一句吧:倒相箱上可视为密闭+倒相+障板在不同频率下的组合,问题可转化为这三种模式的工作原理,搞明白这三种原理就基本明白了。
作者: 霖凤儿    时间: 2012-9-8 17:26
用同样的单元做对做比,导相箱的下潜是感觉深、低频多,但是声场容易乱,随环境和前后墙壁的影响很大,摆位也讲究、
密闭的质感、弹性好很多,只是量少而已,速度快,低频的清晰度也比导相箱的好(这是个人的喜好而已)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7:30
回复 34# yzc574

我确实用错字,这个事我们不讨论了。呵呵
作者: ldhbdz2010    时间: 2012-9-8 17:39
哪个有密闭箱图没有  我喜欢密闭箱的低音
作者: luogrhit    时间: 2012-9-8 17:44
绝对优势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7:45
回复 43# luogrhit


    目前来看和我预估的一致。呵呵。
作者: okra    时间: 2012-9-8 17:52
居然还有人以为我们维卡亚不懂倒相箱
作者: 燃灯大师    时间: 2012-9-8 18:04
从频率来说,各种相同的情况下,密闭的频率低,从声压来说,倒相的声压大。从人耳感觉来说,看个人喜好。
作者: hya1951    时间: 2012-9-8 18:58
维大出这个题目不是很容易回答,先要有几个条件要定义:
1.相同的喇叭,相似的容积.
2.对下潜的定义,SPL -3db,或-6db
3.在喇叭线性冲程里达到必要的声压(响度)
4.被动式分频(不依赖功放前级的EQ提升)
如果以上几点都是肯定的,那么毫无疑问是倒相箱下潜深
作者: snake531    时间: 2012-9-8 19:02
同样单元,同样容积的箱体,倒相可不可能通过调试来达到比闭箱还要下潜得深?
作者: shuye581    时间: 2012-9-8 19:07
那为什么低音炮都做导向的?
yzc574 发表于 2012-9-8 15:22



    低音炮做导向的一大半是因为为要控制箱体的尺寸  箱体太大  就不好看了
纯属个人见解 。
作者: 顾倾城    时间: 2012-9-8 19:07
当然是倒相孔,刚还把票给投错了,密闭箱最弱的就是低频,不过他的速度要快些,都没潜下去就收起来了。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9:27
回复 47# hya1951

嗯。确实,最主要就是当下潜一但定义为某-XDB后就如老兄所言,但一但不定义其结果即可相反,或具有不确定性
作者: 为胆而欢    时间: 2012-9-8 19:32
恰恰密闭箱强的就是低频
作者: oywx    时间: 2012-9-8 19:34
看了上述那么多回复,各种说法都有。其实这就是个定义问题,先把什么叫“下潜”明确了,然后深浅自然就得知了。我理解的所谓“下潜”,就是对低频的响应。谁能重播的频率越低,就说明谁的下潜越深。而所重播出来音频质量,除了与频响有关,还与相位等其它因素相关,似乎没有必要和深浅捆绑在一起吧。
从倒相箱的工作原理皇来看:它和密闭式音箱的区别在于在音箱的面板上安装了一个倒相管,当喇叭单元工作时,单元背后辐射出的声波经过倒相管后,与单元前面的声波相叠加,使低频效果增强。 倒相式音箱的特点是:可以利用这种叠加,在扬声器的声压不变的情况下,扩展了低频,其低频可以扩展至扬声器共振频率的0.7倍。倒相式音箱和重放同一频率的密闭式音箱相比,体积比密闭式音箱小70%。倒相管可以减小低频下限频率附近的扬声器的振幅失真,但是倒相式音箱的瞬态特性较密闭式音箱差。
就此而言,我赞同倒相箱下潜更深一些的说法。
作者: wfllsw0    时间: 2012-9-8 19:37
我做的箱子都是密封箱,不喜欢有倒相孔的箱子!两种箱子都听过都看过,彼此的特征是,当单元一样时,倒相箱体积可以比密封箱体积小很多的情况下获得较“震”的低音和较深的下潜,密封箱要获得较好的低音声压和较低的下潜需要较大的箱子。
建议:
1、喜欢听disco的烧友建议用倒相箱,耳朵很震的!另外心脏不好的不要开很大声并且会吵到邻居。
2、喜欢听敲大鼓敲重低音鼓声音的烧友建议用密封箱,有时候你感觉房子都在跟着震(有可能是地震),注意要按照低音单元的等效容积去取决箱子体积,我个人觉得一般6.5英寸的低音单元用的箱子容积不应该少于30升!
作者: 外行发烧    时间: 2012-9-8 19:38
我投了倒相一票,没有科学依据,纯粹是多年的钉箱子后的个人感觉,不管什么箱子,最好还是靠自己耳朵来适应,不同级别的耳朵,感觉都不同,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发烧才会无止境
作者: 出猫    时间: 2012-9-8 19:47
学习一下
作者: 梦想之音    时间: 2012-9-8 19: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19:50
嗯。多谢各位的见解。
作者: bebear    时间: 2012-9-8 20:24
本帖最后由 bebear 于 2012-9-8 20:28 编辑

插一句和主题关系不大的话,倒相工作频段是有额外瞬态问题的,振膜先发出较大的振幅,在波还没走完之前倒相箱箱形同开放状态,待推动倒相管工作后受到倒相管钳制才进入稳定的倒相状态,在这过程中会出现显著的幅度失真,而密闭箱由于没有开口,会更快地从开放状态进入密闭状态。
只是,在听感上怕是没什么影响,现实意义不大的纯研究成果而已。
作者: x1963    时间: 2012-9-8 20:26
同意47楼的观点。
作者: 维卡亚    时间: 2012-9-8 20:37
好了,对于这个下潜,开始分析。首先确定下潜这个因素。之前的帖子中已经说明。仅以可闻的低频来说。即只要高于环境噪声值即可算成可闻。当然,这一值在实际的成品情况是否具有意义我们就不说了。这里要说的只是箱体这个特性理念。首先以相对线性的思路来看待,那么下面放上一张图。这个模型用的是SCAN的8545,在一个约20升左右的容积下的结果。分频调谐频率为约40HZ。以及28HZ的棕、绿以及闭箱下的蓝色曲线。这个只是一个以很早以前的高通滤波器概念下的一个低频下限所展示出来的频域曲线。
(, 下载次数: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