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越是穷人越要买贵的器材!』
本帖最后由 hzr917064 于 2014-2-11 22:17 编辑[转帖]多年总结:越是穷人越要买贵的器材!
于本人是否烧友,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上初中的时候就对音质这玩意有了概念,只是那时各方面的条件都不能支持我玩那东西。直到工作后才开始慢慢陷进这无底洞。不过也远远未到骨灰的级别,因此观点有一定局限性。各位将就将就。当然,也希望能引起部分朋友的共鸣吧。
少废话了,说正题。之前买器材因为“经费”有限,总是买些初烧级的,甚至连初烧都算不上。结果是:这个的低频够好,但高频太遗憾;或整体表现不满意、、、中频又怎么怎么地、、、“经费”不够,所以总是在这些低级器材里兜兜转转,换来换去都未能接近预期的效果。最后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没钱越只能看便宜的、初级的,越是初级的越是不满意,所以越是要继续买。总是希望用同等的价钱买不同的品牌会有意想不到的性价比,结果还是失望。就品牌成品而言,一分钱一分货这道理是硬道理,起码我的遭遇不停地在验证着。
往后的发烧风格便狠狠地改了。例如某次打算买个千来块钱的耳机的,忍一忍(也挺难忍的),咬咬牙,若干时段后结果买了个三四千的(AD2000)。赶紧试听几个自己非常熟悉的碟子,出来的那个声音啊,在没听过更好的耳机之前,这简直是天籁之音、精彩绝伦,而且还没经过所谓的“煲机”。这样猛地跳了一大级,音质并非达到预期,而是超越预期啊,那个喜悦感是没法形容的。恨不得把之前买的那些破东西统统扔掉(可能太夸张了,呵呵),但肯定的是以后再玩那些旧器材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即使拿出来也是为了跟目前“顶级”的比对对比,要多点满足感而已。再回头看看才发现自己之前一直处于低水平却又装专家的状态,井底之蛙啊。
接下来还要面对一个麻烦问题:旧器材要么卖掉,卖不掉的只能压箱底了。说到卖这个问题,通常相对保值的器材都是较贵并且有一定知名度的,你可以看到很多几万、几千的器材在转手,而且总有人会接手;但那些所谓初烧级找谁要去?估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凑成一堆转让,并且只能贱价。个人认为低端的器材没什么二手价值,要的人也没必要买二手的(所谓二手货不用再煲、表现相对稳定这些都是废话---别忘了:这个级别的器材你再考究也只能是那个样子)。所以长远来说买器材也要考虑到以后升级换代时,旧器材的二手价值(针对初烧级的朋友而言)。这样升级的时候可以剩下不少银子,也不至于造成浪费。
所以我对于升级的看法是:不要升级---要跳级。例如:你原来的车子0-100公里加速须时12秒,你换个须时11秒的估计没太大感觉,但你直接换个须时9秒的感觉就大了。钱花出去了,没给自己带来大震撼就是浪费、钱花得不值。控制好自己的购买欲,别没事手痒,宁可忍一忍先不买,忍不住就咬咬牙买个像样的。估计有同样经历的朋友目前跟我的情况一样:偶尔看着大堆卖不出去;自己又不想再用的器材会否想到---“如果当初不买那么多,省下的钱够我买套中烧的了”然而,这除了后悔之外还能怎样呢?所以不要认为自己目前的收入就只能玩这个级别的,只要你以后还打算再烧下去你就不应该再属于这个级别,宁缺勿滥、理智升级,因为我们是穷人。往后的日子,就耳机而言,我不会再买同等级(哪怕音色、风格不一样的)的,要的话直接跳到HD800去,再配个B52的耳放。当然,并不是说花更多的钱就能完成一次出色的更新换代。买器材很多时候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偏好,例如耳机我喜欢森记的HD650多于AD2000,前者的价格才不到3000。另外如果自己这方面的造诣够深,diy能力强的话甚至可以花更少的“经费”就能达到自己所要的预期了。我上面所要表达的是自己对于所谓升级的一个态度,世事无绝对,条条大路通罗马,希望以上几段粗糙的文字能给各位烧友少许参考的价值吧。
认同某人所说:太发烧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什么是音乐,更不会和音乐融合在一起
赞同 越穷越见鬼 一步到位虽然好,但是也失去了很多乐趣。音响发烧本来就是一个消费行为,通过这个消费行为你得到了物质或精神上的享受。既然是消费,自然要结合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不考虑就会出现很多其它问题。在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就当自己去吃顿饭,享受完美食就好了,如果再去纠结剩下饭菜转卖给谁,或者纠结明天排泄粪便值多少钱,那做人就没乐趣了。:lol 李嘉诚都不嫌自己钱多,每日都还要不停工作。
就算给你1000w,也没人敢说他能够一步到位。 同意楼主,我也是穷烧一个,所以我玩二手的多,不过我一般都是挑比较好出手的,想换的时候也快出手,有时候还能不亏,呵呵 过渡时期适当投资,相信一分钱一分货,不要妄想,有经济能力就要下手狠点。 太发烧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什么是音乐,更不会和音乐融合在一起
同感,但不赞同这句 :越是穷人越不要买廉价的器材!
楼主说的有道理 折腾的是过程 - - 据说B52搭配HD800不太好 - - 当初一狠心买了800后来发现跳的太厉害了 - - 现在还在听701= = 我发烧快25年。买的最贵的箱子是惠威的杜希2.1.折腾的功放很多,但是手中垃圾不多。最近开始做3分落地。主要的经验就是买新宝贝的时候不要冲动。比喻天朗的箱子和pmc的,我带着老婆孩子去的,听了半天,大家都满意了,我没有买,主要发现解析太高的箱子和功放,我刻录的ape就不能听了。最后还是自己做了箱子。发烧要理性。 玩这个就像玩女人了,得手这个后又想着另一个或许更刺激!但无论如何也只是暂时的满足而已。 本帖最后由 duzouqin 于 2014-1-22 07:06 编辑
呵,也许是我也理解错啦。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不然就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 shenzhennihao 发表于 2014-1-21 13: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意楼主,我也是穷烧一个,所以我玩二手的多,不过我一般都是挑比较好出手的,想换的时候也快出手,有时候 ...
+1 买有价值的器材比较保值 。想换东西的时候可以容易变现, 买了个罗技播放器 玩了一年半 还可以卖个八成的价格:lol 整页的品红方块字,楼上回复的都没问题?这么大的视觉杀伤力你们都不在意,音频的鉴别力叫我怎么相信你们呢?