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木耳是聽不出區別滴
先量后质。量感方面容易听出区别。质感方面要听出差别对听音要求和器材级別有一定要求。你如果对线材有兴趣可以去尝试听一下单芯线(粗和细),多芯线(粗和细)。这是最容易从量感方面听出差异的。 其实我也不明白烧电源线的理由,我觉得机内线好一点当然是对的,但电源线再好,它也只能管2米以内的范围,插座接到浑浊的市电,还不是一团糟?
屏蔽电源线,除非有滤除杂波的功能,否则它的作用也仅仅是器材架周围的设备相互干扰少,假定所有器材都用了屏蔽电源线,好处是给这些器材建立了一个相对的“隔离区”。
而对市电本身的躁波没有帮助。 大小,我觉得一般功放,1.5平方就够用了,甲类的或许可以再大一些; 泽之航 发表于 2014-2-27 08:50
先量后质。量感方面容易听出区别。质感方面要听出差别对听音要求和器材级別有一定要求。你如果对线材有兴 ...
学习了。 够过就行 lyming744 发表于 2014-2-26 23: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不可能只用一只LM1875或2SC5200做功放板吧,如果是用n只组成的话,所举例子就不成立,因为管脚的截面仅 ...
有道理,而且引脚到芯片内部的距离也是很短的,阻抗也会很小,影响应该不会很大
但是用接线端子的话我认为多多少少都会造成瓶颈的 公羊 发表于 2014-2-26 23: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拙见,只要比引脚大的就行了吧?没必要耗费那么粗的电线,“
—————————————————— ...
考虑管子的数量是正确的,多对管子并联就会分流了,而且引脚到芯片内部的距离也很短,阻抗也很小
但是接线端子只有一个引脚吧?我认为多多少少都会造成瓶颈的吧
还有就是覆铜板的电流计算,35um厚的铜箔1mm线宽一般认为可以承受1A电流,这个就更想不明白了,同样是电源线,而且线的长度还不算短的,换成横截面积来算的话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本帖最后由 公羊 于 2014-2-27 11:11 编辑
接线端子当然有影响
所以有不用接线端子,或者用粗大的纯铜(甚至镀金)接线端子的
不能因为JS用了1楼那种廉价品就当成标准了
至于功放管,不是有很多十几甚至几十对管子并联的吗
包括PCB大电流走线加大加厚、镀金镀锡,甚至直接用铜条走电流的。。。
前面的朋友说得清楚实在,实际线路需要多大的电流,就用多大的线材和相关接插件 看看别的JS是怎么弄的
我一直弄不明白,家里的照明电线都是用铜线,接到功放的线才1米多,就是用金线能有多大作用? xmlhifi 发表于 2014-2-26 23:40
再粗壮的三极管内部链接也只是几根细细的铝丝
一语击中要害 appleworm 发表于 2014-2-27 12: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语击中要害
所以才有十几对乃至几十对并管的机子 路过 学习下 泽之航 发表于 2014-2-27 0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银彩最出名的技术就是把银提纯,然后按特定的比例和工艺和纯金混合形成单芯线。也就是单芯银金合金。这 ...
身有体会,赞一个 大功率的放大器,要先看大功率管有多少对,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变压器容量、整流桥大小和滤波电容的容量,家用功放功率不会太大,即使是大甲,无非使用25/35A的整流桥堆,那么电源线只要能承受住开机时的大电流冲击就能保证长时间满载工作不出问题,即使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留一些余量,选择4平方的电线足够用,都不会发热。再粗的线当然更好,但是意义不大,而且成本会高出很多。在安全问题达到标准后,下一步就该考虑校声的问题了,线材的纯度,结构等等对声音也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YUJUNH 发表于 2014-2-27 11: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一直弄不明白,家里的照明电线都是用铜线,接到功放的线才1米多,就是用金线能有多大作用?
这个就不用弄那么明白了,大多数功放机箱从头到尾还不到半米。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