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tty910
发表于 2014-9-8 08:17
catlike 发表于 2014-8-12 15: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新做克莱I的主电感,个头太大,准备高低音分开两块板子安装
catlike大大您好!1.9mh空心电感是在您那买的,请问怎样改成1.8mh?谢谢!
catlike
发表于 2014-9-8 12:48
ketty910 发表于 2014-9-8 08:17
catlike大大您好!1.9mh空心电感是在您那买的,请问怎样改成1.8mh?谢谢!
自己做的啦,呵呵。1.9拆成1.8的,具体数据pm说吧,比较麻烦
SlalomTEAM
发表于 2014-9-8 19:17
LZ, 6.8uf电容上并联一个8.2欧姆的电阻声音有什么不同?
jollee
发表于 2014-9-8 20:31
这两天在试箱内填充。上几张对比图。
这张是箱内下部(以高低音中间的加强筋为分界)三面(左右侧+底部,背部)全部用Aerofoam,另外在底部和背部覆上吸音棉。
这张是箱下部左右侧底部用Aerofoam,背部用2CM毛毡。底部和背部覆上吸音棉
这张是背部不用毛毡和Aerofoam,只在底部和背部覆上吸音棉
随便说说听感吧,全部用Aerofoam感觉声音清晰,即有弹性还不是特别闷的那种。
用了毛毡,声音清晰,但是感觉有一点点闷。
啥都不用,声音最有力,但是有点躁。
听感不做数,虽然反复试听,但是实际还会有偏差。
箱内填充,也算是为之后正式装9周年做点准备吧。螺丝拆来拆去,装上装下。每次麦轴向还得对准,离开导向孔距离也要量确切。比较起来的确有点吃力。
qglei
发表于 2014-9-8 20:47
jollee 发表于 2014-9-8 20: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两天在试箱内填充。上几张对比图。
这张是箱内下部(以高低音中间的加强筋为分界)三面(左右侧+底部,背 ...
Aerofoam是啥东东
jollee
发表于 2014-9-8 21:03
泡沫棉。
wzy728
发表于 2014-9-8 23:53
jollee 发表于 2014-9-8 21:03
泡沫棉。
泡沫棉是啥玩意?上图看看
hainanxing
发表于 2014-9-9 00:03
百度了一下:
AeroFoam吸声海绵
1. 通孔率高达99%,孔结构达到纳米级别,吸声性能优秀,特别是3.5khz以上吸声系数,市面多数多孔型吸声材料到3.5khz就开始衰减,这是因为它们的孔结构太大,做成中高频吸收不均匀,德国欧洲多家消声室已使用AeroFoam代替传统纤维状吸声材料。(纤维状材料人体吸入后有害,欧洲很多新建声学室已经淘汰。)
2. 防火性能优势,能在180度高温长期工作 ,达到德国放火B1规格,遇火后自灭,非常适合家装,国外更有用该海绵做灯光柔光罩和汽车发动机隔热罩,防火性能可见一斑。传统PUR聚氨酯海绵极容易燃烧,燃烧后还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家装不安全。
3. 重量轻,容易安装,由于超细孔径,表面纹理高档,不需外加装饰面。配合独家的磁力安装配件,不伤墙面,容易调整拆卸,可多次使用。最大限度保留用户投资。
4. 寿命长,抗紫外光(UV),无异味,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不变黄,不老化。传统PUR聚氨酯海绵极容易变黄(特别是白色),有部分还有异味,在温差大的环境工作容易老化,脆化,一般寿命只有3年。AeroFoam则完全没有这样的问题,特别白色的AeroFoam非常适合家具音响环境的声学处理,美观,不破坏原来的装修风格。寿命达10年或以上,保证用户的投资同时也减少对大自然的排放和环境污染。
hainanxing
发表于 2014-9-9 00:05
这个东西不便宜的说
wzy728
发表于 2014-9-9 14:21
hainanxing 发表于 2014-9-9 00:05
这个东西不便宜的说
写的很好,但我看j兄的图片,貌似对800hz的驻波吸收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不如普通的纤维棉
jollee
发表于 2014-9-9 16:59
是的,W版,这也是我觉得听感可能不做数的原因之一,我也试过在下腔全部填实吸引棉。但是声音如你所说,发闷。
ketty910
发表于 2014-9-10 11:41
catlike 发表于 2014-9-8 12: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自己做的啦,呵呵。1.9拆成1.8的,具体数据pm说吧,比较麻烦
catlike大大,见PM!
ji-hq
发表于 2014-9-10 13:18
dongxuejun 发表于 2014-6-16 08: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4330功放争议很大,我觉得声音很好听,没不必要说到底是原产的与否,也许是原产的可能就没这么好了
4330的功放我也是在听,感觉到中高频不是很亮,有蒙的感觉,导致整体声音没有鲜活度,声音平淡的将近一潭死水的感觉,真正的英国声应该是柔中有透,只能说这个价位也就是这个水平了,没有超值。当然个人还是有摩机的潜力的。
dongxuejun
发表于 2014-9-10 16:21
ji-hq 发表于 2014-9-10 13: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4330的功放我也是在听,感觉到中高频不是很亮,有蒙的感觉,导致整体声音没有鲜活度,声音平淡的将近一潭 ...
中高频还不够好?是不你的音箱的问题,我最满意的就是中高频了,配我的箱子高频有高级号角的声音
wzy728
发表于 2014-9-10 19:59
dongxuejun 发表于 2014-9-10 16:21
中高频还不够好?是不你的音箱的问题,我最满意的就是中高频了,配我的箱子高频有高级号角的声音
这个跟搭配关系较大,前端的影响可能更明显一些。
mnbvcxzasd1
发表于 2014-9-10 20:39
dongxuejun
发表于 2014-9-10 21:27
wzy728 发表于 2014-9-10 19: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跟搭配关系较大,前端的影响可能更明显一些。
W版也觉得朗泉的好,也是搭配合适了,其实这个功放很好搭配的,出好声的机会大,我现在用朗泉的功放推我DIY的箱子,超出音乐之旅-3的声音,很美妙啊
ji-hq
发表于 2014-9-10 22:57
dongxuejun 发表于 2014-9-10 16: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高频还不够好?是不你的音箱的问题,我最满意的就是中高频了,配我的箱子高频有高级号角的声音
不是量感和平衡感,是鲜活度和细节。这也是高级功放和入门功放的区别。
dongxuejun
发表于 2014-9-10 23:13
ji-hq 发表于 2014-9-10 22: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量感和平衡感,是鲜活度和细节。这也是高级功放和入门功放的区别。
各有所爱吧!触动心灵的东西各有不同
ljs025
发表于 2014-9-12 21:50
本帖最后由 ljs025 于 2014-9-12 21:52 编辑
在M版的悉心指导下,终于完成了克莱1分频器的再次摩改.算是交作业吧.跟自己以前摩改的相比,不比不知道,一比方知,各人水平相差有多少.这次改的中频衔接非常好,高频飘逸而圆润.低频宽松多了.没有前次改的那么冲.总体来说,除了低频弹性稍差,整个音乐感情出来了,是我喜欢的那种风格.
这是我改的二种分频器的图片.尽量利用原分频器的元器件.降低了摩改的成本.
这是以前改的分频器:
这是这以改的分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