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甲重新布线
重新布线了2×20W小甲线路,主要改动如下:1、电压放大板和电流放大板分开,电压放大板两声道合并为一块板,如下:
电压板PCB尺寸为100×70mm,开孔为67.5×60,与电源板中间的四个孔对应,可叠加在电源板上方,以节省空间。
电压板部分线路图四这样子的:
,
输入电容旁预留了并小电容的位置,反馈落地电容旁也留了并小电容位置。
2、主电源采用双桥整流,当然三线的也可以用,把中间的两个并在一起就行了,电压放大板的电源单独整流滤波,并加入了并联稳压部分,使音质更好,电源部分PCB截图如下:
电源板尺寸为120×120mm,四角螺栓孔为110×110,中间还有四个螺栓孔为67.5×60,与电压板对应。
3、保护板采用在输出接线柱上直接安装的方式,为缩小体积,阻容元件及三极管,二极管采用了贴片元件,正面就只有继电器,接插件和电容、三端稳压块。中点保护阀值约为0.8V,启动时间约为3-5秒,PCB尺寸为70×50mm,如下:
4、电流板缩减为每声道两对大管,反馈点取自推动级,以提高瞬态。PCB如下:
左声道:
右声道:
电流板尺寸为150×37.5,无论立装还是卧装,占用空间都很小,但单面板卧装大管定位有一定难度。
整个PCB设计严格布局,一点接地,输入地用10R电阻隔离,机壳接地用大电容中点接线至机箱合适位置;
虽然保护采用一个继电器,也不会造成环地,保护板的地与左右声道输出地用100R电阻隔离,不需要与主电源地连接。 本次设计没有进行大面积覆铜,以减少寄生干扰。 PCB元件布置基本都是左右声道对称的,看起来舒服 tsyg99 发表于 2014-7-27 18: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电压级应该具备独立工作,否则缺少安全感
独立工作是啥意思? tsyg99 发表于 2014-7-27 18: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接电流级也能正常工作
可以单独做前置使用
那意思是加两个中功率输出管,当耳放? 不明觉厉,不会画板,看着很晕的样子:lol tsyg99 发表于 2014-7-27 18: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啦!后2个管子都串稳压管,2个稳压管的中点接到反馈端。接上后级后,会自动失效,不接就可以当前值。 ...
稳压管取值呢?两个6V左右的合适不? tsyg99 发表于 2014-7-27 19: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电流级不是场效应管就可以
确实是个好办法
tsyg99 发表于 2014-7-27 19: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电流级不是场效应管就可以
非常感谢,这个太重要了,原来没想到简便的办法 非常喜欢的线路,q102,103要是用场管就更好了 wyj 发表于 2014-7-27 19: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非常喜欢的线路,q102,103要是用场管就更好了
管脚对应的上的,也可以用场管的 本帖最后由 ltj-818 于 2014-7-27 20:38 编辑
修改后的电压板如图:
PCB板:
并联稳压电源线路:
保护板线路:
又画了个贴片的整合模式的板,共三块板,要求机箱内宽度250mm以上,具体就不描述了,看图:
放大板:
板宽60mm,长150mm
进行到哪一步了?希望有好声。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