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固定偏压功率放大级栅负压提供电路
本帖最后由 bg1rzk 于 2014-5-29 13:58 编辑最近在捣鼓推挽机,末级采用固定偏压。因为手上的备件电位器看上去不太可靠,为了避免电位器开路烧功率管的问题,电源板栅压电路做了改良。
基本思路是电位器开路后栅负压升至最高,使功率管截止避免烧管。
简单的方法:偏压电位器的接法稍微改改,不再由中心触点提供栅压。电位器的作用改为分压电路的一只电阻,活动臂接触不良后使负压输出升高而不是降低。
稍微麻烦点的办法:
上面的办法还是稍显简陋,下图是定稿后的负栅压提供电路。
三端稳压IC的拓展应用,以前用过很多这类电路,不但可靠性高,而且还有进一步抑制栅压波纹的能力。IC用79L0*,电位器用小型多圈电位器甚至贴片电位器都行。使用直插原件体积比一般的铁壳电位器小。使用贴片原件,体积不大于小拇指指甲盖。小巧、性能高、安全性好,可以做成一个组件完全替代原栅压电位器。
这个办法很好,安全可靠;大电位器安装麻烦,占用空间也大。 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请问R23如何取值? 火星计划2009 发表于 2014-5-29 10: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错,就是这个思路。
简单改改电位器接法即可避免烧管。
这个直接用电位器的电路比较简单,可以直接搭棚焊,用稳压IC的需要做块小PCB,麻烦点,但负压输出的电容可以省了或者只用个.1U的就行。 longji98 发表于 2014-5-29 1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请问R23如何取值?
两个图的R23取值方法不太一样。
上图就是个电阻分压网络,根据负压大小和电阻功率选定一个合适的电流,再确定电位器和电阻的阻值即可。例如负压输入为-50V,要求调节范围0到-40V,R23选20K,RK3选100K就差不多了。此时R23上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5毫安,用普通1/4W电阻即可。
下图是根据79L0*调整端的恒流特性实现垫高输出电压的,R23的取值要考虑到IC的最大输入电压问题,即R23的取值要保证整个调节范围内IC的1、2脚之间电压不能超过35V。解释起来挺麻烦,给您个实例吧,输入-50V,IC用78L05,R23取9K 1/4W或1/8W,RK取50K,功率没有限制。 我也来补一张固偏的图,大家看看还有没有优化的空间。 longji98 发表于 2014-5-29 1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请问R23如何取值?
R23很好取值的,会欧姆定律计算它还是难事? 建议R23与电位器对调一下才是安全的 本帖最后由 bg1rzk 于 2014-5-29 22:52 编辑
FU81 发表于 2014-5-29 13: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建议R23与电位器对调一下才是安全的
第一个图,R23与RK3对调后,等于又恢复成传统电路了,RK3失效后负栅压绝对值下降,起不到保护作用。
第二个图,R23与RK3的顺序无所谓。 以上的都比较麻烦,负压的调节范围也会变小,这样就很简单,在现成的电路改动也容易, 孤舟横渡 发表于 2014-5-30 00: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上的都比较麻烦,负压的调节范围也会变小,这样就很简单,在现成的电路改动也容易,
这和第一个图思路相同,某种意义上是等效的。
适合修改已经装好的机器,加个电阻就行,不错不错。 :) 我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干的:
这是我实做的固定负栅压调整电路实测数据:
TOTOTOB 发表于 2014-5-30 08: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干的:
这是我实做的固定负栅压调整电路实测数据:
加入稳压管,对最低负压进行限制,虽然减少了调节范围,但更有效的保护功率管。C3看起来好似降低了负压的内阻,但实际来说没有效果,因为逆栅流是直流,C3几乎不起作用,相反稳压管可以降低负压的内阻 孤舟横渡 发表于 2014-6-1 22: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加入稳压管,对最低负压进行限制,虽然减少了调节范围,但更有效的保护功率管。C3看起来好似降低了负压的 ...
谢谢详细分析,是应该减少调节范围的,一般实际制作,不会从0V起调,这样屏流会超出屏耗了。比如,我的栅负压大约在-50~60V的话,我会用电阻分压使调整范围在-40~100V内可调。 好贴! 看看。。。。。。。。。。。 TOTOTOB 发表于 2014-6-1 23: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详细分析,是应该减少调节范围的,一般实际制作,不会从0V起调,这样屏流会超出屏耗了。比如,我的栅 ...
正解同感! 还是火星计划2009的图好些 本帖最后由 bg1rzk 于 2014-6-29 10:35 编辑
WANGYULIN 发表于 2014-6-29 08: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是火星计划2009的图好些
那个图的优点是简单可靠,缺点是市电电压波动会影响栅压。您可以简单算算,假设市电波动20V,这个电路的输出变化已经不小了。
看设计者偏重哪个方向吧,做商品机就选简单的,因为做产品可靠性、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如果是自己做着玩,不妨换个方式试试,毕竟成本并没有高出多少。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