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了一对发烧神经线,失真绝对可以低了1个数量级,哈哈哈……■■■
本帖最后由 new1510 于 2014-5-3 16:02 编辑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假期,我看到一些无良老板还在一起加班,我十分愤怒,这还有王法吗!我一气之下怒骂无良老板,买下一对发烧神经线,终于感受到了吐气如兰的高频,甜美的中频,自然的低频,通透高贵的声底,骂完之后十二分的舒服。
看看测试,就知道我不是吹的。:lol
注:1#线是原线,2#线是新的发烧线,对比图片为GIF动画。
1、频率范围:
两线高频衰减不同
2、Dynamic range动态
3、Noise level噪声
4、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互调
5、THD
总体
数据说话,欢迎分析讨论,
BS线材无用论:lol
牛逼,下次给我的垃圾线测一下 本帖最后由 xmlhifi 于 2014-5-3 16:10 编辑
2#线明显分布电容更大,对信号中高频毛刺有过滤效果,信号高频转折频率也有少许下移。
另外50Hz工频干扰消失表明线的屏蔽密度更大。 本帖最后由 new1510 于 2014-5-3 16:14 编辑
xmlhifi 发表于 2014-5-3 16: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线明显分布电容更大,对信号中高频毛刺有过滤效果,信号高频转折频率也有少许下移。
我赞同
50HZ干扰最大,杂波多, BS线材无用论.哈哈哈.大湿威武.:lol 本帖最后由 xmlhifi 于 2014-5-3 16:15 编辑
用数字电桥单独测线的分布电容,以1KHz频率点为准。线芯与屏蔽层分布电容,一般的信号线有几百pF每米,高清信号线电容小只有不到100pF每米。高清信号线虽然分布电容小,但是对杂波毛刺的过滤效果弱。 1号线有50Hz干扰,2号线没有。失真没有明显变化,没有一个量级10倍的变化。 就是同一种线,2次测估计也会这种结果吧 首选本人玩过最好的东西就是组合音响了,线材好坏数据测试自然一较高下,实际使用对音质有啥啥立竿见影的效果,估计多是心理作用吧,,,, cooper436 发表于 2014-5-3 16: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是同一种线,2次测估计也会这种结果吧
同一线材,每次4次,结果基本一致。
本图只截取24bit 96k输出最好的模拟信号测试结果 :lol 本帖最后由 xmlhifi 于 2014-5-3 16:30 编辑
看THD图 有点像cirrus AKM 只是推测而已 只能说明屏蔽的好坏,屏蔽好当然好,中间换成铁线结果也会一样,只是软硬度不同而已。 有点意思,呵呵。 恭喜,成功测出线材屏蔽层质量差别,线尾并上个瓷片高频一样吐气如兰。 今天是你妹的51劳动节嘛,今天是53节,妹劳动的!
给我条生锈的铁线,好卵跌! suzuki352 发表于 2014-5-3 17: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今天是你妹的51劳动节嘛,今天是53节,妹劳动的!
给我条生锈的铁线,好卵跌!
明天是他妹的54节 建议楼主搞个多种材料的线材测试,包括钢线,铜线、铝线、铁线等。 我设备差估计什么线都变化不明显 xmlhifi 发表于 2014-5-3 16: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THD图 有点像cirrus AKM 只是推测而已
X版威武,完全正确 陈晓风 发表于 2014-5-3 16: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首选本人玩过最好的东西就是组合音响了,线材好坏数据测试自然一较高下,实际使用对音质有啥啥立竿见影的效 ...
如果器材的失真大过线材产生的失真,结果会怎样?是心理还是生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